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绿色,大美青海最美的底色

作者:青海日报 时间:2019-09-27 10:37:25 浏览量:
绿色,大美青海最美的底色

黄河公司供图

绿色,大美青海最美的底色

青海祁连山地区首次采集到黑颈鹤孵化影像。资料图片

绿色,大美青海最美的底色

秋日祁连。 周远峰 摄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三年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寄予厚望。

三年后,国家公园省建设率先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入推进,祁连山、青海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深入实施,雪豹、藏羚羊等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可可西里创造了中国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遗产新纪录,西宁南北山披上绿装,湟水河治理初见成效……

这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丽画卷都是青海与时俱进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践行绿色发展的缩影,符合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我们根植“绿”的土壤

“15年前我们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整个村子从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山镇搬迁到了现在的格尔木市长江源村。” 60多岁的老党支部书记更尕南杰回忆,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看望我们,“我汇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总书记听后非常高兴,夸我说得好。”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重要性尤其突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始终是青海的首要职责和历史担当。

省委省政府深切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奋力走好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新的发展理念、改革的方法、法治的手段,维护江源安澜畅流、呵护中华水塔,已成为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一优两高”发展战略,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新的生态环保机构组建运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扎根奉献下,开创了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崭新局面。

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我们擦亮“绿”的底色

在“长江源头第一县”的治多县索加乡君曲村,牧民扎西东周是生态管护员,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身份,保护好家乡的生态,是他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千千万万个扎西东周汇聚成全省上下共同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我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绿色发展: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定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生态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技术审核,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

为了这份责任,我省扎实推进各类重点生态工程,青海湖鸟岛沙岛、年保玉则等景区接连叫停旅游经营活动,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禁止非法穿越”,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成倍增长,藏羚羊、中华对角羚种群数量均比保护初期增长2倍以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恢复增长。

为了这份责任,我省完成造林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淘汰燃煤小锅炉789蒸吨,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4%,湟水河出省断面IV类水质全面达标。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获批,“绿电9日”连续供电再创世界纪录。

为了这份责任,我省承办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召开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环保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新时代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正出新,再谱新篇,为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作出新贡献。”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广袤高原生机勃发,各族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提升。

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我们发挥“绿”的效益

“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既改善了草场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去年,合作社里40户牧户,每家都有不少分红,还分得了羔羊和牛犊。”今年全省两会期间,兴海县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对记者说。

近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还有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为此我省确定了以生态农牧业、文化旅游业和新能源为主的绿色产业架构,建立青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按照“五四战略”部署,我省发挥优势资源打造优势产业,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截至2018年底,我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2018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50.9%,连续两年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持续1周以上,其间累计供电量达29.38亿千瓦时……

依托生态优势和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我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已成为全省旅游业重要支柱。许多地方还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产业的路子,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吃上了“生态饭”。

门源回族自治县因“百里花海”闻名遐迩,一批生态特色旅游项目让当地群众受益匪浅。“天南海北的游客源源不断,我的农家乐生意也红红火火。”当地村民李淑珍说。

在三江源地区,我省设置公益林、天然林、湿地管护员公益岗位8.8万人,通过管护及退耕还林补助,直接发放给农牧民资金49.3亿元。2015年以来,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设置生态公益管护岗位12381个,带动3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当年脱贫。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展现新青海精神的发力点,让青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正在用不懈的奋斗绘就美好发展蓝图。

作者:薛 军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