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作者:青海新闻网 时间:2019-10-22 10:31:05 浏览量:

品味青海“加速度”——图说青海70载基础设施沧桑巨变

这里是青海的城,广厦万千拔地而起,地标伫立彰显个性。这里有风景如画的公园,有风光迷人的湿地,更有现代宜居的住宅和商圈。这里保留着高原古城的特色,传承着独一无二的青海历史文脉;这里守住了城市灵魂,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这里是青海的乡,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美丽乡村入画来。在这里你会偶遇河湟特色的民居,也会与藏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不期而遇,还会在徜徉文化广场、老年之家等农牧区“标配”硬件之时,望见那徐徐展开的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山水画卷。

这里是青海的网,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气势如虹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航空网、覆盖城乡的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物流网,这些经纬分明的网不断织出青海的生机与活力,搭起青海发展的脉络与趋势。高原儿女“天堑变通途”的千年之梦啊,在这里,在今天得以实现!

它们,是青海发展的脉搏;它们,是青海历史的见证;它们,是青海前进的力量。70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70载爬坡过坎、攻坚克难,70载日新月异、沧桑巨变,都凝聚在这一张张小小的照片里。

翻开尘封的相册,让我们品味70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青海“加速度”。(贾 泓)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70年代西宁火车站。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80年代西宁市五四大街东段。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曾经我省生产的“双虎”牌毛毯,闻名全国。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70年代进城积肥的农民在南川河道安营扎寨。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70年察尔汗盐湖机械采盐。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龙羊峡电站建设截留。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50年代的格尔木市。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70年代西宁市大十字。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宁机场。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今日西宁机场升为国际机场。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今日西宁火车站。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青海解放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发生显著变化。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海黄大桥通车。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北川河温地公园。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海湖体育中心。

人生,如江源般澎湃——青海解放70周年英雄群像谱

也许你是在照片上见过他。身着中山装的他白发苍苍,看上去是那样的虚弱,但他沉静的面容上依然浮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豪情;

也许你是在文章中走近他。一件夹克衫一穿就是十几年,一套老式家具一用就是半辈子,可弥留之际,84岁的他躺在病床,把自己省吃俭用留下的1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组织;

也许你是在网络上找到他。数字化的海量资料中,一个形象渐渐生动,一种精神慢慢浮现,他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践行,他对生活对人民的深情与挚爱,让你收获感动,也收获精神的成长;

也许你是在生活中遇到他,在普通的岗位上演绎出“平凡与伟大”的内涵,用青春写下敬业的诗篇,用热血印证信念的坚定,用生命丈量责任的距离。

一段记忆,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

70年来,在青海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进程中,他们的力量,穿越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形塑着数百万青海儿女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故事,历经了波澜壮阔的岁月轮换,雕刻出72万平方公里的精神年轮;他们的选择,伴随着激荡人心的历史变革,呼唤着我们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青海,不会忘记。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尕布龙。

初心凝聚力量,他们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

“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牧民群众的生活与幸福实实在在做点事。”

69年前,一个24岁的年轻人感受到解放后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暗下决心。

他,就是尕布龙。从1952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将自己完全交给了党,交给了他为之矢志不渝、奉献终生的伟大事业——为人民服务。在那个年代,这位老人不仅用他勤勉无私、艰苦朴素的一生,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还用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情怀抒写了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

18年的奋斗染绿了西宁市的南北两山; 30年的奉献为来自基层看病办事的农牧民群众建起了一个温馨的“牧民店”;50年的坚守赢得了青海各族群众的爱戴;85年情怀抒写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拳拳赤子之心。

“我本来就是一个放羊娃,你们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为你们做点事,是对养育之恩的报答,是尽了自己的一点责任。”

尕布龙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代表着一个崭新时代的道德向往。70年间,各族干部在高原追随着先辈的足迹,把人民幸福始终放在心上。

天河之南,大野苍茫。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尖措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位县委原常委、原统战部长曾说过,衡量一个干部工作的好坏,首先要看群众是不是满意。那时,他正在优干宁镇担任党委书记。为了摸清镇上的实际情况,短短几周的时间,他走遍了全镇10个行政村。有的村子那时还没有通公路,有便道就骑摩托车,如果连便道都没有,就只能骑马……

“只有掌握基层牧民的实际情况,才能为百姓更好地服务。”尖措的座右铭正影响着更多的人。

2015年10月,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调研员、省组工干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马锁安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担任村第一书记。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以养殖肉牛、土猪、土鸡和种植当归、长白葱为主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昔日的贫困村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发展致富、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春去秋来。他们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野,走出我们的记忆。岁月的洗礼,反而让他们的形象愈加清晰挺拔,愈加撼动人心。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廉福章工作照。

使命催人奋进,他们把高原建设抓在手上

“把我的骨灰撒到浩门河。”

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廉福章临终时的请求。直击人心的话语,饱含着老人对海北草原深深眷恋。

1983年到1986年在担任州委副书记期间,廉福章主抓经济工作。当时海北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上山下乡调研,走坏了一双又一双的鞋子。为了海北壮大石棉工业,他连续蹲点调研两个月,写出了《关于发展祁连石棉工业的调查报告》;外出开会考察,他抓住每一次机会学习交流,力求以他山之石攻玉。在他的推动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北州化工厂、制药厂、毛纺厂等一批企业相继投入生产,掀起“抓生产、抓经济”的热潮。

“清廉为官无憾事,宽厚待人有佳声。”再一次品读这两句特意为廉福章写下的诗句,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启甲思绪涌动。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期间,作为《玉树不会忘记》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为了用艺术的形式把“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出来,玉树州政协原副主席、州文联原主席昂嘎在冰冷的板房中反复构思修改文学台本直到深夜。即便身体抱恙,也毫不犹豫先后奔赴辽宁等地作好演出协调安排工作。退休后,这个对玉树发展心心念念的人仍向家人隐瞒身患肝癌的病情,继续发挥自己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特长,在弘扬传承玉树优秀藏族文化工作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正是千万建设者的接力,书写了青海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他们在不同时代,不断丰富着这幅奋斗画卷。

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西宁市城北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服务科副科长赵红霞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25年来,她长年与粪池为伴,时时与恶臭为邻。清掏污物,疏通水道……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原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成元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拒绝调回省厅的他,靠着一大堆胃药,身着整齐的警服,奔波在结古镇的大街小巷,让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青海省见义勇为英雄代富财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勇救落水同学不幸身亡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是无限的。代富财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身份,这些具有相同精神内核的建设者,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发展需要,人生的丰满与否,以不同的形式赋予青海高原,让使命二字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刻度,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标杆。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索南达杰可可西里巡山。

精神砥砺前行,他们把使命担当扛在肩头

时代的脚步,总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

奋斗者的背后,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1994年1月18日,杰桑·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个人与18名盗猎者开枪对峙,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索南达杰牺牲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成为治多县西部工委的第二任书记,重新组建西部工委。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索南达杰遗像前宣誓:“我们怀念并理解索南达杰,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着人类的重托。我们也认识到,这必将流血牺牲。但今天的艰苦奋斗,必将换来明天的光辉灿烂! ”

三年后,扎巴多杰也牺牲了。

受舅舅索南达杰和父亲扎巴多杰的影响,秋培扎西坚守初心,远离城市的喧闹,重新回到了父辈们曾经流血牺牲过的这片土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翻开青海发展的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我们会发现,与其说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令人钦佩的劲头,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在一代代建设者的薪火相传中不断发扬。

——在金银滩草原,升起的蘑菇云,不仅记录下了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壮举,也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了青海人民的血脉里;

——在“生命禁区”,慕生忠将军和十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筑青藏公路,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开路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群众;

——在可可西里,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用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尽管,他们每天都要面临恶劣的环境和死亡的危险,但是他们以生命保护生命,内心每天都会升起信念的太阳;

——在经历大地剧烈震颤的玉树,全国各地手足同胞伸出有力的臂膀,挽救生命、倾情奉献、支援建设,用人间大爱、用生命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壮歌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奋斗,改变民族命运。数十年间,一个又一个奋斗者的名字汇聚成荡气回肠的“新青海精神”,为改革发展注入人性的坚韧、进取的力量,让前行的脚步更加有力、愈发铿锵。

这种精神在切阳什姐为国争光、为青海争光、为民族争光的决心里。坚持以刻苦训练、提高比赛成绩为核心,以争牌夺冠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和技战水平,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

这种精神在身患癌症的退休教师汪昌祥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中。成立的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奔波数万公里开展助学、助残、助老活动,“哪怕多活一天,也要多为家乡做点事”;

这种精神在援青干部刘云军“让更多玉树藏族同胞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的目标里,在玉树州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包虫病诊疗基地、眼科中心等14个新学科、6个新病区,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

这种精神在化隆小伙马军成马成义免费为救援人员及群众提供的一碗碗拉面中。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二人在有限的条件下,每天为天津滨海新区人民送上爱心拉面和蛋炒饭,为抢险救援一线送去滚烫的人间真爱;

……

巍巍昆仑,见证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日日夜夜;

清清湖水,诉说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只争朝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一个忘我奋斗的你,都是时代的英雄。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刘云军和医护人员探讨治疗方案。摄影:洪玉杰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工作中的赵红霞。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马锁安在养鸡场跟与群众交流。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汪昌祥和学生们在一起。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看人民生活今昔变化

共享教育发展福祉

讲述人: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副校长李晓林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曾经的校舍。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草原上,笑容灿烂的是学生。果洛州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忠供图

在我的记忆中,曾经的校园,大门是两扇用角铁焊接的歪斜的铁框,高低不平,两排矮小破旧、墙皮脱落、地基下沉的土坯房就是教室。教室的窗户是木窗扇,夏透疾雨,冬灌寒风,学校没有什么体育用品,沙包是我们用旧布片缝制的,操场由煤渣填满而成,周围的看台是土坡,还长满了杂草。“一排土房子,几排泥凳子,一群土娃子”,曾是这所学校最直接、最真实的素描。

在我从事教育近30年间,学校在悄然变化。由瓦房变砖房,再由砖房到楼房,由最初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育条件至现在完善的现代化设备、设施,塑胶足球场、篮球场都是按照标准修建,校园内地面作了硬化,栽种了花草;学生食堂干净卫生,孩子们吃上了放心、健康的“营养餐”……如今,草原上的孩子享受到了和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草原上最美的建筑是学校,笑容最灿烂的是师生。

我刚到学校时,大部分教师都是大专毕业,现在,果洛州本科学历专任教师有1649名,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有51名,高级职称教师286名、中级职称教师549名,教师素质的提升,也在不断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看到现在学校的巨大变化,我感到无比自豪,时代培养了我,由学生变为老师,由承担语数教学到信息技术教学,我们都在与时俱进。(记者 王湘琳 整理)

难忘峥嵘岁月

讲述人:青海油田采油四厂采油一班班长桑金凤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冷湖油田第一车原油外运。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如今自动化的采油机。茫宣供图

小时候常听爷爷说起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候条件艰苦,大家住的都是地窝子,运输全靠大骆驼,风沙大的时候就像是用刀在脸上划。当时他们从西宁一路往西走了大半个月才能到冷湖、茫崖的产油区,一路上都是在大卡车里颠簸,条件极其艰苦。可至今我都能回想起爷爷讲述往事时脸上浮现的笑容,爷爷常说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全凭着一股要为祖国找石油的决心坚持下来,也正是因为爷爷的教导,爸爸也进了石油系统,到现在我和哥哥都在产油一线。

如今的油田再也不是爷爷所说的靠人挖、靠骆驼行、喝风沙、睡帐篷,也不是父亲说的地窝子、大通铺。我们有楼房的宿舍、菜品丰富的食堂、数字信息化的作业、自动化的监控设备……

生产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先辈们讲述的那些艰苦虽然我没有体会过,但是老一辈石油人留下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我觉得我有必要有义务去传承下去。(马振东 整理)

“绿色革命”结硕果

讲述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兰龙村党支部书记长爱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成立合作社前牧户的畜棚。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饲养员为合作社牲畜喂食饲料。摄影:公保安加 河组轩

去年12月6日,对我们村来说是个特殊的喜庆日子。那一天的首届分红大会上,合作社为牧民股东们分了400多万元的红利,有的牧户收入超过了6位数。放在以前,对于绝大多数牧民来说,是一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们兰龙生态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组建后,先后建立了雪多牦牛养殖场、雪多牦牛风干肉加工厂和乳制品加工厂。2018年,作为全县“有机大牧场”试点村之一,率先进行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村里的牧民变成股东,结束了乡亲们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历史。以前一户至少要有一人常年放牛牧羊,现在解放出来了很多劳动力和大片的草场,剩余的人可以干些别的,草场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从破旧的畜棚到先进的合作社,从传统的粗放式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这一切源于改变。如果不坚持做出改变,过度放牧的结果毫无疑问是让草原生态提前亮起红灯,这片梦幻般的草场会毫不客气地让一味追求“数量型畜牧业”的牧民尝到草原和财富尽失的“苦果”。

今天,在这片传承自祖辈的广袤肥美的草原上创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做到了,昨天勇敢的绿色革命,今天呈现出的累累硕果就在眼前,这片生我养我的草原上。(公保安加 整理)

住新家奔小康

讲述人: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法台村村民梁平贤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2018年正在拆迁中的梁平贤老宅。梁平贤供图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梁平贤如今的新家。摄影:李兴发

告别住了五十多年的老土房,2017年通过易地搬迁项目,我们家第一批搬进了新村。

老土房是我父辈们打下的“江山”,虽然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居住条件并不舒适。因为村子建在山上,印象最深的是春秋两季和冬天风大,门窗和房梁空隙都会透风,媳妇的偏头痛就是被透进来的风吹出来的。冬天,一个炉子根本满足不了整个屋子的取暖需求。饭菜做好后等家人到齐开吃时,菜已经半凉了。整个冬天,水缸里挑来吃的井水,水面始终结着一层薄薄的冰。不过老土房也有好处,存放在屋子里的洋芋不会发芽,缸里腌制的酸菜不会发酸变坏。

现在不一样了,搬进了新村的小院,近180平方米的院子,我可以还像住在老土房时一样,在院子里养花种树。8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自来水拉进了厨房,吃水不用每天再去井边人扛肩挑了。有隔热功能的地板砖和土暖气,保证了室内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我们乡里人家必备的土炕也因此换成了木床。进步最大的是家里通了网线,看电视、玩手机都用的是无线网,现在的农村是城里人有啥,我们新村就有啥!(李兴发 整理)

昔日“旱码头”今日“桥头堡”

讲述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市民李俊峰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曾经跑长途货运的李俊峰老人的家人。(资料图片)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现在的格尔木机场。格尔木机场供图

我今年七十九岁,我们一家三代都居住在格尔木市,我曾经是一名钾肥厂的货车司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刚到这里,那时的格尔木只有一条街道,叫金峰路.因为道路条件太差,车总是坏在半路上。

格尔木曾有个称呼——“旱码头”,以前回趟老家甘肃可谓跋山涉水,要先坐汽车,再转火车,辗转很久才能到家,可能因为我们一家和“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孩子们也从事着交通运输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听他们每次回来给我讲,这条路、那条路现在修建得有多好,开车很方便之类的话,我的内心总是十分感慨。

近几十年里,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的在建和投入使用,让我亲眼见证了格尔木市作为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诞生和发展,这座因路而兴的戈壁新城,不仅给我们这些在此打拼生活的人带来了交通上的快捷便利,也让格尔木市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成为了青海向西开放不可或缺的“桥头堡”。(王菲菲 整理)

卓尔山景区的过去和现在

讲述人: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文联副主席聂文虎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从卓尔山俯瞰县城。(拍摄于2008年初秋)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如今祁连县卓尔山景区游客纷至沓来。摄影:聂文虎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

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守护着祁连的山山水水。二十多年前,卓尔山还仅仅只是一座石山,上山的路只有弯弯曲曲的土路,只有零星的游客顺着这条小路登高望远,当地人从没想过要靠着这座山致富。

十年前,祁连县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依托祁连山草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顺势推进自然生态游、乡村田园风光游和草原文化游,有人开起了文化旅游开发公司,有人开起了农家乐,有人建起了家庭宾馆……旅游业成了我们祁连人新的增收渠道。

2007年,县上修建了卓尔山风景区的木质栈道、西夏烽火台、民族团结塔、停车场和上山公路,这是卓尔山景区开发后最初的模样。如今,卓尔山脚下的游客服务中心车来车往,从山顶到山脚下,处处都有游客踪影。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卓尔山景区的成长史,也是祁连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丁玉梅 整理)

“山里的啄木鸟都认得我”

讲述人: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南山绿化责任区负责人魏民劳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1999年西宁南北山绿化区。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西宁湟水林场秋景。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我是个陕西娃,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西宁,那时候这里风大土大,空气干燥。但现在的西宁,南北山绿树成林,空气更加湿润,降水也明显在增多,我亲眼见证了一个绿色西宁的诞生。

绿意盎然的南北山是一代代人用30年的努力换来的。2003年我来到所在单位的南山绿化区,用了16年的时间把自己从一个汽车兵培养成了种树“专家”。我来的前五年,主要种植灌木,最近五年,我们逐渐用针叶树和阔叶树代替灌木,并进行低效林改造。这几年,有些战友回西宁探望,我热情地给他们当“导游”,自己这100公顷的绿化区是必到的景点。

2015年我就退休了,但是咱舍不得这座大山和“树娃娃”啊!我必须留下来,我把自己的绿化补贴全部用于购买植树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身上也有多处大山留给我的伤痕,就连车里的膏药味也变得越来越浓啦。但这座大山给予我的更多,就说这山里的啄木鸟,我每次上山下山都会在固定的路段遇到它们,它们好像专门等着我似的。我熟悉这山的脾气,了解这些树的特性,就想留在山上再多干几年……(贾泓 整理)

72岁的我仍有一个绿色梦

讲述人: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村民周本加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上世纪90年代末牧民造林。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贵南县治理黄沙头。贵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黄沙头是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记得20多年以前,耕地、草场、道路都被黄沙覆盖。从1996年开始,贵南县开始植树造林,不让黄沙吞噬自己的家园。

我们这里种植树木的成本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需要背树苗,还需要背水灌溉。那时,我从2公里外的地方背水,每次背25公斤,一天往返多次。在治沙种树的过程中,我被车撞倒,双腿也骨折了。现在走路仍旧不利索,脸上仍留有伤疤,但这些“后遗症”就像一枚枚“勋章”一样,镌刻在我治沙种树的生命里。

如今,植树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了,种植技术、标准也越来越规范化。种树的同时也重视树苗的维护、管理以及补植补栽等。

曾经风尘滚滚,黄沙肆虐的黄沙头已经变成了绿波荡漾、花鸟汇聚的乐园。大漠的绿色,是用人的时光和容颜一点点换来的。我老了,但是所有的付出都心甘情愿!72岁的我仍有一个绿色梦:只要我活一天,就会继续参与治沙,我想为子子孙孙留下绿色……(栾雨嘉 整理)

“谁不说我们玉树好”

讲述人: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新寨街道办事处才加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通天河大桥施工现场。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鸟瞰玉树新城。摄影:洪玉杰

我叫才加,今年74岁。是地地道道的玉树人,以前在玉树州医院工作。对于玉树的发展变化,感觉快得就像是射出去的箭一样。

自打记事起,我生活的玉树就是唐蕃古道上的物资集结站。不是规定的时间节点,都看不见几个人,要是到了冬天,绝大部分人都“窝”在冬窝子,直到来年春天才出来。即使是地震以前,也只有胜利路、民主路、红卫路三条主干道。主干道上的几家商铺基本上都经营的是民族服饰、牛羊肉、酥油糌粑、虫草等民族特色产品;要是去一趟西宁,至少得3天的路程时间。

如今,随着新玉树的建成,州府所在的玉树市形成了‘四横十六纵’的道路框架,几乎每条主干道路上都有百货、食品、餐饮、宾馆等商铺,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整洁,格萨尔广场、河道音乐喷泉、康巴风情街、博物馆、康巴艺术中心、游客到访中心应有尽有。去趟西宁就跟亲戚家串门一样,坐飞机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要是自己开车,高速公路也就10个小时。我自己也住着像画一样的新房子,过着城里人的生活,这放在以前,真的想都不敢想。

真的就是一句话,“谁不说我们玉树好!”(洪玉杰 整理)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

——追忆青海解放后第一张《青海日报》背后的故事

“看报,看报,看刚出版的《青海日报》……”

1949年10月20日,报纸的叫卖声,传遍了古城西宁。大街上的行人忽地围拢过来,“给我一张”“我买一份”……报纸很快就一抢而空。

这是青海解放后第一张《青海日报》诞生当天的情景。

如今,这张报纸正静静地躺在青海日报资料室的档案柜内。翻开那发黄的扉页,由于年代久远、多次搬迁,折损比较严重,但仍然能清晰地看出:创刊号是四开四版,报头套红,使用的是繁体字,文字一律竖排。一版除新华社发布的《台湾门户厦门解放》的重要新闻外,发表了题为“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新青海而奋斗”的社论(代发刊词);二版刊登的地方新闻有《中共青海省委召开会议讨论青海日报和新华社西宁分社业务方针》等;三版刊登了《开国的隆重献礼——长江日报论华中前线大捷》《毛主席电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等;四版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彭真同志论人民的报纸》的文章……

《青海日报》创刊号出版的当天,发行量达1600份,是民国时期青海主要报纸最高日发行量的近3倍。

《青海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青海省委员会的机关报。这是一张诞生于一个伟大转折时期的报纸,是青海开天辟地后为人民服务的报纸,它发出的声音震撼着全青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如今,距离当年出版第一张《青海日报》已经时隔70年。虽然报纸已经发黄模糊,但回想起当年创刊的点点滴滴,在青海日报创刊老报人的记忆中,依然鲜艳如新,身为党报人的自豪感也在心中永不磨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让我们也走进那段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庆祝青海解放70周年 波澜壮阔 奏响最激昂的乐章

青海日报创刊号。

响应党的号召,到青海去办报

1949年9月,西宁解放,百业待兴。青海各族群众迫切了解党的政策,渴望能早日看到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中共青海省委决定创办《青海日报》。

为了尽快筹办这张报纸,中共中央西北局从陕西调派了几十名新闻工作者赶来青海。

梁志德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青海日报》元老级的老报人,他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1949年,梁志德和《青海日报》创刊的其他近40名同志正在陕西省宝鸡市创办《新宝鸡报》。9月,传来西宁解放的喜讯,同时也接到创办《新宝鸡报》原班人马去青海省办报的命令!

当时的青海,对梁志德和他的同事来说,是“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城头空有月”的荒凉印象,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除此之外,知之甚少,非常陌生。

好男儿志在四方,共产党员随时都要服从党的召唤!

没有任何犹豫,近40人由乔迁同志带队,于1949年9月下旬,雇了一辆敞篷卡车,告别秦川故土,怀着对青海的深情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披着解放战争的硝烟,跟着人民战士解放大西北的脚步,不顾艰辛,毅然决然,风尘仆仆地奔向西宁。

他们就是《青海日报》发展历史中著名的“一汽车办报人”。

敞篷卡车穿行在勉强可以通行的公路上,一路颠簸,沿途大家还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给孩子们教唱革命歌曲。经过半个月的辗转,跨越黄河、沿着湟水,于1949年10月5日下午抵达西宁。随后,午人同志也千里迢迢地到达。从此,大家就扎根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青海人。

初到青海,大家先在省政府院内一个旧平房里落脚,后来搬到西宁市东关的一个骡马店。这就是青海日报社最早的社址。在这里,大家积极筹备《青海日报》的创刊工作。

最初的青海日报社,房屋、设备极为简陋,20多人分别挤在大约20平方米的两间平房里办公,凳子不够,两个人合坐在一个方凳上。晚上在灰暗的电灯下工作,还要点上蜡烛来助明。办公室同时又是宿舍,全社只有一辆马车作为运输工具。青海日报社印刷厂是在接收解放前旧印刷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印刷设备落后旧损,印刷机、铸字机等全靠手摇,接收新闻电讯的收发报机也要靠手摇发电。

梁志德老人回忆说,刚到青海,大家过着简朴的供给制生活。个人家当除了一床被褥、一套棉衣和几件单衣外,可以说一无所有。大家吃穿一样,穿的是国家发的灰棉布衣服,主食吃的是青稞,偶尔吃顿白面、大米。有时馋得实在不行了,就去清真馆子吃顿尕面片改善生活。报社没有饭厅,就在露天的院子或自己的办公室、宿舍用餐。大家共用一部手摇电话机。

“一汽车办报人”他们中有的来自陕西群众日报社,有的来自新宝鸡报社,有的是西北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中只有极少数人曾在革命老区从事过报纸编采工作,大部分都是新手,对新闻业务很不熟悉,在宝鸡办报不到两个月的同志来这里都成了业务骨干。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开始写的稿子往往要改成“大花脸”,多次返工;来稿很少,每天平均只有四篇多。

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在社委会领导下,除了继续吸收当地有志之士来报社工作和在工作中加紧培养提高外,大家不分昼夜地干,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少人还要忙到深夜;哪里工作忙,大家集体去帮助那里,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社长有时也要当校对、摇机器印刷……为了帮助大家尽快熟悉青海的省情,了解民族语言,尽快上手工作,编辑部请人作报告,讲解青海地理、历史、民情、现状等;举办藏语训练班,请当地汉族同志教说青海方言。

凭着一股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忱和激情,大家边学边干,青海日报社就这样开始运转了。

高原人民有了第一张属于自己的报纸

尽管已到90岁的高龄,青海日报社老报人王展作为创刊者之一,回想起创刊时的场景,依旧热血沸腾——

出创刊号的前一天——1949年10月19日,大家都投入到最紧张忙碌的状态。从早上开始设计版面、划版样,一直忙到晚上。下午,社长午人、副社长乔迁和编辑们先后到印刷厂,同车间的工人研究拼版等细节,然后发排了地方稿。当时排字效率很低,每人每小时只能排300多字;电稿是由收报员戴着耳机抄收电码,然后由译电员译成汉字,编辑看过译稿加上标题才发排,所以四个版费时很长。领导、编辑、校对齐上阵,同编同校,直到把版上了机器(创刊时用的活版)。创刊的报头字“青海日报”由西宁市军管会的蔡德芳题写,用木板刻制后付印。

王展老人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每个人浑身是劲,根本不觉得累,看到第一张报纸的印样才敢睡觉。可躺在床上,脑子里还不停回忆自己所经手编辑或校对的稿件是否有错漏。为了保险起见,干脆披着外衣专门去车间再看一次才放心。

1949年10月20日,第一张《青海日报》正式出版!

从此,党和各族人民在青海高原上有了第一块舆论阵地,《青海日报》就这样开始担负起党的宣传工作,开始为青海各族人民服务!

青海日报社已故老报人陈均也是创刊者之一,在世时,他曾赋诗一首,追忆创刊时的情形——

一夜编校人未眠,晓来新报贴街前。

各族群众走相告,青海日报今创刊。

《青海日报》从创办之日起就得到青海省委的关怀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1949年10月16日,青海省委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创办《青海日报》的工作方针,任命午人为社长兼总编辑,乔迁为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还决定成立党报工作委员会,加强对报纸的领导。省委书记张仲良任主任,西宁市军管会主任洗恒汉、副主任张国声、文教处处长刘瑞芳和午人、乔迁、欧阳石为委员。

同年10月20日,青海省委发出《关于出版〈青海日报〉的决定》。《决定》指出:

1.《青海日报》为青海的地方报纸,是地方区级以上与部队连级以上干部及本省各族各界人民的读物。省委将通过它来向青海省各民族人民传达党的主张,交流经验,指导工作;通过它来团结全省各界人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建设新青海。

2.根据青海省的特点,办报方针首先宣传做好民族工作,系统地揭露马步芳的罪行,启发各民族人民的政治觉悟,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干部很好地掌握民族政策。同时介绍革命知识。

3.实现“全党办报”方针。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负责同志和干部要重视报纸,开展通讯工作,要善于运用报纸这一武器来推动工作。各级领导同志要注意阅读报纸,给报纸写稿,经常关心党报,和报社取得密切联系。报社要积极培养通讯员,组织通讯网,和各地党委取得密切联系,共同领导开展各地的通讯工作。

4.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提高报纸的战斗性。

5.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反对“客里空”作风。我们的报纸是为人民服务的报纸,对人民应有责任心,一字一句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真正有利于人民。报纸所刊登的每一条新闻,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做到完全真实。

6.青海日报社全体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熟悉青海情况,提高与改造自己,战胜困难,努力工作,保持艰苦作风,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青海各民族人民服务,办好报纸。

这张四开四版的报纸,一开始就富有生命力。它以鲜明的立场和崭新的面貌,呈现在青海各族人民面前。以强大的革命舆论力量,占领思想阵地,有力地推动着党的各项工作。

第一张《青海日报》出版不久,毛主席于1949年11月间亲笔书写了“青海日报”四个字的报名,“日报”二字重写了两个,让青海日报社挑选。字是经原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转送过来的,1949年12月9日正式启用,直到今天。

力量的源泉,风雨中的情谊

创刊的年轻记者编辑们没有科班出身的办报能手,没有新闻学专家,更不了解刚解放时青海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经过短暂半个月的紧张筹备后,第一张《青海日报》能够顺利问世,并且很快就进入了青海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去?

“大家敢闯敢干的劲头就是凭着党的教育和革命热情,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青海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服务的信念,凭着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

创刊者之一、青海日报社老报人王捷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青海日报》创刊初期,在青海省委的领导下,青海日报全社职工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上下一心,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大家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新闻业务,提高自己的办报水平。一条新闻可以耐心地改写几遍;一篇重要的社论,要集体讨论,反复审定。当一篇文章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采编者的喜悦心情如同自己家里有了喜事;当报纸出现差错,编辑部甚至全社职工集体检查,采、编、审、校、印各个环节争着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

青海解放初期,社会不够安定,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为深入采访,青海日报社的记者不畏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险,徒步奔走农村,骑马深入牧区,边做群众工作边采访来自群众的新闻,有的年轻记者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正是因为这些,才得以使《青海日报》以完全崭新的版面和真实的新闻报道面向解放后的全省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化的文风、大众化的内容,针对青海省多民族的特点,有效宣传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同时积极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意见,进一步沟通了共产党、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使广大群众从读报中感受到自己是新中国新闻报道的主人,感觉到《青海日报》的可亲可信。

生活是艰苦的,也是欢乐的。在艰苦的日子里,为了党报事业,大家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彼此在患难中结下了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

晨曦微露,大家一起出操跑步;工作间隙,大家共同下象棋、打球,或一起漫步街头,相互交流思想、工作体会和学习心得。他们之间,没有上下级的严格界限,相互称呼都是本人名字或老某、小某。

虽然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但大家自得其乐,工作和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奋发向上。大家组织起来,学唱“国际歌”、“共产党好”“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请民间艺人来报社演皮影戏,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大家对党的新闻事业怀着无限追求,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奋力开拓着《青海日报》这片新天地,辛勤耕耘这块党和人民的新闻之“田”,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在青海日报社的人事档案里,记者看到了一份创刊人员的名单,其中绝大部分人已经故去。但他们的精神却薪火相传,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闪光的往事和发人深思的创业历程,给我们以鼓舞和力量,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深入践行“四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