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行进青海看发展 改善民生福祉 给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作者:青海新闻网 时间:2019-11-15 10:09:04 浏览量:
行进青海看发展 改善民生福祉 给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柴达木枸杞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1949年—2019年,这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的70年,也是青海各族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从缺医少药到人人享有医保,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无依无靠到弱有所扶……行走在青海大地,随处可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实现全面小康,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是青海各族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多年来,我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民生投入,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空前提升,青海大地一片祥和。

小财政办大民生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对青海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牵动全局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立足底子薄、基础差的省情实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投资于人的理念,以小财政办大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挨饿受冻、住得差、行靠走,过得都是苦日子,哪像现在,老百姓的日子比蜜甜,要感谢新中国,感谢共产党。”说起70年来生活的变迁,今年88岁的西宁市民陈玉兰有太多想说的。从旧社会到新时代,老人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更深的感触。“这些年我们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比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年都能享受高龄津贴,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至少享受1次免费体检等等惠民措施,活在这幸福的新时代非常知足。”唱歌、跳舞、健身、做理疗、写书法、练乐器……在西宁市七一路西社区,这些活动每天都在进行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有日间照料室、法律援助中心、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信息化服务平台、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志愿者服务站等,为辖区近3000户社区居民提供着贴心服务。

70年间,老百姓最期盼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和改善。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青海民生工作却是有口皆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安全网更加紧密牢固。企业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城乡医保人均筹资标准和低保标准等不断提高,高龄老人补贴、老年人体检和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社会福利制度开始向普惠性迈进。

民生改善有力度 幸福生活有温度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热曲村的牧民土旦才仁高兴地说。2017年土旦才仁被诊断出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这对土旦才仁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通过大病医疗救助项目,土旦才仁6万多元的治疗费用只自费了不到8千元。

医疗是民生之需,为了解决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贵、远,我省注重医疗、医药、医保联动,突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项任务,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1.7岁,各族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我省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标准化建设,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完善“1+9+3”教育经费保障和异地办学奖补政策,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控辍保学工程。六个民族自治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达到89.4%,异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抓就业促创业,鼓起百姓的“钱袋子”。我省积极开展就业招聘互动、援助活动、专项行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仅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3.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3%。落实完善城镇职工调资增资、最低工资政策,兑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狠抓劳动力技能培训,打造提升拉面经济、枸杞采摘等劳务品牌,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

安居方能乐业,居安才会心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探索棚改货币化安置和保障房以购代建模式,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房38.7万套,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35万户,城乡近三分之一人口改善了住房条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玉树地震灾后3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

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各族群众共享小康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拉边村村民马光福是村里最早外出发展“拉面经济”的领头羊,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的他,在西宁买了房、有了车,还拥有几间商铺。在马光福的示范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靠着“拉面经济”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据统计,来自循化的撒拉族劳务人员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的餐饮实体店达7500多家,转移农村劳动力4.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

2015年前,卡阳村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作物种植单一等诸多原因导致经济发展落后,成为省定的贫困村。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卡阳村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卡阳村贫困户44户256人,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7元,年均增长16.04%,经过三年的奋斗,贫困了上百年的卡阳村已走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这些只是我省在脱贫攻坚中的几个缩影。在全国率先推行民政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在全国率先推行扶贫资金切块到县、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在全国率先开通“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热线”,较早推行金融主办行制度,在全国率先为基层360乡镇配备专兼职扶贫干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层面实现“四个率先”,脱贫保障务实有力,攻坚基础得到全面夯实。截至2018年底,我省六个民族自治州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8.13%下降到4.2% ,创造了青海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全面构建和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建立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青层次。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开工率和工程进度均居全国前列。积极培育到户、到村、到县扶贫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增绿增收,实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多赢。百万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

70年风雨兼程,70载春华秋实。同享改革红利,共享发展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600万各族干部群众建设新青海,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