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构建“大西宁”发展格局,支持西宁扩容提质、做优做强。而今年西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直接为市民描绘出未来“大西宁”的发展蓝图。
大西宁建设要放眼世界
西宁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把建设宜居宜业“大西宁”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研究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推进城市从深度开发建设向未来发展转型。
为此,西宁市将主动全面融入兰西城市群国家战略,深化兰西城市群规划研究,提升西宁在兰西城市群的极核作用、战略地位。合力推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项目,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以世界眼光、一流标准把握新时代西宁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在加快推进湟中撤县设区的同时,超前规划未来向东发展方向,重构西宁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的承载骨架和发展空间。
制定“大西宁”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空间体系等专项规划,谋划建设一批“大西宁”都市圈辐射带动性重大项目,努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动力源。
实施“多规合一”
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策略,开展城市人口、土地、生态和安全四个维度的承载力研究,建立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的“五量控制”机制,划定“三区三线”。按照“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城市布局,推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有序共生。实施“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城市总规详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纵向贯通,推动空间规划、经济规划、产业规划横向融合,形成市域规划一张图。实施“城市体检”计划,认真研究“引黄济宁”背景下的“大西宁”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和城市特色品牌塑造。
此外,西宁市还将编好《“大西宁”战略规划》《西宁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坚持“组团发展”,严守园区片区开发边界、功能组团定位和生态隔离带范围。坚持“双城联动”,推动“城市双修”,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编制“活力轴、生活圈、风貌区”等六大标志性工程规划,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强化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制定乡村风貌建设指南。
西宁市还将严格限定住宅项目容积率上限,严控在中心城区拆旧建新、批建高密度高层住宅,清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利用腾退空间优先建设便民服务、休闲绿地、停车泊位等设施。
着力推动城市扩容提质
为建设“大西宁”,西宁市将加快推进“一芯双城三片区”建设。全面启动西堡绿芯森林公园建设,加速推进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水滩花海、碧山公园景区,造林绿化3.5万亩,区域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推动适宜功能和产业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三县延伸布局。多巴新城全面推进市政道路、旧村改造、 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和生态本底工程,加快多巴湖、物流园等引领性项目。加快建设南川、北川、鲁沙尔片区,南川片区以市民中心、时代大道等标志性工程为牵引,掀起会展中心、万科城等项目建设热潮。北川片区加快建设铝镁合金高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园区主要道路、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鲁沙尔片区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高标准编制园区总规和战略规划,开工建设药水温泉度假小镇等项目。
西宁市将启动新一轮“幸福西宁绿色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为“大西宁”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交通基础。实施昆仑大道快速化、同仁路跨湟水河桥等项目。建成“公交都市”,开通大站大运量城市快客。再升级改造8000个停车泊位,实现电子收费全覆盖。继续调整优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创造条件申报争取。
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新(改)建工程,建设南川加压站及管网升级等重点项目,依托“引黄济宁”开展城市南部水厂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北水北用、南水南用”。新增地下综合管廊10公里,新建人民公园等7处过街设施,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启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成国内一流、西北领先的现代化电网。
着力改善民生
为打造宜居宜业“大西宁”,西宁市将以社区为单位,建设64个“15分钟幸福生活圈”,增加社区休闲健身空间、建立宜人的步行网络体系,打造有归属感的现代社区。新(改)建光华中学、文苑路小学等32所城乡学校,建成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宁国际中学、湟中职教中心三期。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开工建设市中(藏)西医康养中心,建成北川医院、市妇计中心等项目,竭力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综合改造老旧小区住房1万套、棚户区2924套和农村危旧房500所,在具备条件的多层住宅推广加装电梯。
记者/郑思哲|图片为资料图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