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快报 > 

青海旅游前景

作者:财经趣弹 时间:2020-07-14 13:30:42 浏览量:

二零一八年青海省接待中外游客4204.4万人次,同涨20.7%,收入总额高达466.3亿元,同涨22.2%,青海全境旅游关注度更是高达346%,位列我国西北之首。2019年1-2月国内外游客达405万人次,累计涨42.9%,收入总额为39.54亿元,累计涨37.5%。青海省目前具有十一处世界级旅游景点,五十二处国家级旅游景点,几百处省级旅游景点,可开发旅游资源更是高达四百多项,不少旅游景观堪称我国甚至全球之最,青海湖、三江源、昆仑文化、塔尔寺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就是青海省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青海省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区位优势的省份,也占据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整合各方资源,为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

青海旅游迎来开门红:游客涨42.9%,旅游收入涨37.5%!

第一,突出特色旅游,注重差异化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青海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既注重因地制宜,又注重规模聚集,同时 力求与周围其它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但同时,更要注重错位发展,避免相邻的区域重复建设的现象。要充分考虑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休闲度假文化和饮食文化,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并开发娱乐性、互动性体验项目,开发形成乡村旅游景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特色农家乐、文物古迹景点等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注重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分配,使游客即便是在冬季,也能在寒冷中找到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第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才是长期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所在,要加大基建投资力度,补齐文化旅游产业的短板。首先要尽快落实建成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需要日积月累的熏陶与沉淀。其次要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和旅客集散中心,为今后向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预定、集散、 公共信息等服务打牢基础。三是提升现有酒店、宾馆的服务能力,加快引进和建设三、四星级酒店和一些知名品牌的经济快捷型酒店,着提升旅客流量接待能力。

青海旅游迎来开门红:游客涨42.9%,旅游收入涨37.5%!

第三,采用创新旅游文化宣传手段。我们在宣传旅游文化时也要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和技术,将互联网与青海省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促进旅游文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技术手段的革新与升级。有一点值得注意,利用创新手段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外地受众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当地的不同。要把当地旅游文化历史和现实介绍好,通过完整、准确的表达和阐释,引导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这片河黄谷地旅游文化。

第四,加强旅游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旅游业发展软实力 。政策的支持可以为引进人才助力,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青海省文化产业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是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乃至社会价值。此外,还要提高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改变现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制定引进人才的计划。

青海旅游迎来开门红:游客涨42.9%,旅游收入涨37.5%!

第五,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高产业融合度,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 。全域旅游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的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 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产业带动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协调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青海省应把文化旅游业放在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位置来谋划,强化旅游领导部门在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职能,在加大开发力度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管理和服务能力。此外,更要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该地区生活要素,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从景点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从追求旅游人次的增长转变为追求旅游质量的提升、旅游 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一改全域旅游是“遍地开花” 的错误理解,转变为保护性开发。全域旅游的发展,将大大提高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青海省,一定会在“一带一路”建设道路的带动下,获得快速发展,取得不可忽视的成绩!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