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镶嵌在高原上的明珠
见缝插绿、见空置绿、拆墙透绿,
绿色已成为最耀眼的发展底色
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
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为核心
发展绿色经济、探索绿色生活方式
西宁已变身成为
“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的绿色发展之城
6月18日至19日,西宁市委宣传部和西宁市委绿色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为期2天的媒体“绿色行”活动,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青海日报、青海卫视、西海都市报等23家新闻媒体30余名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领略、感受、记录、见证天蓝、地净、水绿、村美的新时代幸福西宁。
北川河湿地公园
以史为脉、以水为景——北川河湿地公园,一个改善水质,让母亲河重现“净”颜的生态工程。一个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文化展示、旅游景观、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区。将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结合,创新北川河综合治理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设计理念,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和自然湿地净化,形成天然湿地效应、绿色的防护屏障。
北川湿地公园由北至南分为六湖、五园和一个沉沙池。分别为神话篇昆仑神话景观区、养生园湿地养生休闲区、史诗篇历史文化游览区、河湟民族风情园民俗展示区和环湖滨水观光区共同组成。据悉,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实施面积约6.35平方公里,项目静态总投资约85亿元。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
“中心城市绿心”——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是青海省19处国家湿地公园里唯一位于城市中,贯穿城市中心的城市河流型的湿地公园。一个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了全省第一家湿地公园科普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相继实施了湟水河河道综合治理、滨水休闲绿道建设、北川河生态河道建设、宁湖景观改造、湟水河湿地海绵化改造及景观提升、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等项目,建成了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湿地面积也从241.41公顷增长为374.57公顷,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2.53%。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自2013年开始试点建设,建设范围为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北川河,规划范围总面积508.70公顷。以西宁市人民公园T字形水系的河道为中心,北至北川河康家桥,南至南川河与湟水河交汇处,西至湟水河解放渠进水闸,东至湟水河小峡口闸亭。2018年,通过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碧山生态公园
连通城市和郊野的山水画廊——碧山生态公园,一个以山水骨架为本底,以火烧沟为依托,集生态修复、自然科普于一体的城市郊野公园。碧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城西区火烧沟沟口东侧。公园内部分为主入口段的形象展示区、公园中部的休闲体验区和生态绿地区三大部分组成。
作为火烧沟景区的门户地带,未来公园建成后,将是展示城市生态的窗口之园;联动区域景区的纽带之园;发挥生态作用的绿色之园。截至目前,90%的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7月底开放。
效果图
效果图
黄河路道路绿化
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黄河路道路绿化。一个“推窗见绿,出门有花”的绿化景观,南起青海宾馆,北至省委党校,道路总长1.9公里,绿化面积8915.92平方米。道路沿线乔灌草结合、林带贯通、节点精美,点、线、面、景相互融合,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2018年,黄河路实施了景观提升工程,在原有的植物景观基础上加大补植补种力度,增加绿量,种植花卉, 铺设草坪。在各节点上注重植物配置和色彩搭配,打造道路亮点。在道路两侧绿化带中种植层次鲜明的色带花草,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街道景观。在部分道路沿线摆放造型花箱,增设园林小品,打造街中景观,提升城区颜值。
西宁北山美丽园
市民游憩的后花园——西宁北山美丽园,一个处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示范园。北山美丽园从西至东形成了六个景区:丹凤朝阳景区、北山烟雨景区、京韵青风景区、昆仑神韵景区、付家寨景区、宁湖滨水湿地景区。在昆仑神韵景区,每年6月中旬还会举办月季展,今年举办了第七届“月季花开,幸福西宁”月季展。
北山美丽园位于机场高速沿线,全线沿北山而行,东起小峡口宁湖蓄水闸口,西至宁大高速祁家城互通立交处,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200米,总面积6000亩。
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
含有郊野韵味的写意山水画——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火烧沟流域属湟水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水土流失面积严重。2016年,西宁市启动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提出 “一廊两带三核”的空间总体规划,即火烧沟风景画廊,康体休闲游憩带和乡土文化体验带,生态教育核、休闲生活核和乡土文化核。项目计划投资12.4亿元,建设年限为8年,建设范围为火烧沟内长度约为5.5公里,建设面积为585公顷。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大通县朔北乡窎沟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
避暑仙境、徒步圣地——大通县朔北乡窎沟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一个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通过“生态旅游+扶贫”,窎沟片区实现了由贫困村到生态村的华丽转变。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人居环境得不断改善、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辐射周边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绿色经济,村民共享生态红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记者/何娴珺
责编/何娴珺
监制/魏慧敏 总监制/刘蓉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