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刚 摄
每逢双休日,市民张敏和家人都会驱车到周边乡村游玩。“到田野踏青,感受山清水秀,进大棚采摘,享受农家美食,让我们收获快乐。”
“去乡村旅游景区感受青山绿水,市民体验的是生态经济带来的福利;生活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变成中水,回用到湟水河中,体现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使用5G上网越来越快捷,我们感受到的是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通过青洽会平台,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进驻西宁,飞地经济带来的是先进理念、先进技术……”采访中,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这四种新型经济形态已融入并体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
西宁已初步形成“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
“四种经济形态”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我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成长坐标,把培育发展“四种经济形态”与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积极投身“五个示范省”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结合起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生态经济如花般绽放
28个木屋、30多张大桌全部订满,五六十辆大小车辆挤满停车场!大通县东峡镇康乐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双休日要来玩需要提前定位子。”
目前我市建成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乡村旅游接待点超过400家,带动一大批群众协同发展、4758人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依靠的是青山绿水,是生态经济!”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祯说。
生态经济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我市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利用地处高原、日照充沛、气候冷凉干燥等比较优势,加快推动生物园区国家级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产业集群试点,截至目前,全市研发中藏药品种435个,发展SOD超氧化生物酶等中间体,为延伸发展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打造独一无二的“超净区”“高原绿色”品牌提供有效支撑。
“十三五”以来,组织实施200余项工业节能项目,总投资13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节标煤约140万吨,节水约2253万吨,利用各类废弃资源约676万吨。同时,南川、东川、生物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7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18户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云天化复合肥料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从生活到生产都循环起来
循环经济,又称“静脉经济”,如同人体血液循环往复,为身体输送养分和能量。
亚洲硅业和中利光纤之间,就建立起了一个“微循环”。
中利光纤利用亚洲硅业技术突破后提纯的超高纯四氯化硅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光纤预制棒和光纤拉丝,成为全球首例多晶硅厂和光纤厂循环经济合作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在“微循环”上,还构建形成了黄河新能源—阳光能源多晶硅料、亚洲硅业—青海拓日多晶硅等上下游循环供给与循环发展模式。
一条条产业链搭建起来: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一体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形成从正负极材料、铜铝箔、隔膜等配套材料、储能及动力电池到市场运用全产业链,锂电池产能达到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一。
数字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利用5G下载电影,几秒钟就可以下载完成,看片真爽!”
今年抢抓列入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机遇,我市加快推进5G商用网络部署,截至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1250个,5G用户达7.1万户。
我市把数字经济作为实现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2020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从西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工信部批复到西北地区首个域名根服务器(L根镜像服务器)上线运行,再到加快建设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省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据资源聚集服务中心等,数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将逐步释放。
从西宁“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飞地经济是打破区划限制,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去年中复神鹰“西飞”入驻西宁。“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的实施,意味着西宁将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碳纤维制造基地。”中复神鹰西宁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说。
“飞地经济”成为我市“弯道超车”强有力推手。近年我市依托青洽会、城洽会等平台全方位推介西宁。今年在9大领域积极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37个,涉及总投资达1862.73亿元。西宁综合保税区获批,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更广阔。
我市致力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在“四种经济形态”引领下,迸发出无限生机。
(记者 小言)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