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西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孔令栋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份成绩单和计划书,承载着向西宁市人民报告的重任,也攸关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前行路径。
面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西宁市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鼓足“争创一流”的激情和拼劲,用实际行动履职尽责,决不辜负西宁市各族群众的期望。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后,西宁市将深扩大硅基材料、切片、电池、组件以及石英坩埚等配套产业规模,到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实施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等项目,到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化工、精细化工、高端合金材料等产业,到2025年基本建成化工新材料和有色合金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康养等特色产业,打造青藏高原特色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盘活整合现有产能,做优藏毯绒纺加工产业,建设世界藏毯之都。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西宁绿电特区。
推进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与朝阳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启动新一轮扩消费行动,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风情、民族特点的文旅小镇,做强西部自驾车旅游大本营,打造环青旅游精品线路升级版。
树立生态文明高地新典范
探索推进“公园城市+自然保护地”新模式,到2025年建成20个公园游园,新增园林绿地7500亩。打造高原“洁净”城市,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消除“白色污染”,力争加入全球“净塑城市”。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到2025年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全面迈入新能源时代。
全力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PM2.5浓度较基准年下降33%,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走在西北省会城市前列。到2025年湟水河(西宁段)重点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累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10平方公里。实施第七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
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到202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到75%以上。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到202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亿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整合优化审批职能,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进件、材料共享”,推进多部门联办“一件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实现更多事项自助办理、网上办理、跨省通办。
引进培育跨境电商主体和平台企业,发展保税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产业。推动铁路口岸与航空口岸协同发展,积极配合申报青海自贸试验区。重点缔结一批经济社会发展互融、产业贸易结构互补的国际友城,拓展清洁能源、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提升中国夏都、世界凉爽城市品牌影响力。
激发城市品位新活力
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并严格实施西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构筑“一核两轴、两屏三区”的开发与保护总体格局。
推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建设北部生态屏障和全省经济强县,湟源县建设湟水上游生态强县,湟中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推动城东区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城中区建设中央活力区,城西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幸福西区,城北区建设生态宜居品质城北。明晰多巴、北川和南川片区产业发展定位,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建设生态之城、产业之城、宜居之城。
到2025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万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500部。实施秀水路公园等“城市客厅”项目。打造制药厂、油泵油嘴厂等工业遗址旅游景点,留住城市历史、城市记忆。
建成西宁机场三期,实施时代大道南延、通海大道等骨干项目,建设人行过街设施30处,到2025年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
改造市政供水管网260公里、雨污分流270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4万吨。新增5G基站5300个,到2025年基本实现市区、县城、重点乡镇和景区5G全覆盖。
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
实施资产经营、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等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鼓励市民下乡,提档升级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每年打造至少5个特色示范村镇。
号召能人回乡,每年培育至少10个能人回乡创业典型。实施“百企兴百村”,建设5个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每年培育至少5个企业兴乡产业示范园区。
打造73个“百乡千村”示范村,建设8个美丽城镇、260个美丽乡村。改善6.5万户村民住房条件,保障118个村饮水安全,完成127个村生活污水并网工程,建设3.1万座卫生厕所。新改建县乡道路500公里,打造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成15个村级幼儿园和30个寄宿制学校。
满足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实施春晖小学、南川中学、多巴中学等项目,增加学位2.8万个。建设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和职教中心,加快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改扩建。支持西宁大学、青海教育科创园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建成网络学习空间、中小学数字校园。
实施高原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康养示范基地等项目,到2025年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7.1张。打造市级公共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化城市。
启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建设县区博物馆、幸福书吧、文化体育中心,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建设多巴冰雪运动公园、国际山地体育产业园,推动“赛事+品牌+城市”特色发展。建设5个县区级综合体育中心和100个智慧共享健身房,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实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60个爱老幸福食堂、30个日间照料中心和260个农村老年之家。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争创儿童友好试点城市。
树牢安全发展新理念
完善城乡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体系,持续开展城市体检,完善市政管网运行监测体系,把城市危险区和生活区隔离开,统筹道路桥隧、供水燃气、公交港湾、人防工程等管理养护。
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加强粮油储备安全管理,提高粮食仓储、物流和应急供应能力。开展食品药品领域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让群众吃得安心放心。加强工矿企业、城市消防、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监管,到2025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打造“智慧社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到2025年城乡社区全面配套综合服务设施。打造“雪亮工程”升级版,加快建设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
建成市疾控中心和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改造升级市县级传染病区。加强卫生应急、流调溯源等实战演练,确保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储备。毫不松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人、物、技同防,强化机场、火车站和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专班工作,严格落实日常防疫措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记者/周建萍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