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晗
青海油田采油五厂英东采油作业区。
柴达木盆地,曾经是荒凉寂静的生命禁区,而今,却是创造辉煌的追梦热土。1954年,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勘探队挺进柴达木。从此,柴达木石油事业拉开了序幕。
60多年来,一代代石油人奋战在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瀚海戈壁,苦干实干,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扬起了艰苦创业、谱写辉煌的风帆。
——————————
生命禁区立丰碑
在石油行业里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钻井苦,作业累,最苦最累作业队。井下作业常年在野外施工,不管白天黑夜,不论风霜雨雪,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用辛勤的汗水为油气井延续青春。
距格尔木市236公里有一个地方,叫涩北气田,这里是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产气区。作为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担负着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省区的供气任务。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作业二大队高级技师张峰就一直没离开过这里。
“白天上班的时候,得带着棉衣,中午有时还穿着短袖,到了晚上就要把棉衣穿上,有时候还得烤火,真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张峰所在的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负责涩北气田1000多口油气井的维护、保养工作,哪里出现故障,就得第一时间赶到,排除故障,保证油气井正常运行。
艰苦的工作环境,让张峰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但这些并没有击垮这位坚强的石油人。工作中张峰是个有心人。“天然气看不见、摸不着,气井的井控风险高。而涩北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低,漏转喷风险高。一旦发生井喷,压井的难度极大。”多年来,安全井控一直被张峰放在首位。
“一次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井涌,作业井口的防爆补芯是一个铁块,有四五十斤重,若不及时处理,气量就可以将其像气球一样吹飞,铁质的东西一旦和别的设备碰撞,就容易产生火花导致爆炸。”张峰带领队员一边打入压井液防止着火,一边抢装从井里涌出的油气,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了两个多小时,才消除了安全隐患,抢险结束后,他累瘫在地上。
2019年,张峰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技术难点讨论、小改小革等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一时间,但凡井上遇到技术难题,同事们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20多年的坚守,张峰实现了从一名普通修井工到油田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的蜕变。目前,他主要负责高原修井设备的管理、配套安装、调试、修理鉴定、解决现场突发性故障等,同时兼任公司内部高级培训师。
“先进技术只有被更多员工掌握,才能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张峰义务为员工授课,已组织培训9800人次,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徒弟,为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张峰一样,吴正银也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青海油田明星级人物的。“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绝对不能没有知识。”1995年,吴正银高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被招工招到青海油田。他当过发电工、柴油机司机、记录工、作业机司机等。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岗位的工人,吴正银始终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为施工作业的“提速、提效、提质”贡献智慧和力量。
吴正银在小修作业26队从事设备管理岗期间,7台黄河修井机承担七个泉、花土沟和油砂山三个油区1000多口井的维护作业,设备使用强度大所带来的“低、老、坏”困难,严重制约着施工作业的高效运行。
“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动力传递系统等方面的缺陷,明显提高了设备正常使用效率。”吴正银白天坚守工作岗位,晚上认真分析设备维修、保养难点,经过无数次实验,详细制订了改造方案,先后对老旧的黄河修井机开展了11项技术革新和一次大的改造升级工作。
在南翼山进行钻井的两年时间中,他所在队伍的发电设备是一台老旧的120kw发电机,而发电机开始时总出现烧整流二极管的问题。吴正银仔细分析二极管的常规参数、交流参数、极限参数,通过改善二极管的工作环境和更换整理电流较高的二极管,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减少了维修更换成本;结合12V190柴油机运行工况,他还针对性地研制发动机外力冷却机,为处于高温的柴油机退烧降温,切实提高了施工效率。
2013年,青海油田授牌成立了“吴正银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领头羊”,近年来,吴正银带领工作室112名岗位员工刻苦钻研,先后完成了130项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申报国家专利69项,其中44项通过国家专利局授权、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从一名基层普通员工一路走来,如今,吴正银已经成长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新时代岗位员工。这些年来,通过自学和虚心请教,他熟练地掌握了一大批石油专用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文凭,对机械设计、电工、机械制图等专业理论知识也进行了系统研修。
“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吴正银表示,将以荣誉为动力,秉持一颗匠心,继续努力工作,为井下、为油田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新时代青年:“把心放在了花土沟”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杨小栋来到青海油田花土沟采油区工作。杨小栋是新疆建设兵团子弟,家在新疆库尔勒,大学就读钻井专业,毕业后对口就业单位都是油田。“想着青海油田离家近,就义无反顾地来了”。
刚到敦煌基地时,他感觉各方面都不错,可坐上通勤大班车赶往花土沟时,“才越走越心里发慌”。当坐了一天的车到油田时,杨小栋举目四望,“作业区看不到一棵树,见不到一只飞鸟”。
杨小栋被分配到最艰苦的井下作业,负责井下修井。这个号称“油井医生”的工作要时刻处在待命状态,一旦油井出问题了,要随时出动,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要第一时间前往,诊断油井在地下的运行情况,及时维护保养。
工作15年了,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寒夜出发,有多少次冒着井喷的危险。杨小栋年复一年坚守在应急处突第一线,为油井的正常运行奋不顾身。“在岗位一天,就要尽一天的责任。”杨小栋说。
2008年,杨小栋结了婚,妻子是高中同学,小两口把家安在了库尔勒老家,从此,过上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每次休假,杨小栋回家,得坐两天火车。井下作业工作量大,他经常大半年回不了一次家。
刚结婚时,妻子对他还颇有怨言,可自打跟他来了一趟花土沟,实地了解了杨小栋的工作后,就再也没说过什么。“妻子的理解是我最大的慰藉。”杨小栋说,自己常年在外,家里老小都靠妻子一个人照料,他最内疚的是有愧于妻儿。
如今,杨小栋已成为井下作业工作教导员,如同一棵胡杨,深深扎根在花土沟这片土地里。“我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青海油田,油田也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我将一直干下去。”38岁的杨小栋说。
和杨小栋一样,决心扎根花土沟,继续干下去的还有来自山东菏泽的徐立。2009年,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徐立奔向了柴达木盆地。“听说上两个月班休息两个月,工资待遇也还不错。”可一到花土沟,这个从小在山东农村长大的男孩傻了眼,“满眼都是戈壁荒山,空气干得直流鼻血”。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之前承诺的工作模式也只是理想状态,由于工作紧张,休假时间往往不能保证,假期游历大好河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徐立记得,熬过第一年实习期回家探亲时,他从花土沟赶往格尔木去坐火车。走到格尔木的大街上,看到一排排茁壮成长的绿树,他禁不住热泪盈眶,“感觉回到了人间”。
虽然条件艰苦,可石油人的使命指引着徐立前进。近年来,他参与了青海油田油砂山采油作业区重上10万吨大会战,作为大学生,参与了技术攻关和创新。“经过三年奋战,(石油产量)从8.86万吨提升到13.08万吨,今年可望突破14万吨。”对于老油田的新生,徐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今年34岁的徐立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成熟得多。他年轻的脸庞上已经刻上了柴达木的烙印。如今,徐立已经在花土沟和油二代姑娘成了家,并育有两个孩子。“这里有挚爱的亲人,也有情同手足的同伴,我已经把心放在了花土沟。”徐立说。
曾经,柴达木许多地方在地图上连名称也找不到,但自从有了青海石油人,这里便有了油泉子、冷湖、南八仙、英雄岭等众多具有油气特定内涵和传奇故事的地理名称,才有了油涌气啸的高原油气田。目前,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已累计发现油田23个、气田9个,年油气当量740万吨。
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创造了无数辉煌的青海石油人,如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锁定“建设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宏伟目标,柴达木石油人正满怀信心续写新的辉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