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西里,蒙古语中是指可爱的少女,在藏语中是指青翠的山梁,毗邻西藏,又与新疆接壤,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宁静而美好。
可自从贪婪的人类拖着猎枪,带着钱袋踏进了可可西里,宁静不复存在,贪婪与血腥,追击与逃亡,生存与毁灭,构成了电影中的可可西里。

再看《可可西里》,依旧是窒息般的绝望,影片以一场死亡开始,又以一场死亡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猎杀者与守护者的善恶较量,人与自然的抗争,以及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但结局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而我们似乎也并不关心,满是恶意的盗猎者扬长而去,正义的英雄们平静倒下,那些艰辛的以命相博的较量最终归于虚无。

这部电影以最残忍的方式为我们裸呈死亡,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影片以大量密集的 “死亡”为此注解:
开场静默的山群里,一阵枪响打破宁静,一只藏羚羊倒地,盗猎者熟练地剥下毛皮,皮肉分离的声音清晰扎耳,接着又一声枪 响 ,一位巡山队员像中枪的羊一样倒下。追逃途中有人受伤,有人死亡,极度缺氧的高原,死亡无声无息的逼近,随时被流沙吞没的危险,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物短缺,大雪封山,追击者和逃亡者面对共同的绝境,所有的一切在那一刻仿佛都被荒漠吞噬。

我们也看到了更坚毅不屈的东西,那是来自于理想主义者的信仰,日泰领导的这个队伍没有编制,没有官方支持,没有资金,没有物资,越是如此,理想主义的光芒就越明亮,他们之中有孤身一人独守荒凉高寒地区长达三年的队员,有拿走三陪女友的钱去实践保护藏羚羊理想的刘栋,而日泰,更是近乎固执和决绝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全部坚实的意志和狂热的激 情都倾注在自己的理想上,困境前未退缩,枪口下未屈服,在电影中,我们无比渴望一个英雄的诞生,日泰正是电影中极接近于英雄的形象。
据说,电影原本的剧本安排了一场激烈的枪战,将所有积蓄的压力和压抑都释放成一场暴力。可临拍之时,换成了现在的情节。

导演陆川在接受采访时说:
绝大部分理想主义者都是没有善终的,因为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 ,他倒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一个理想主义者一定是像羊一样被人干掉。现实就是现实,不够激烈,没有拔枪对射,理想主义者也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只能是颓然倒下,倒在事业未竟之时,倒的普普通通,毫无悲壮和英雄气概。
确实,英雄主义向来是理想化的,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将理想主义完整的暴露在沉重的现实之下,为我们呈现了一曲无比真实的悲歌。

正如陆川所说,日泰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英雄一样取得胜利,在电影末尾,所有队员死伤殆尽,在耗尽给养之后 ,队长日泰看见了盗猎者的队伍,盗猎者也看到了筋疲力尽的日泰和记者,这场漫长的较量嘎然而止于枪响的刹那,日泰倒下 ,蜷缩 ,抽搐,然后归于寂静,没有任何预兆,作为电影的主角,一个英雄团体的领袖,他的死亡没有任何的渲染, 甚至没有衬托,就像缺乏情节的真实生活一样。

日泰也像羊一样倒下,镜头由近至远,镜头微颤却让人觉得画面静止,这种直白而冷漠的叙述方式让人不寒而栗。
刘栋的死也是如此,世界一片空寂,刘栋陷入流沙 ,渐渐深入下陷,在一片荒漠之中,死亡像是一个巨大的吸盘,那种力量无比可怕,无法触碰不可阻挡,只有最真实的绝望。

电影的另一个让人记忆深刻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出于对艺术的严肃思考,影片以最平静的画面保证了生活的原始状态,高原上人们青灰的脸,满是泥土和冰雪印记的手,破烂不堪的棉衣,生计的窘迫和无奈,时隔多年,再看这些画面,依然动人。
回头再看整部电影,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生命历程,它关于现实,关于理想,关于死亡。
一个英雄的死亡,会有无数讴歌,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亡,却无比平静。

影片最后,在日泰的尸体旁,没有嚎啕的哭声,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喇嘛一边默诵经文,一边擦拭身体,然后盖上白布。
仿佛一切戛然而止,又好像有一种东西,向死而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