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明起源地,中华母亲河。
一千多年前,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总是以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形象示人。然而,如今的黄河被赋予了太多文化和精神上的象征含义,她完整的面貌,反而被厚重的赞歌掩藏。
让我们跨越时间与空间,从源头开始,重新认识黄河。
黄河概况
黄河,
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
蜿蜒东流,
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
注入渤海。
图: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干流全长5464公里,
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
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
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
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
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
河流侵蚀、夺袭,
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
各湖盆间逐渐连通,
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
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
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
河长3472千米;
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
河长1206千米;
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河长786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
黄河横贯中国东西,
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
南北宽1100千米,
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的水,从哪里开始变黄?
▲“天下黄河贵德清”
虽名为黄河,又因裹挟着大量泥沙,被贴上了“一碗水,半碗沙”的标贴,但跳进黄河能不能洗清,完全取决于你从哪里跃身而下。
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黄河源头奔走于基岩裸露的山区,注入烟波浩淼、风平浪静的扎陵湖、鄂陵湖沉淀后更为明澈秀丽,在草原、黄土、水鸟、蓝天的衬托下,展开一派诗情画意的旖旎风光,与中下游的黄河判若两河。
▲ 扎陵湖。摄影/周卫林 (来源:图书《发现青海》)
▲ 鄂陵湖。
但好景不长,自鄂陵湖奔流而下,途径“达扎陵湖乡”,在频频现身的山洪和本就松散的土质的双重助力之下,黄河变浊了。
▲ 黄河兰州段。
变浊的河水一路东行,从青藏高原跃身而下,席卷至千沟万壑、地表裸露的黄土高原,浩浩汤汤,裹挟着大量泥沙激流勇进,载过兰州的羊皮筏子,灌过河套的千亩良田。
▲ 兰州的羊皮筏子。
到了水势平缓,河面宽阔的河口镇(现已消失),又以勾连中原商贾与塞外民族的“黄金水道”之形象,为黄河上游画上句点的同时,掀开了泥沙俱下的中游序幕。
此后的黄河,有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频繁摆动,也跳过石壁峭立的壶口瀑布,滋养着“可问古今兴废事”的洛阳城,经过“山地与平原分野之界”——桃花峪,终于摆脱了最后一处山地的束缚,跃身铺陈平坦之境,从容不迫地欢歌向前。
▲ 济南市西,齐河黄河大桥
就在她放缓脚步的同时,体内泥沙积淀,河床步步抬高,地上“悬河”出现,给了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有河床、另寻新道的理由,为黄河的频繁摆动埋下了又一层伏笔。
摆动的黄河冲毁王朝
相比上游,中下游尤其是下游的黄河,似乎更不安分,以至于“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从汉时起,流传至今。
▲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称前套平原)组成,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图为从贺兰山-西夏王陵一带俯瞰。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百害黄河的中下游,在“善淤、善决”之后,往往会发展到“善徙”的地步。
▲ 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图为历史上黄河的六次重大改道简列表。绘/Q年
历史上,黄河有6次影响较大的改道,清初学者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提出黄河有“五大徙”,算上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共“六大徙”。按改道后河流走向可以归结为四个时期:先秦至西汉北流时期、东汉唐北宋东流时期、南宋南流时期和近代东流时期。
第一次大徙: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该时期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大河故渎”。该时期有一特点,即黄河经历了从无堤到有堤,从地下河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决溢,并出现第一次重大改道,河道开始从方位最北到河道开始南移这样的一个过程。据研究称,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此时期主要是滱水、漳水等水东汇成河,并从今天津及以南入渤海,而《汉书·地理志》记载河道走向为:古宿胥扣—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大徙:东汉至唐末。东汉王莽改制建立新朝,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喝水泛滥至河清郡以东数郡,据说王莽因为河决东流使其祖坟不受威胁而主张不堵口,致水灾延续近60年,至公元69年王景领导治河,固定了一条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古道别出,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从而形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王景治水后,黄河相对稳定了600多年。
第三次大徙:唐末至北宋末。唐末开始,黄河下游逐渐淤高,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黄河又“高民屋殆逾丈”。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堤改道,成为第三次大徙改道,形成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1060年,又分出一流经西汉大河古道、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称二股河。
第四次大徙:南宋时期。南宋建炎二年,宋王朝为组织金兵南下,人为决河,导致黄河“由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南流时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黄河以东南流入淮为常,但此时仍有数支分流。1194年,黄河在武阳决口,河入山东巨野、郓城分两支:北由北清河入利津入海,南由泗水入淮入海。
第五次大徙:金元至明嘉靖时期。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陈留、通许、太康、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主要形成3股,其中一股由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鄢陵、扶沟等第,由颖水入淮;一股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第,由涡入淮。此次黄河决堤改道称之为第五次大徙。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后,黄河“南流故道始尽塞”,经潘季驯治理,河道基本固定下来,即今天地图上的废黄河。
第六次大徙:清咸丰时期,或者说近代东流时期。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铜瓦厢,分三支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黄河由此结束了700多年的由淮入海历史,开始东流由渤海湾入海,也便是今天的黄河了。
▲ 位于甘肃白银的黄河石林,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壮丽景色。
▲ 晋陕交界,黄河乾坤湾。黄河在这里大幅度转弯,是黄河蛇曲的代表。
▲ 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
河逢乱世,沧海桑田一夜间
▲ 导致河水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凌汛就是其中之一。凌汛是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坝阻塞河道,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图/视觉中国
1855年的夏天,黄河流域多地突降特大暴雨,黄河水位暴涨,多处经过长期淤积的河道,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旦黄河决堤,与其汇于淮安府的京杭大运河,随时面临着运输瘫痪的风险,很有可能阻断南方钱粮物资进入北京。但摆在江河日下的清政府面前的,是比黄河决堤更为棘手的问题——太平天国。
▲ 江苏盐城滨海县的古黄河入海口。滨海县由黄河改道泥沙淤积成陆,地处淮河出海门户。图/视觉中国
就在几个月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九江大败曾国藩湘军水师;秦日纲、韦俊、陈玉成击破湖广总督杨霈军于湖北广济,霈败走蕲州;三占武昌、雉河集会盟,其北伐军先锋甚至进逼北京,势如破竹。
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拿不出多余的精力、财力和人力治理黄河,只得听天由命。于是当年8月1日,黄河摆尾,”自开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北流,漫经豫、鲁两省各州县,至山东张秋镇穿运,夺大清河至利津县入渤海。”
▲ 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境内的黄河入海口,是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的。图/视觉中国
黄河就这样生生在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完成了由南至北的转移,“村落被冲,瞬成泽国,极目所至浩淼无涯;灾民皆散处山麓高原,搭盖窝棚,暂为栖止;济南、武定两府如历城、章丘等州县多陷巨浸之中,人口死者不可胜计”。
所谓沧海桑田,不过一夜之间,黄河下游就这样,伴随着血泪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再次涌入渤海。
但灾难并未就此画下句点。洪水退去后,良田被淤积的泥沙覆盖,沙化严重,对人多地少、又是农业大省的山东而言,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 黄沙滚滚的景象,在黄河流域比比皆是。摄影/李琼
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把目光投向一海之隔的黑土地,迈开了闯关东的脚步。
尽管政府命令禁止,但就算是“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哪怕背井离乡受人轻视,抱着“回家也是死,在这里还能活”的信念,于战乱和水患双重打击下的山东破产农民,最终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 大量山东劳工、幸存下来的和陆续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在吉林松岭安家落户,形成了山东屯。图/视觉中国
走出来的人找到了活路,那些在黄泛区的留守者,面对土地的沙化、盐场的没落、大运河漕运消停带来的劫难,丝毫看不到母亲河的温柔。
而失去母亲河的苏北也由原先“借黄河漕运发展而来的富庶之地”变得灾荒频发,与海运河运齐头并进的苏南,差距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也没能逆风翻盘。
黄河泥沙的来源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黄河上游河口镇断面平均含沙量近6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42亿吨,仅占全河输沙总量的8.7%。
▲ 壶口瀑布。摄影/鸽子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每遇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通过千沟万壑汇人黄河。黄河泥沙来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以下三大片地区,其输沙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均大于10000吨:一是河口镇至延水关之间两岸的支流;二是无定河的支流红柳河、芦河、大理河,以及清涧河、延水、北洛河和泾河支流马莲河等河的河源区(即广义的白于山河源区);三是渭河上游北岸支流葫芦河中下游和散渡河地区(即六盘山河源区)。
黄河主要支流中,多年平均来沙量超过1.0亿吨的有4条,其中来沙量最多的是泾河,年平均来沙量高达2.62亿吨,占全河来沙量的16.1%;无定河年平均来沙量2.12亿吨,占13.0%;渭河(咸阳站)年平均来沙量1.86亿吨,占11.4%;窟野河年平均来沙量1.36亿吨,占8.4%。
流域内各省区以陕西省来沙量最多,约占全河沙量的41.7%;甘肃省次之,占25.4%;山西省占17.3%,居第三位。
▲ 回到黄河源头地区,看到湖泊星罗密布的星宿海,人们会记住黄河最本初的模样吗?
黄河不仅泥沙来源比较集中,而且具有“水沙异源”的显著特点。河口镇以上黄河上游地区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1.3%,来沙量仅占全河总沙量的8.7%,而来水量却占全河总水量的54%,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区;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域面积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14.9%,来水量仅占14%,而来沙量却占55%,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龙门至潼关区间流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24.2%,来水量占22%,来沙量占34%;三门峡以下的洛河、沁河来水量占10%,来沙量仅占2%。
黄河泥沙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衡,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如多泥沙的1933年,陕县来沙量达39.1亿吨,为多年平均值的2.4倍;少沙的1928年,为4.88亿吨,仅为多年平均值的30qo;多沙和少沙年相比,前者为后者的7倍。一些支流年输沙量悬殊更大,如泾河张家山站最大年(1933年)为11.7亿吨,最小年(1972年)为0.32亿吨,前者为后者的36倍;窟野河温家川站,最大年(1956年)为3.03亿吨,最小年(1965年)为0.053亿吨,前者为后者的56倍。
▲ 小浪底水库给了下游河床强烈的冲刷,淤泥洪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槽过洪能力迅速增大。
在一年之内,80%以上的泥沙来自汛期。兰州及河口镇7~10月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85.8%及81.O%;龙门、三门峡站分别达到89.7%和90.7%。汛期泥沙又常常集中于几场暴雨洪水中,如三门峡站洪水期最大5天的沙量,平均占年沙量的19%,个别年份可占到31.1%;中游的支流则更为集中,如无定河川口站汛期最大5天的沙量,占全年沙量的42.2%,窟野河温家川站则占到72.2%。干流汛期含沙量一般比非汛期高3~4倍以上,如龙门站汛期平均含沙量为52.2公斤每立方米,而非汛期只有11.5公斤每立方米,汛期为非汛期的3.5倍,支流的泥沙倍比更为悬殊。
无论发生什么,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无论她给我们的是荣光还是灾难,我们都在试图寻找与她的最佳相处模式。
文章来源于网络 。本文仅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如不慎侵权请联系矿小云。感谢理解~~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