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宝玉则风光。 (网络图片)
从西宁出发,近3000公里的行程,途经青海7市州、17县……6月20日至28日,来自两岸20多家媒体的30多人感受如诗如画的大美青海,更感动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民的勤劳坚韧。
此次是由全国台联组织的2019两岸记者青海行。6月底,正是湟鱼在当地河流中产卵的洄游季。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河畔,两岸记者目睹成千上万的湟鱼逆流而上。湍急水流中,它们奋勇跃过一级级台阶。
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人们大量捕捞湟鱼,湟鱼成为濒危物种。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省政府封湖育鱼,刚察县政府将沙柳河拦河坝改建成21级台阶,以便它们洄游。台湾资深媒体人任以芳特别以湟鱼为题做了直播。她说,20年前她随家人到青海,对湟鱼有很深的印象。“他们和我讲,湟鱼每年才长一两,长大很不容易。当时我觉得生长那么慢,如果再吃它,说不定有一天就灭绝了。没想到,这次听说当地政府禁止捕捞,当地藏民也自发保护。政府为辅助湟鱼平顺产卵、繁衍子孙,还修建了层层渔梯。我很感动。”
果洛藏族自治州。年宝玉则意为“勇武的松耳石峰”,海拔5300多米,常年积雪。雪山之下,两岸记者造访的仙女湖湖水澄澈如镜,6月,满山坡的格桑花将草原点染得一片金黄,美如仙境。
镜头前,50岁的尼玛介绍,作为久治县1300多名护林员中的一员,他每天早上放完羊,就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清理白色垃圾,巡视草场,禁止私自采挖。
“木栈道都拆掉了,以前向湖中抛撒供品的宗教祈福仪式也停止了。”左拥军说。他是久治县索乎日麻乡党委书记,也是仙女湖的“湖长”。
久治县副县长扎旦说,2018年4月年保玉则景区关停,并为每块土地、湖泊设立了生态保护员,动员全县力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同样在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清澈如玉。台湾亚太新闻网记者梁昭玉感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当地政府愿意牺牲旅游业产值,永续保存生态环境资源,此举令人感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两岸记者的最后一站是玉树藏族自治州。2010年玉树遭遇7.1级强震,然而,从海拔3700米的当代山顶俯瞰玉树,扎曲河、巴曲河交错间,是一座错落有致、生机勃勃的城市。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表示,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藏式房屋,想到在高原运送物资之艰难,玉树能如此快速地重建整个城市非常不容易。她表示:“和当地人深聊,发现他们和我们这些没有经过大地震大灾难的人,对于生死的态度有很多不同。他们更珍惜当下,对于山水天地充满尊敬,这让我很是敬佩。”
在抗震救灾纪念馆,年轻的中新社记者王捷先看到震前震后的图片后说:“今天的玉树更加整洁,房屋抗震标准也明显提高。”他深深地记住一句话:“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痛苦也是希望。”“多难兴邦,美丽的新玉树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见证。”
走过1/3的青海,梁昭玉一路都在拍、都在看。细心的她发现:“高速路四通八达,ETC很普及,地方基础建设也都非常完善。而且,很多地方在‘种电’,我看到很多太阳能发电面板……相信不出三五年,青海一定有更多让人刮目相看的新风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