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作者:掌上西宁 时间:2019-09-07 11:44:26 浏览量: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青海一分钟

巍巍昆仑山,滔滔三江源。青海湖水倒映着这片热土的宁静祥和,草原牧歌满载着各族人民的热情豪迈,“中华水塔”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青藏铁路连通着世界与未来。

一分钟,23名游客领略茶卡盐湖的魅力。一分钟,4名游客在门源观赏油菜花海。一分钟, 76名游客领略青海的迷人风采。

一分钟,三江源10.7万立方米水奔流入江。一分钟,250斤青稞原酒飘香出炉。一分钟,生产牛羊肉486公斤。

一分钟,可可西里巡护员巡山166米。一分钟,青藏铁路格拉段列车前进1600米。一分钟,10份青海特产邮递到千家万户。

一分钟,盐湖化工生产钾肥10吨。一分钟,太阳能光伏发电2.15万千瓦时。一分钟,投入资金1.16万元保护绿水青山。

一分钟,聆听天籁之音。一分钟,品尝特色美食。一分钟,体验心灵之旅。

一分钟,领略民俗风情。一分钟,感受江河奔流。一分钟,走进大美青海。(图文来源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10月20日,《青海一分钟》微视频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并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当日下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这里是青海!》,再次引发微信朋友圈转发热潮。

此次播出的《青海一分钟》记录青海在一分钟时间内的变化,为人们了解青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伴随着音乐字幕,昆仑山、三江源、茶卡盐湖等青海美景出现在视频中,让观者能深刻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青海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领略到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

该视频自20日早间7时13分推出之后,短短30分钟内,阅读量便突破10万+。至晚9时,该条微视频点赞超5000人次。当日,包括青海日报在内的多家公众号也对此条推送进行了转载,无数网民在转发之时,写下了对青海的祝福。

下午4时8分,人民日报官微又以《这里是青海!》为题,图文并茂推介青海,引发新一轮转发点赞热潮。截止目前,该推文阅读量已达10万+,点赞总数达9306次,留言近40条。

网友赵昕:“魅力青海,美不胜收。我为你点赞。”

网友宋嘉禾:“大美青海,美丽夏都,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江南烟雨楼,有丹霞地貌,有瓜果蔬菜之乡,有勤劳善良的各族儿女,美丽的青海欢迎八方来客。”

网友金贞菇:“我是青海人,我骄傲。”

网友田琦:“青海真的很美很美,有机会还要再去一次。”

网友老王:“魅力青海,滔滔三江源。”

网友daisy黛:“真好,此刻就在大青海。”

网友1:“研究生已经报了青海大学。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给我一种魂牵梦绕的感觉。希望自己可以考过去,看看住在那里我梦里的青海是不是会有新样子。”

网友海云:“南方的孩子第一次来到青海真的被震撼到了,大自然是最伟大的画家。”

网友西伯利亚狼:“一直想去,还没有去到的地方。”

网友榴莲妹儿:“很美!希望我的蜜月旅行可以去青海。”

网友念去去千里烟波:“为了寻找爸爸的足迹,来到了青海,民风淳朴,风景迤逦,看到爸爸相片里塔尔寺泪流满面……”

网友漫步人生路:“青海独特的风格是北方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的发展也如同赤兔在青藏高原留下了矫健的步伐,也随之感受到了这个时代馈赠我们最好的法宝精华。时代的发展离不开聚宝盆的供给,今天的发展更离不开每一位在这高海拔默默付出的工作者。我是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我为我可爱繁荣发展的家乡感到骄傲,也希望父老乡亲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感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友徐小王:“因为老公在青海当过兵,青海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此我对青海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大美青海。”

网友亚瑟王:“今年夏天带老婆孩子刚去过,青海处处都是风景,真漂亮。”

网友半月谈教育书记-朱老师:“大学就是在青海民大上的!青海的自然风光和美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都是青春的回忆。”

网友火力全开的杨晖:“在外求学,看到关于家乡的点滴,不禁热泪盈眶。”

网友赵峰^:“有幸在柴达木盆地待过10年,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遥远的地方。”

网友田园:“刚从青海回来,真的是美不胜收。”

网友慕柳:“青海已经连着4年每年都去,天然的美无法拒绝。”

网友薯蛋蛋:“大美青海我美丽的故乡。为你骄傲,永远赞你。”

网友虎王(盛容):“活力青海,还看今朝。”(作者:邢曼玉)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人民日报微视频《青海一分钟》刷爆朋友圈

这里是青海!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处内陆却名中带“海”,高山巍峨,湖水潋滟,草原辽阔,白云悠然。

在这里,清洁能源供电创世界纪录,生态保护卓有成效,脱贫攻坚如火如荼。

名山大川 大美青海

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青海的大山,少了几分秀气,它们苍茫雄浑、气势巍峨,豪气冲云天。

峰外多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昆仑山以其绵亘不绝的姿态,巍峨磅礴的气势,被称为“万山之祖”“万神之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走进祁连山,就不由得想起胡笳、狼烟、战场,想到那些家国情怀的慷慨悲歌。

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世上也很难再找出三条这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如此之近,血脉相连。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奔涌,长江总水量的1.8%,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源源不断来自“中华水塔”三江源。

在众多大山之间,散落着许多如宝石般的湖泊,其中最大的一颗蓝宝石,就是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的“海”因它得名,烟波浩渺、蔚蓝无边,湖水在阳光照耀下,从黛绿到浅蓝变幻着多种颜色。

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青海湖更是美不胜收,最纯粹的蓝,最艳丽的黄,水天一色的天际线,白云以一种怒放的姿态,肆意翻滚。

夹在雪山之间的茶卡盐湖,洁白如雪,如同“天空之镜”,在这里,天是湖的一部分,湖又是天的补充,置身其中,如梦似幻。

日月山在云的催动下舞动着斑斓,藏羚羊在宁静美丽的可可西里,肆意奔跑,形状各异的巨大土丘,矗立在水上雅丹,如同巨舸驶向远方。

在青海,每一处都美得,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艺术之乡 七彩青海

在蛮荒色彩还未褪去的五千年前,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这里,当时,它印在彩陶的花纹上。

唐代,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从这经过,带来了工匠、艺人、书籍,影响了青海的经济、文化发展。著名的唐蕃古道,近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这是一条联通了,我国西南友好邻邦的官驿达道,更是一条承载了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

千百年过去了,至今在古道经过的地方,还遗留着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两位公主,一条古道,绵延几千里,传颂上千年。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青海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之一,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在此并存融合,汉、藏、蒙、回、土、撒拉等族和谐相处。

在青海,方言自成一家。有一种速度叫撒展,有一种厉害叫砝码,有一种灵活叫花泛,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不管男女老少,讲话都带着一股爽利之气,纵情马背、肆意驰骋,这是他们的豪爽和洒脱。

在青海,有一种画叫唐卡。热贡艺术的唐卡,色彩鲜艳,历经百年而不褪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青海人对美的追求,就藏在一幅幅唐卡之中。

在青海,有一种民歌叫“花儿”。纯净悠扬的歌声,唱的是青海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在青海,没有什么事,是一首花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唱两首。

在青海,还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青海人的一天,往往从一碗杂碎汤开始,结束于一杯醇香的青稞酒,这种惬意,就像是生活对青海人特别的馈赠,藏着青海人的豪爽、热情。

绿色发展 活力青海

50多年前,青海曾作为两弹基地,“两弹一星”精神,是这里的一座不朽丰碑。

40多年来,工业经济规模增长51.6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83倍,就业人数增长近2.3倍,对外贸易额增长近70倍。改革开放让青海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有一种速度,叫青海速度。 40年间,青海共建高速公路3900公里,高寒高海拔的难度,阻挡不住青海人破山开路的决心。

有一种能源,叫青海能源。这里的清洁能源极为丰富,太阳能装机961万千瓦,风电装机247万千瓦,这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带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

有一种贡献,叫青海贡献。在严格的生态保护下,“中华水塔”生机重现,三江源保持纯净本色,承载起上下游一脉相承的文化情感。

在青海,土地离天空和白云很近,你可以看天、转湖,仰望星辰,等待日出,也可以感受,昆仑山口的风有多劲,格桑花开时有多美。

在这块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老神奇的人文魅力,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创新开放的时代元素,应时而动,蓄势而发。大美青海,还看今朝。(图文来源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青海日报)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