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想着养更多的牛羊;现在,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守护咱们的草山、河流和这美丽的黄河源头……”
说这话的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畔的藏族牧民唐吉。每一天,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的红色袖章,骑着摩托车驰骋在黄河源头扎陵湖边进行巡护是他最开心的事情,而生态管护员也是他最骄傲的身份。
年近40岁的唐吉,现在一家3口人,生活在扎陵湖乡多涌村。近几年来,每当有游人或记者来访时,他总是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个不停。
唐吉面对采访总是从小时候讲起——以前,这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河流湖泊众多,记得小时候,我骑着马跟随父母放牧,草可以蹭到马肚子、马靴,那时这里处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唐吉介绍着,玛多县从1980年起连续三年是全国首富县,是何等的荣耀……接着便眉头皱起,情节急转直下,叹息地讲到:后来,持续干旱致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再加上采砂金等人为的破坏,曾经肥美辽阔的扎陵湖草原,碧水蓝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裸露黑土地黄沙飞扬,湖泊溪流大面积干旱断流,草场退化的速度让人猝不及防。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2012年,知道日子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有一天,唐吉家族召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而这次会议来的人还有村里附近的牧户。原来大家早早就“互通了消息”,几十户牧户代表围坐在唐吉家帐篷前开始商议“今后的路”。
你一言我一语的小会议开起来了,原本唐吉打算说服大家卖掉自家的一部分牛羊,合资去县城做点小生意,却因为意见分歧不欢而散。就在大伙都陷入焦虑的时候,去县里开会的乡长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听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招募生态管护员的消息,唐吉立刻骑着摩托车到乡上,将一份申请书交了上去。通过申请、审核、上报、公示、培训一系列流程后,唐吉成为了全县第一批生态管护员。
从那天起,牛羊送到了合作社,“生态管护员”的红色袖章成了他最喜欢的颜色,巡护的“日常作业”让他乐此不疲。
唐吉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玛多县副县长、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副主任甘学斌接上唐吉话说,像唐吉这样从牧民转型升级成“生态管护员”的人全县有2167名,他们用行动保护着黄河源头。
甘学斌介绍,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通过政府和牧民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相继成立了3个管护站、 19个村级管护队、123个管护分队,“点线面”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成型,黄河源头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有效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得以遏制,水资源量、草地覆盖面积、生物多样性均持续增加。而像唐吉一样的许多牧民群众梦寐以求、长满青草的家乡也开始慢慢回归。
甘学斌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环境,玛多县各族干部群众也热爱自己的家园,如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玛多‘山水草林湖’的守护者。今后,玛多县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组成守护黄河源头生态大家庭。”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