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2017年12月2日,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目的地”,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自治州的河南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堪称“亚洲第一,青海最美”。
黄南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热贡艺术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大型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路线推荐
第一站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郭么日古堡——保安铁城山— —隆务老城区— —热贡艺术馆— —秀关寺— —修关神洞——吴屯寺— —年都乎寺— —阿米夏琼山
第二站
智合寺——昂拉千户庄园——麦秀国家森林公园
第三站
和日寺——多杰宗寺院——和日石经墙——人文景观
第四站
拉卡寺——曲格寺——香扎寺——仙女洞——吉岗山野生动物观赏——草原风光旅游景点——黄河大峡谷风景区——李恰如山风景区——民族风情
1 第一站景点介绍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是丹霞地貌,森林植被、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及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
坎布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复兴基地,是藏传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两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瑶池仙境由20余个塔状峰林组成,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塔尖向西北方向偏离,致使塔林东南侧下陡上缓,这是区内丹霞峰林普遍的形态特征。
擎天一柱高35米,西北面较光滑,东南面凹凸不平,泥钙质层形成凹槽,铁、硅质层形成凸檐,这是雨水冲刷留下的痕迹。其下方仍残留有峰林形成过程中的陡倾角裂隙。
点将台由第三系中新统中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构成。由于其抗风化剥蚀能力较低,雨水顺层状山体裂隙冲蚀、溶蚀形成单体较小的呈台阶状峰林地貌及形象个体,如人、如兽,其底座呈屏风状。
佛手指天是由单个塔峰沿垂直裂隙继续垮塌、淋蚀,构成紧密相靠的参差之貌,形似佛手而得名。
塔峰林立区内主要峰林地貌类型,其塔尖微向东南方向偏移。原因是这里的岩层倾向西北,倾角512度,雨水淋溶及面蚀速率西北侧最快,故塔尖向东南侧偏移。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
阿琼南宗寺是青海地区古老的宁玛派寺院。寺院处在坎布拉林区深处,周围群峰突起,山势峭拔,林木苍翠,泉水淙淙,是青海省著名的风景区。寺院东北隔一条溪,矗立着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峰北有石阶山径可通顶。山径多从悬崖中直上直下,犹如云梯,十分险峻。
南宗扎寺亦称“色扎寺”,在今坎布拉乡西面的南宗林区,初为宁玛派僧人的闭关静房,后逐渐形成一座小寺,与南宗尼姑寺、阿琼南宗桑俄合丹吉林寺等属同一系统,均为古浪仓活佛所辖宁玛派寺院。
尕布寺藏语称“南宗扎西南杰林”,意为“南宗吉祥尊胜洲”。位于今坎布拉乡南4公里的南宗沟,在南宗尼姑寺上部的南宗峰东侧,为拉莫德千寺所属格鲁派寺院。
郭么日古堡位于同仁县城北8公里,是热贡历史文化名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古城堡城墙为夯土板筑,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80米,高为11米,根基厚为4米,开东、西、南三门,其中东门为正门以红铜铸造。
保安铁城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是青海唯一的一座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藏、汉、土、回、撒拉、保安、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区。
隆务老城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隆务河北岸一级阶地,城区干净、整齐、紧凑。是西藏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会地,各种文化曾在这里冲突、渗透、交流、吸收。
热贡艺术馆始建于1982年,1985年6月成立了“黄南州热贡艺术馆”“黄南州热贡艺术研究所”,是青海省唯一的藏画研究机构。
秀关寺藏语称“秀关德钦却吉颇章”(秀关寺大乐法殿)或“扎西宗(吉祥寨),意为“晶寺”,得名于寺院所在山体多晶体岩石。
修关神洞位于同仁县城东北38公里处双朋西乡环主村秀关寺后山。此处山势陡峭,有一岩洞,谓之“仙人洞”,名列同仁“八大神洞”之首。相传,凡进入此洞者,通过聆听诵经念佛等千奇百怪的自然灵异之声,可知为人善恶及因果报应。故成为周边地区信教群众朝拜的神洞。洞内垂直深度约200米,洞内有大量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钟乳石、水晶石等,是避暑、旅游、探险胜地之一。
吴屯寺分上、下两寺。吴屯上庄寺、年都乎寺、郭麻日寺、保安镇的卧科寺等并称“隆务四寨子寺”,吴屯上下寺是青海省留存珍贵文物较多的寺院之一。吴屯上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的附属寺。寺院内有距今200多年的大经堂、宗喀巴殿等,属格鲁派。吴屯上寺被誉为“热贡艺术学校”,这里的僧人擅长绘画、泥塑、雕刻,曾产生过诸多名家高手。殿内珍藏有释尊头发、法贤佛牙、宗喀巴大师灵骨、各种规格不一的塑像、间唐、浮雕以及《甘珠尔》经卷等珍贵文物。吴屯下寺属宁玛派小寺院,后人称为“玛贡娘哇”,意为“古老的母寺”。
年都乎寺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除了独占鳌头的大型精美的壁画、堆绣外,还有不少宗教文物弥足珍贵。
根敦群培故居:故居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土木结构,典型的藏族民居风格。故居内留藏有群培先生的许多著作及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是同仁县著名的人文旅游景点之一。
阿米夏琼山被藏区群众信奉为“神山”。峰顶常年积雪,川壑环拱,山势陡峭,最高海拔4767米。盛夏季节,山脚下溪水淙淙、苍翠欲滴,峰顶却是白雪皑皑、山舞银蛇,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呈现在游人眼中,形成特殊的自然奇观。当地群众每年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山神活动,偶有藏传佛教密宗高僧在此闭关修行。
2 第二站景点介绍
智合寺始建于元代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智合寺,亦称“金刚崖寺”,被誉为“青藏高原莫高窟”。金刚崖上的天然佛像,仪态万千,颇具神韵,既有宗教神秘感,又充满人间情趣,远远望去,一个诸神众佛的大千世界呈现在天地之间。智合寺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是农历四月初九至十五日的祝愿法会,届时附近的信教群众聚集在寺院附近。
昂拉千户庄园始建于公元1947年,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蕃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蕃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园式项谦继位后新建的,是目前青海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式庄园之一。
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是原始森林自然风景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区内群峰叠翠,林海苍茫,流水清澈,鸟语花香。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枝头挂金,冬天玉树银花,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胜地。
3 第三站景点介绍
和日寺亦称\"切更寺、\"切更尔寺\",藏语称\"和日贡特却扎西林\",意为\"和日妙乘吉祥洲\"。该寺为宁玛派寺院,早年为帐房寺。和日寺的藏戏和石经墙闻名遐迩。藏戏以《松赞干布》最为出名。石经墙高3米,长200多米,全由刻有经文的石板砌成。经文内容主要为《甘珠尔》、《丹珠尔》和《大般若经》,约2亿字。经石上并镌刻有大小佛像、图案、佛教故事画等2000余幅,字体清晰工整,绘画精美舒展,皆为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品,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
多杰宗寺院又名官秀寺,寺院总面积约36860平方米,有各种佛经文史资料及银质大持金刚、响铜制成的文殊像、传说文殊佛向墀甘仓活佛显身时赐给的自响白海螺、蓝宝石、珊瑚等贵重宗教物品近百种。
和日石经墙宽3米,长200米、由刻着经文、图案的石片磊砌而成,石片约达3000立方米,字数约20多亿,佛像、图案、风情、人物等石雕品达5000余尊。
人文景观:在泽库县城西约65公里处的和日寺院背面山上,有四处大型石经墙,中间主体石经墙位于寺院大经堂的右面,长165米,宽2米,高1.1米,所刻经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从书《甘珠尔》大藏经,约有3870多万字;经墩东面40米处又有一组石经墙,所刻经文为《塔哆》共刻了108篇。此外,在主体石经墙以西约120米处另有一处石经墙,长15米,宽1.3米至1.5米,高1.2米,所刻经文共有17种。属经书史上一大奇观。
4 第四站景点介绍
拉卡寺全称“拉卡嘎丹夏智布达吉林”意为“拉卡俱喜讲修兴旺洲”,由第五世拉卡活佛罗桑索南嘉措创建于1924年。寺院坐北朝南,背靠优干山,面临泽曲河,周围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四季皆宜的优良牧场,有典型的草原风光。
曲格寺原名“曲格桑昂曲索朗”,后改名为“曲格扎西曲朗”,意为“曲格吉祥法寨”,位于宁木特浪琴山下。寺院坐北朝南,泽曲河流经寺前,河流两岸草场平坦,水草丰茂,风光宜人。
香扎寺原名德隆寺,全称“香扎贡扎西勒奇”,意为“香扎吉祥乐善汇集洲”。寺院北依吉岗,南临黄河,寺近有黄河古渡口,通往甘肃省玛曲县欧拉草原。寺址地气候温暖,草原开阔,水草丰茂,风光壮美。
仙女洞:仙女湖北面吉岗山麓,有51个天然溶洞,其中尼康沟里,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大溶洞,幽深奇妙,神秘莫名,群众称为仙人洞。其洞的深度尚未深知,已探知的深度为1500米。可称“青海第一洞”。进洞20多米,便有一处东西长45米、南北宽40米、35米可容数百人的大洞,似可视为门庭。大洞周围另有三个旁洞,其中两个互相通连,大约长100米。洞内又有许多小洞,形成了洞内有洞,大小通连的奇特景观。洞内幽暗,景状各异,有的宛如宫室、有的则如拱帐。过“门庭”后仍很幽深,至今尚未探明深度。在一段长约200多米的蜿蜒曲折的洞罅后面有一宽大洞室,即为中厅。经过后厅200米,便到达龙王厅、龙王厅内有地下湖和龙女池。
吉岗山野生动物观赏在圣湖南面不远处,在群众自发保护下,濒临绝种的石羊、白唇鹿、麝香等野生动物又在这里繁衍生息起来,群体日渐壮大,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草原风光旅游景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河南县有天然草场9847万亩,是青海著名的天然优质草场之一;其二,正值内地炎热难当的盛夏季节,这里却是野花飘香、百鸟争鸣的晚春季节,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为10℃),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其三,这里是纯牧业县,无任何工业污染,只要到这里,才会领略到天蓝、水清、空气新鲜的草原风光;其四,古老的蒙羊种“欧拉羊”;被誉为“雪域之舟”的牦牛,闻名遐迩的河曲马,更为这片草原增添了亮丽的景点。
黄河大峡谷风景区位于河南县宁木特乡的黄河大峡谷全长30公里,两岸高山耸立,在陡峭的石壁上有许多天然岩洞,对这些岩洞人们有许多神秘的传说,如本教的藏经地,此事已证实;古董存放处,有恐龙化石等,另外,曲曲折折的黄河大峡谷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观之心旷神怡,豪气顿生。
李恰如山风景区河南县境内有历史名山西倾山,该山在《北史吐谷浑》、《水经注》、《大清一统志》中均有记载。李恰如山是巍巍西倾山山脉的一大支脉,被誉为“不冻河”的黄河一级支流洮河便发源于这里。在洮河的发源地有108眼清泉、泉水溢而漫流,流而成溪,溪汇成河,清澈碧绿的洮河在李恰如山山谷中汹涌奔腾,在穿过虎头峰、狮头峰、熊头峰三峰鼎立的峡谷时,有的地方水流仅有二三米宽,水流湍急,两岸山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这里生长繁衍,随处可见。李恰如山天池坐落在石山环绕之中,池面约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绿,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鹤、鹭鸶等珍禽来这里栖息,池边石崖上雪莲、当参等药用植物比比皆是。
民族风情蒙古族是一个有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河南牧区的蒙古族居住在圆形的蒙古包里。这种蒙古包,是由桦木制成的可以折叠的支架和木制的圆形围架穿连而成,四周及顶端裹以白羊毛毡,用精致的绳带缚定。在毛毡门帘周边镶以青布做的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云纹花边,显得素雅,美观大方。蒙古包具有便于搬迁和抗御烈日风寒,冬暖夏凉,适宜 游牧生活的特点。蒙古包正中上方设佛龛,两侧放置箱笼、衣物、粮食等物,覆以华丽的棉织或丝织壁毯。中央垒有锅灶,周围铺着地毯、 毛毡,坐时长者居正上方,客人及男人居左侧,妇孺居右侧,包内陈设颇有条理,给人以素雅大方之感。蒙古族同胞与马有着不解之缘,牧区的蒙古族同胞一生几乎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文章来源:青海文化旅游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