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

作者:祁连之声 时间:2019-07-06 09:57:45 浏览量: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

​2017年以来,祁连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员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采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祁连蓝天常在、青山常存、绿水长流,使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民生福祉。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祁连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作用,实施旅游兴县战略,通过开展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环湖赛、全国露营大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带动旅游服务行业协调发展。至目前,县域内具有一定接待规模的宾馆达124家,其中星级宾馆15家,共发展农牧家乐108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30家,全县接待床位达13600余张。2017年,祁连旅游文化跨越式的发展,共接待游客200.7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14亿元,同比增长19.4%、49.8%。积极打造有机、绿色等农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脱贫产业链条,借助实体店、电商等平台,把祁连藏绣、牛羊肉、奶制品、羊皮画、祁连碧玉等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到省内外,让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切实增加农牧民人均收入,使全县各族群众真正共享了改革成果。2017年,河东、黄草沟、达玉、大浪、老日根、多隆等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963.764万元,使675户2178余人切实受益。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改变以往GDP论“论英雄”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检查督促力度,细化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先后实施八宝河廊道治理、国土绿化、黑土滩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山水林田湖等项目工程,全面建设天蓝、山青、水绿、岸美的美丽祁连。积极创新探索河长、巡长、警长为代表的“三长联护”制度,将全县森林资源按照营林区划分为11个网格,配备巡护警力、林场职工、生态管护人员共计1437人实行分片管护。确定54名省州县乡村级五级河(水库)长,设立21个省州县乡级河道公示牌,剩余村级河道公示牌力争2018年全部设立完成,明确河道管理责任人,落实全县150条河道监管职责。通过万亩造林、生态基流等远程监控系统,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整治活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村入户、宣传动员等有效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自觉响应政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加强土地、水、生物、矿产等资源保护,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这种部门协调联治、全民参与群治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系,形成了人人参与生态管护,绿色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至目前,累计刊发视频、文字、图片、生态知识问答、环保法律法规、自媒体自采自编原创新闻稿等共计270余篇(条、幅),发放《倡议书》《致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等宣传资料15700份,有效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法治观念。 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蓝天常在 青山常存 绿水长流——良好生态成为祁连民生福祉


相关游记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