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作者:新华融媒健康汇 时间:2019-07-17 12:17:47 浏览量:

小编今天介绍东乡族等五个民族的服饰、饮食文化:

东乡族:东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3805。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服饰: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烟荷包。妇女多穿圆领、大襟、宽袖的绣花上装。下穿套裤,裤筒后面开小衩,裤筒、裤脚有镶或绣的花边。喜庆节日则穿绣花裙,绣花鞋。男子戴平顶无檐白、黑软帽。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头发的丝绸盖头。少女和新婚者戴绿色,婚后及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妇女戴白色。妇女的首饰以银制耳环及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东乡族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其服饰必然会受到多种来源的影响。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服饰有相似之处。服饰的变化往往十分明显。如\"盖头\"的颜色是区分东乡族妇女年龄以及婚否的重要标志。

饮食文化:东乡族的手抓羊肉,东乡手抓羊的品质是关键,这头道工序就是“舍饲”和选羊。东乡的本地羊吃的是高山深沟野生野长的百草野菜,喝的是从太子山怀抱泉眼里流出来的天然矿泉水,听的是豪情飞扬或缠绵动听的东乡“花儿”。东乡族的特色饮食是本民族饮食文化的中的奇葩。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若是家中来了贵客,那更要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重视。除了上好茶叶外,还要配上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喝起来苦中有甜,甜中带酸。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东乡族聚居地——东乡族自治县,耕地多为山旱地,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为主。东乡族的饮食都离不开这些农作物,尤其是面类食品在日常饮食中占有主要地位。东乡族面食及其制作方式多源自中亚,历史悠久。油香的具体做法如下:取面摊薄,打入一两个鸡蛋,放上几小勺白糖,用手和好后,倒上发好的蓬松酵面,撒上擀细了的碱面,用菜刀剁匀剁碎,再双手配合轻揉慢压做成条状,揪成大小均匀的若干个剂子。这边炉子上的水开了,那边灶上锅里的油也滚烫了。把剂子团成圆圈,用擀面杖擀薄擀圆。厚薄大小一样,用刀在正中切一个或两个细长口子,顺锅沿溜下油锅,锅内热油冒泡,顿时清香四溢,稍顷用筷子轻轻翻转,让油香把油拉透拉匀,再捞出来盛在盘中,金黄酥脆,外焦里嫩,香味扑鼻。咬上一口,顿时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油面和三锅台是众多东乡族饮食中的特色美食,是东乡族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同时也是东乡族文化的标志。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服饰: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饮食文化:纳西族的饮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景颇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盈江县、潞西县、瑞丽县和畹町市。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片马、岗房、古浪及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也有少量分布。只顾族有“景颇”、“载瓦”、“浪峨”(浪速)、“喇期”(茶山)等支系,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有景颇和载瓦两种主要方言。

景颇族先民很早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通过大量口头文学反映人类征跟自然,传播生产知识,表现人类智慧以及颂扬开发自然和驯服野兽的英雄事迹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服饰: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竹筒裙是景颇族的传统服饰。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饮食文化:以大米为主食,辅之以玉米、小米、荞麦、洋芋等。副食中有各类蔬菜、豆类和肉类。酸笋和辣椒是景颇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景颇族极喜欢引用自制的“啤冈”(水酒)和“知如”(烧酒)。景颇族十分好客,有客人来,会以“啤冈”、鸡粥、烧鸡肉款待。嚼烟也是景颇族表示相互友好、尊重、理解的象征之一。

景颇族生性喜辣、苦,而景颇的菜肴是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一支奇葩,景颇菜中的八大名菜有舂菜、焖菜、拌菜、烧烤、鬼鸡、撒苤、竹筒、煮菜系列。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景颇人常说:“舂筒不响,吃饭不香。”来到景颇山寨就知道,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舂筒,每顿饭都有舂菜。做菜工具为大龙竹根部一节制成大竹筒、备木棒一根,将各种蔬菜与调料放入筒内,用木棒舂碎即可食用,调料中景颇豆豉是不可少的。 野菜、野果、瓜、豆、干巴、干鱼、虾等都可以做舂菜的原料,以豆豉、大蒜、葱、姜、辣椒、芝麻、花生、核桃等做佐料,佐料越齐全,味道越美。舂菜原料一般都可以生吃,如果加鱼肉、虾、黄鳝等肉类,则要先用火烤熟。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汉文史籍首先著录柯尔克孜先民的是《史记》,称之为“鬲昆”。后来的史书又作“隔昆”。关于柯尔克孜族的起源,中外史籍和柯尔克孜族的传说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柯尔克孜族源出古代民族,但不等同于古代民族。今天的柯尔克孜族乃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服饰:和他们居住的环境,已经当地的气候是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的。因为是生活在草原的一个民族,除了拥有非常开朗的个性,服饰也会非常的和草原有一些联系,比如像是羊皮或者是一些动物的皮制作而成的大衣。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柯尔克孜人服饰的式样及取材,受经济生活的影响,穿着多取自牲畜的皮毛,这样既可御

柯尔克孜族未婚女子头戴红色金丝绒圆顶小花帽或用水獭、旱獭皮做的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红色大圆顶帽,身穿连衣裙或长裙,裙外罩坎肩。中老年妇女多披白色长头巾、身穿蓝、黑色上衣和大衣。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这些坎肩前胸和衣边部绣有花纹图案,缀有各种金属饰物。老年人的坎肩只是为了取暖,一般以羊羔皮做成。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柯尔克孜族最典型而又最普遍的是一年四季常戴的、用羊毛毡制作的白毡帽(柯尔克孜族语称卡勒帕克)。这种白毡帽是从服饰上识别柯尔克孜族最鲜明的标志,柯尔克孜人非常珍惜它,将其奉为“圣帽”。平日不用时,把它挂在高处或放在被褥、枕头等上面,不能随便抛扔,更不能用脚踩踏,也不能用它来开玩笑。

饮食文化: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肉制品和奶制品,也喜欢吃圆白菜、洋葱(皮牙子)、土豆等。日常饮料是山羊奶和酸奶,还喜欢喝煮沸以后加奶、加盐的茯茶。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喝的是牛奶羊奶,吃的是牛、羊、马、骆驼肉,也吃米食和面食。制做面食时,没有案板,而是用皮子制成的擀面布。他们还把做好的酥油都存放在宰杀后经过加工的牛胃、羊胃里。碗、勺等餐具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再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柯尔克孜人的日常饮食还有馕、锅贴、库依玛克(油馕)、包尔沙克(油炸面块)、曲依包尔沙克(油炸果)、烙饼、油饼、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尔(水饺)、油馓子、奶油稀饭、抓饭、拌面、花卷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各族人民共同聚居、共同生产与生活,柯尔克孜人的饮食结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蔬菜开始进入农牧民的家庭,饭菜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多彩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信奉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人,忌食猪内和自死牲畜肉,马肉马肠为冬季最佳食品。

土族:是民和地区的土着民族,但土族之“土”字,并非土着的意思,而是特定的民族称呼。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土族族源以吐谷浑遗裔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又不断融合了蒙古、汉、藏、回、羌等民族的成份。唃啰相传在北宋年间,西来的阴山鞑靼与西夏结合,同斯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服饰:土族民族特色服饰男女的上衣都有绣花高领。彩虹袖是互助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典型的标志之一,男子在高领白短褂外套深色长袍,腰系绿花带,头戴毡帽。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土族民族特色服饰刺绣是中国民族刺绣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盘线”是土族妇女独创的一种绣法,无论色彩、图案和针法都表现出特有的艺术创造力。“盘线”技艺的流传多通过母女相传,邻里相授。年轻姑娘出嫁前要为自己、新郎和公婆准备一系列的绣品,作为嫁妆和礼物。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未婚姑娘习以两鬓梳小辫,中间梳一条辫,三条辫子合辫在背后,用绯红头绳扎紧,系一海螺圆片。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宽二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个小铃铛。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其裤腿套一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经纬分明。发式、“帖弯”颜色和额带的不同,常是区别已婚或未婚妇女的标志。土族妇女喜戴耳坠,喜庆节日或探亲访友时,还要在耳坠下吊一对“面古苏格”,即银耳坠,如铜钱大小,桃形,正面有刺纹图案。戴时用数串珍珠把两只“面古苏格”连起来,挂在额带上。土族妇女颈上所戴项圈称作“索尔”,用芨芨草扎成圆环,蒙上红布面,镶以铜钱大小的圆海螺片约二十枚即成。

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

饮食文化: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六)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靓丽看东乡 纳西火锅好丰盛

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传染,也显得文明卫生。

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还有互助白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

相关游记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