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地道风物”
西宁,就是这么美味! 图/soogif
-风物君语-
人间不值得,西宁值得
没吃过青海西宁,便不足以谈西北美食。
西宁,绝对是一座不该被忽视的西北美食城。西宁往东,是美食荟萃声名在外的兰州、西安;西宁东北方,银川号称“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西宁西北方,乌鲁木齐香味浓烈。夹在这些饮食特色鲜明的城市中,西宁终究还是容易被忽略。
上图:青海湖;下图:茶卡盐湖。许多人游过这两处后,会选择就近进入西宁市。 图/视觉中国
游罢青海湖和茶卡盐湖,就近驱车进入西宁市区,不了解她的人顿时目瞪口呆——这座群山环抱的城市,虽地处青藏高原,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不是一般地宜人;城市不大,但正好处在青藏高原最大的农业种植区——湟水河谷的核心地带,再加上历史上多民族杂居,地利人和占尽,西宁的美食,自有她只可体味、不可言说的魅力。
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农业只能在温暖河谷逐步发展。西宁地处湟水河谷的核心地带,气候宜人,有“夏都”之称。另一个温暖河谷在拉萨河中游,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位于此处。绘图/Paprika
甩开腮帮子,美美儿滴吃肉
羊肉,作为西北的美食网红,可谓无处不在无味不美。(点击查看:中国到底哪里羊肉最好吃)
青海草场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一半,一等宜牧土地约占草场面积的3%,这些区域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属于天然盐碱地草场,再加上羊的生长周期长、运动量大等因素,羊肉肉质细嫩,烹饪起来容易入味,是青海羊肉的一大亮点。2018年,单是西宁,出栏的羊就有68.71万只。
青海是中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约10.8亿亩。可利用草场5亿亩,占全省草场面积近一半。绘图/Paprika
西北哪里都有羊肉,善吃羊的西北人练就了N多种吃羊大法,但炕锅羊排这道美味,只有西宁地域才有。炖锅内放入羊肉、葱、姜、料酒,加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葱、姜、蒜炝锅,加入洋葱煸炒至透明,再加入胡萝卜块,调入孜然、花椒、五香、盐等充分炒匀,起锅前加入青红椒,香嫩入味。一定要多吃几口,出了西宁可就吃不到了。
炕锅羊排,内容丰富。 摄影/薛琳
在西宁,有一半餐馆是清真餐馆,因为对自己的羊肉有绝对信心,几乎每家餐馆都有白条。白条就是手抓羊肉,带骨的羊肉切成条,在清水中加盐煮熟,一大盘层层叠叠端上来,肥而不膻、质嫩软滑,吃到最后嘴油手滑,尽显西北人的豪迈与粗犷。
手抓羊肉。 图/汇图网
近些年,西宁的烧烤摊上出现了一种生烤羊排。以前,羊排是煮熟后再加料烤,而生烤羊排,则是选用不足百天的羊羔排骨,直接加上调料烤制而成,吃起来更嫩更香。西宁人吃羊肉,要喝nao茶。
nao,是“熬”的方言发音。用盐加茶砖煮出,汤色红黄,喝起来咸咸的,可以去除羊肉的膻气和油腻,还可以补充体力。
麻辣羊蹄。 图/图虫·创意
吃过生烤羊排,逛逛西宁夜市,卤羊蹄、烤羊蹄、清水羊蹄、黄焖羊蹄、胡辣羊蹄、麻辣羊蹄、水晶羊蹄......一排排香气萦绕的羊蹄,不是码在盆上,就是摞在摊上。当你还在为花样羊蹄啧舌不已、一夜辗转时,老西宁人已经在清晨的曦光里,喝上了内容丰富的羊杂汤。
羊杂肚丝汤。摄影/薛琳
除了羊杂汤,西宁人还喜欢喝牛杂汤。大城市的牛杂汤,要么清汤寡水,要么用淀粉勾兑,西宁的牛杂汤,是真的肉汤,肉烂汤浓、香醇浓厚。每天上午九点前,西宁的西关大街上就挤满了排队等着喝牛杂汤的人。当外地人还在排队时,热衷此味的本地老人已经端着碗,蹲在地上吸溜吸溜喝起来了。
马尔沙牛杂,西宁最好的牛杂,一年365天天天要排队。摄影/薛琳
对了,关于牛肉,西宁还有一道退骨牛肉。上桌前,牛肉带骨称重,吃完后减去骨头的重量再算账,肉质鲜美、价格合理,绝对的良心卖家。
葫芦头,也是西宁的一道美味,但选材不是牛羊杂,而是洁白晶亮、软绵滑韧的猪大肠和猪肚,配上清鲜的汤,泡进劲道的馍,肥而不腻,浓香醇厚,寒冷的天气里吃一碗,用西宁话来说:攒劲滴很!
退骨牛肉,用刀剔下肉,蘸着酱料那叫一个美味。摄影/薛琳
面食,西宁的当家花旦
西宁的面食,分为三种:馍馍、饼和面。
先说一种名字非常奇怪的饼:狗浇尿。千万别误会,这名字不雅的饼,与其名中的任何一个字都没关系。以前,物资贫乏,清油特别珍贵,青海人舍不得用油,烙饼时,用小壶沿着锅边一点点浇油,状如小狗撒尿,所以得名狗浇尿。即使如此,却不妨碍它表皮澄黄的外观和甜香柔软的口感。
黄灿灿的狗浇尿。 图/图虫·创意
馍馍之于西宁人,如馕之于新疆人。西宁人可以一年不吃米饭,但不可一天不吃馍馍。馍馍只是一个总称,在西宁,花卷、油包、馒头、曲连、油香等都叫馍馍。
西宁街头最常见的,莫过于焜锅馍馍。发面加入清油、香豆等调料,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粉等色素,再层层叠叠卷成红、黄、绿相间的面团,放入圆形焜锅内,埋入草木灰堆中慢慢烤制。焜锅馍馍外脆内软、酥香可口,是西宁人的主食,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
焜锅馍馍。 图/图虫·创意
曲连,又称炕曲连或眼曲连。发酵的面团中掺入清油、鸡蛋、红糖等揉匀,做成大厚饼,在蒸笼中蒸熟或在鏊子里烙熟,是看望产妇时必不可少的礼物。油香,其实就是油饼,擀好的饼,放入滚油中炸熟,两边金黄,口感酥软。
说过饼和馍馍,我们再来说面。
一般认为,面条这种食物,是汉代时才端上中国人的饭桌的,但2002年,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一碗距今4000年的古老面条,将面条的历史又向前推了2000年。
其实青海的牛肉面和兰州的牛肉面差别也没多大。 图/图虫·创意
青海的面,许多人其实早就吃过了。不信?你有没有吃过兰州拉面?兰州人栽树,化隆人乘凉。其实全国各地的兰州拉面馆,多半是青海化隆人开的。在兰州,牛肉面可以叫“牛大”,但绝不可以叫拉面。青海的牛肉面,其实也不赖。
作为青海首府,西宁的面种类丰富,汤面、炒面、拌面各色兼备。
尕面片,是每个西宁人的乡愁。尕,是方言,意为小。擀好的面,切成长条,揪成指甲盖大小的面片,煮熟后配羊肉与蔬菜,可以做成炒面,也可以做成汤面。只要是个西宁人,他就喜欢尕面片。
羊肠面。 图/汇图网
羊肠面,因制作时面条是用手抓入碗中的,所以也叫羊肠抓面。收拾干净的羊肠中,灌入豆面和各种调料煮熟后,切片煎炸,浇在面条上拌食。吃羊肠面,一定要与牛羊骨头熬成的“酸汤”搭配,吃完面喝口汤,舒坦坦暖洋洋。
除了这几样,西宁还有很多面,但由于青海与甘肃只隔一座祁连山,所以大部分面食,基本与河西走廊一带无异,面食爱好者没看过瘾可点击:甘肃的面。
西北其实也很甜
前两天,我们写了一篇东北有多甜,引得大家纷纷感叹不已,其实西北汉子的身体里,也住着一个小公举。甜,是西北人最后的温柔与倔强。
牦牛酸奶,不能喝,只能吃。 图/视觉中国
老酸奶,西宁的小商店里都有卖,但最棒的绝对要数牦牛酸奶。酸奶是西宁必吃美味,保质期只有三天。牦牛酸奶,基本只有在牧区才吃得到,牧人们在桶里做出,吃的时候盛进小碗里,加上些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口感新鲜,和平时超市里买的简直云泥之别。
现在,还有一些餐馆在传统老酸奶上,搭配果仁和水果,让老酸奶的口味层次更加丰富,也大受西宁人和外地人的喜爱。
甜醅子。 图/汇图网
除了老酸奶,西宁人还有一种消暑神食甜醅子。用莜麦或青稞发酵而成,吃的时候,加点水进去,清凉甘甜。天热的时候,连吃带喝一碗,清心提神,浑身通畅。
做好的牛奶鸡蛋醪糟,还要加一勺芝麻。 图/图虫·创意
牛奶鸡蛋醪糟,看起来不起眼,但喝一碗绝对让你大饱口福。醪糟是用糯米酿制的甜酒,加入鸡蛋和牛奶熬制,出锅后撒一层芝麻几粒红枸杞,既有牛奶的浓厚香醇,又有鸡蛋的嫩滑爽口,还有甜酒的糯香,琼浆玉露也不换。
这样得三泡台,谁不想来一碗?摄影/薛琳
三泡台,是从兰州到西宁一带都比较流行的一种茶。在西宁,三泡台称为碗子。西宁的三泡台,选材讲究、内容丰富,用云南的新茶做料,辅以新疆的若羌枣、葡萄干、甘蔗黄糖,再加上福建的桂圆、菠萝干、梨干、杏仁干、核桃等,绝对让你喝到飘飘然。
想吃糌粑,得自己动手。 图/图虫·创意
糌粑虽然不以甜为主,但也有糖在其中,而且作为藏族的特色食物,到了西宁怎么也得吃一口吧?炒熟的青稞磨成粉,吃的时候,在碗中先倒半碗奶茶,再加入酥油、炒面、曲拉、糖,用手指拌匀,捏成小团,既有酥油的芬芳,又有曲拉的酸脆,还有糖的甜润。
小新街青海土火锅。摄影/薛琳
最后,在这个日渐寒冷的时节里,临走之前,一定要吃西宁的青海土火锅。羊肉清汤加少许酸菜熬成滚滚的汤底,各种肉类、各种菜类一股脑放进火锅里焖煮。汤滚锅香,热腾腾吃一顿,人间不值得,西宁值得!
你觉得西北哪座城市最好吃?
- END -
文丨十四
绘图/Paprika
封图|图虫·创意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