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县况
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玉树州西南部,东连玉树市和囊谦县;西接唐古拉山;北临治多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和那曲地区的巴青、索县、安多、聂荣县接壤,省际界线650余公里。县域总面积30161平方公里。其中,县城总面积18平方公里;吉乃滩新城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杂多”为藏语译音,意为扎曲河源头。辖1镇7乡,9个社区居委会,31个村,110个牧业社。2016年,全县总人口65810人,其中牧业人口59512人,城镇人口6298人,县城常住人口约4万。人口密度为2.08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出生率11.45‰、死亡率3.56‰、自然增长率7.89‰。杂多县藏族人口占98%。现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25座,宗教活动点2个,已全部批准开放。现有宗教教职人员2422名。县平均海拔4290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为平坦的高山湿地草原,东部多高山峡谷。境内水系众多,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扎曲、结曲、当曲、莫曲等。著名的国际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正源扎曲发源于扎青乡境内的吉富山区域。长江南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结多乡境内保扎日山麓的当曲。年均气温零下2℃,年均降水量548.5毫米,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季之别,冷季长达8-9个月。杂多境内资源富集,水电、太阳能、风能及旅游资源开发前景看好。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172.86万顷。境内矿产资源格外丰富,已探明的有58种。列入《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的鸟类有15种,兽类有24种。植物资源更是多种多样,有冬虫夏草、藏茵陈、大黄、知母、贝母、雪莲、人参果、黄蘑菇等,其中冬虫夏草以其独特的品位,享誉国内外。现有小水电站1座(龙青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500千瓦;新城区建有3兆瓦光伏电站1座。县域内现有加油站(油库)8座,液化气气站2座。
杂多生态地位重要,是澜沧江的发源地,当曲水系水量占长江总水量的19%,扎曲水系水量占澜沧江总水量的15%,全境属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有果宗木查、当曲湿地、昂赛森林灌丛三个保护分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达14780平方公里。杂多县是澜沧江、长江两大河流的摇篮。境内山川相涧、河流纵横,牧草丰美、牛羊肥壮,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杂多享有“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中国雪豹之乡、格萨尔说唱艺术之乡、雪域山歌之乡、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等美誉,拥有昂赛丹霞地质公园风景区、扎曲大峡谷、喇嘛诺拉神山、进藏第八通道、进藏第九通道以及唐蕃古道等资源,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风情观光等发展潜力巨大。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年内,成功举办中国三江源第二届牦牛文化节暨首届澜沧江源雪域山歌节、六国大学生澜沧江—湄公河之约创新设计大赛、国际自然观察节、第三届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大赛、澜沧江漂流等系列节会活动。“杂多冬虫夏草”批准为全国地理保护标志证明并注册了商标。
格吉部落长府邸遗址
格吉部落时期典型的四柱八梁式建筑风格,也是格吉部落人民辛勤劳动、独具智慧的结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吉日沟古塔
吉日沟古塔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东北面临巴艾贡萨山,西南面望吉日沟,塔基由石块垒砌,塔身由土块垒砌,外由高山柳编织绳缠绕固定,塔顶由木封顶。在涂有泥浆的塔上面,绘有色彩古朴清晰、线条明快流畅的千佛像和类似山神或护法神的画像,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巴阳元石
康巴阳元石,又称天柱石。这个高大、威武的天柱石从古就流传着这样这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高僧在这里闭关修行,而山脚下座落一个小村庄,因为这的河流使两岸牧民望而却步,同时经常遭受到洪水、猛兽的袭击,修行者看到当地百姓的常年遭遇,心生怜悯,就用法术从遥远地方请来了这块巨石,用作跨河之桥,当修行者把巨石请到此处时,被当地一位老年妇女看到,她觉得修行者不去修行背着这块巨石没什么用处,并自言自语。顿时,修行者觉得自己如果继续用巨石搭桥将会不吉祥,于是把巨石立在此地,从此就有了今天的天柱石。
澜沧江文化源头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流经6个国家,哺育20多个民族7000多万人口。澜沧江的文化源头扎西曲瓦,发源于杂多县扎青乡战斗村,海拔5070米,典型高山草甸、湿地湖泊,距县城有200多公里。
澜沧江地理源头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流经6个国家,哺育20多个民族7000多万人口。澜沧江的地理源头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坐标是东经94°40′52″,北纬33°45′48″,距县城有230多公里。
乃邦格拉巴瓦神山
乃本格拉巴瓦神山,当地的居民对这座山非常的敬畏,在它的山脚下人们不敢大声喧哗以及身穿艳丽的衣服,当地举行婚娶时,新娘在迎娶的当天,要女扮男装,身背长枪,带帽遮脸,惟恐被山神抢走新娘,这个习俗从古延续至今。
森阿色遗址墙
森阿色是一位格萨尔王时期能够通天入地、非人非神、身披松石长发、骁勇善战,在乃本格拉巴瓦山脚下建立的他的府邸,选址地处交通要道,方便探视敌情。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以及人为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堵墙依然坚不可摧,它不仅仅是一堵墙,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从它旁边的这棵柏树我们就可以证实遗址的年代久远。
四面吉祥佛
这座石像正因为称四面吉祥佛石,顾名思义从东西南北四个角度去看有四种不同的形状,从南面去看她更像佛陀凝视着众生,保佑四方平安吉祥,从西面看像一尊长寿佛像、从北面看像一块巨形的海螺耸立在山上,从东面看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等待着她的心上人。
雪豹之乡
杂多县占据了三江源约四分之一的雪豹栖息地,也是国内最大的一块连片栖息地,相对于三江源其他区域雪豹栖息地的狭小和破碎化,杂多县大而连片的雪豹栖息地可能发挥源种群的救援作用,将非常有益于雪豹种群的恢复和发展,被称为中国雪豹之乡。
眼睛湖
眼睛湖的取名正由于她的湖形和轮廓,就像人的五官当中,一双眼睛,清澈、透明,让人心旷神怡。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一双慧眼我们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她犹如镶嵌雪域高原的一对明珠,神秘而圣洁,不可触及她的威严和美丽,不敢亵渎她独有的魅力。
长江南源
长江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在杂多县查旦乡境内的保扎日山脚下,从地下喷出的水源即长江南源,是一片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沼泽地,离杂多县城有180多公里,海拔5100米左右。数千年来以自己甘美的乳汁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英才,陶冶了许许多多各领风骚的文坛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尽了风流。
雪域牦牛发祥地
野牦牛属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青藏高原从人类居住起藏民族的生活与野牦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藏文化的精神象征,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杂多县被誉为中国雪域牦牛发祥地。
喇嘛诺啦神山
喇嘛诺拉神山,传说这里是被赤松德赞普供奉的藏区十三大神山之一,神山的形状就像是戴着金色帽至尊活佛,这座神山是西藏阿里地区岗地斯山的守护神,神山有自然形成的白塔,称自然塔,自然塔上的红褐色土据说有治百病的功效,还有百年前修得圆满正果的佛教四大教派中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高僧第八转世尕玛曲切岭巴在岩石上留下的手印和脚印,神山的附近有格萨尔王大食王国的遗址。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