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通过一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二五”期间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圆满完成,为2016年及“十三五”做了部署,打了基础。面向“十三五”,国家旅游局提出了“515”的发展战略,去年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已经确定了今后发展的五年规划,我们将会按照旅游发展大会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十三五”规划,努力去完成。——省旅游局局长徐浩
2304万人次
玩转大美青海
去年旅游旺季,让青海人有点猝不及防,大家万万没料到,满大街都能遇到外地游客,所有的宾馆都被游客“占领”,每个景区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队,就连平日里很普通的烤羊肉饭馆也挤满了外地人。“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一座难求”,让大批外地游客在青海游中感受到各种“旺”……
请看这组数字:2015年,全省共接待游客230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5%和21.4% 。我省旅游业巨大的潜力被进一步激活,巨大的生命活力被进一步释放,青海旅游业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发展经验上,我们不难看到旅游业创新是发展的生命力。创新带给旅游业的全新形态和理念,要求全省各级旅游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以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广大游客深层次的需求为引导,不断打造具有时代特点又融合传统地方文化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纵观我省旅游业发展历程,通过创新发展、奋力开拓,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星级酒店312家,A级景区99家,旅行社238家、乡村旅游接待点301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03万人,间接就业60.15万人。“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完成旅游直接投资(到位资金)107.87亿元,旅游商品展销店106家,营业收入达12.78亿元。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全线推介
“走出去,请进来”,除了在国内开展大量宣传,去年,省旅游局开阔思路,大踏步走出去,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手,宣传推介青海资源,和多国旅行社团结成联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大踏步走出国门,宣传青海。首次在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地铁、公交、网络等新闻媒介推出旅游广告;赴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意大利开展丝绸之路旅游推广;组织旅游企业赴新马泰进行旅游推介,与三方旅游业界就包机等洽谈,促成游客互送协议;邀请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旅游企业赴我省考察踩线;推出11条面向国际的精品线路,召开入境旅游市场工作座谈会,引导旅游企业与境外旅行商建立合作机制,吸引和招徕境外游客。
徐浩介绍说:“去年,我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大的国家发展战略,做了很多境外宣传、促销和推介,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去了‘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也到了迪拜、哈萨克斯坦、土耳其这些国家,最初的时候,这些地方的人们对青海不是很了解,通过我们的宣传促销、宣传推介后,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让他们对青海有了很深的认识和了解。下一步要让这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走进青海,对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进行深入了解,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这种印象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103个重点项目让游客更舒心
针对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潜力表现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去年我省重点实施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循化波浪滩、互助土族故土园、共和龙羊峡、格尔木汽车营地、坎布拉俄家台旅游综合设施、年保玉则旅游基础设施等103个旅游重点项目。
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而除了这些以外最让游客头疼的就是“如厕难”,每次景区公厕前排起的长队,都让游客“望而生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省加大“厕所革命”实施力度,今年将新建旅游厕所103座,到2017年,争取在全省建设旅游厕所500多座。全面提升全省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和利用水平,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青海主要交通节点、A级以上景区的厕所基本满足了旅游市场需求。
新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攻势
要想让更多省外人了解青海、愿意走进青海,就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青海有多美。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宣传青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在中国旅游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青海省旅游局已经排到全国第三位。
从2月起至5月底,全省实施的旅游“春潮行动”推动了全省旅游的高点起步、快速升温。在央视的多个频道推出“大美青海”旅游广告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交站点推出“青海蓝”系列色彩广告,还赴甘肃、陕西、新疆和广东、福建、江苏等重要客源地,举办了“万人游青海”、旅游资源分享会、丝绸之路青海道等推介活动。
不仅如此,省旅游局还组织人员主导了两次“快闪”,一次在青海湖畔,一次在门源油菜花海,阅读量超过了六十万次。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说:“目前,利用网络宣传,只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功能,现在我们正在和联通协商,打造覆盖县乡一级景区、餐饮、车辆等服务功能的网络地图。”
五大理念
打造旅游新模式
知不足,然后能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面向“十三五”,我省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十分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和短板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更加坚定的勇气和步伐,以极大的勇气、毅力和信念,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路径,为在“十三五”末建成旅游名省而努力奋斗。
◆创新发展: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将不断解放思想、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以广大游客的需求为引导,不断打造具有时代特点又融合传统地方文化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已不仅仅是旅游部门和产业自身的任务,而成了全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都可积极参与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自身的协调发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高低和数量大小的措施保障。
◆绿色发展:“中华水塔”,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地位和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自然遗产。在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既契合了绿色发展的需要,又对全省各族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提供了产业依托。
◆开放发展:只要我们遵循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和心态,积极推动与省内外旅游企业、各地区、各产业的协调融合,旅游业的开放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共享发展:旅游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民生产业。近些年,在我省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参与旅游增收致富的农牧民群众。
2016年,省旅游局精准谋划,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延长我省秋冬季旅游上下了不少功夫。
徐浩指出,今年,省旅游部门将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方面,抓好秋冬季旅游工作,推出一批冰雪、徒步等旅游产品和民俗活动,举办秋冬季旅游交易会,逐步实现淡旺季均衡发展;升级自驾车旅游配套设施,发展环湖自行车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示范村建设;着力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与省扶贫部门推进51个旅游扶贫村试点工作,带动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加大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复合型产品开发;举办青海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加强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西宁晚报)
,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