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离开夏河,就这样告别了甘肃,傍晚时分到达西宁湟中县。那里有伟大的塔尔寺和伟大的宗喀巴。我们先去踩了点,又吃了回民好吃难忘的手抓肉,满心欢喜地在湟中县招待所睡了!这里已经是多民族杂居了,风土人情与之前不同,而且由于靠近大都市西宁,塔尔寺边缘的商业味也明显地重一些。一夜无话,又是第一波,寺院还没上班,我们便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塔尔寺。先看一段资料: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孕育了宗喀巴!据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并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时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老说法西藏包括卫、所、康、阿里),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佛法,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最终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宗大师诞生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此后塔尔寺名即来源于此。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其母盼儿心切,天路未通不得相见,于是托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一定是步行进藏且大难不死的人),要宗喀巴回家来——(画外音:这里不能念佛吗?在家门口念岂不是忠孝两全?)宗喀巴大师接信后,虽进退两难但心坚似铁,马上提笔,给亲娘和胞姐写信,并请人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那时会不会有驿站了?14世纪下半叶),信中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塔尔寺从此出现了:洪武十二年(1379),宗大师母亲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即是如今寺院内大金瓦殿的大银塔。
大银塔是看不到的,不让拍照,只能看一看塔尔寺标志性的八塔。很气派、壮观。塔身上是雪山狮子的托举。
塔上是自由自在的和平鸽。鸽子最早可能就是寺院的,或者鸽子最早就发现寺院是最安全的。所以塔尔寺又叫塔儿寺,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出现180年间没有什么动静(世界许多事都是弹指一挥间!),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时(肯定跟嘉靖关系不大,他几十年都躲在宫里炼丹,佛教的事他来不及关心,西藏的事跟他也搭不上关系),禅师仁钦宗哲坚赞在狮子吼佛像旁建静房一座禅修。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7年后,也就是万历五年(1577),狮子吼佛像南侧开始建造弥勒殿,塔尔寺才雏形初现。后来三世喇嘛来了,把塔尔寺扩建成行宫。四世喇嘛前赴后继,发表重要指示,在1612年,把塔尔寺建成格鲁派的正规寺院,讲经说法、开门办学。掐指算来,距今已有631年矣。嗟乎!
这是寺院内漂亮的砖雕,应该叫松鹿延年。因为没有看见鹤!
藏医藏药不仅存在,藏医院都存在,而且是寺院办的。这里面有几大卖点:一是医院建在黄教寺院里,藏医院的正统性跑得了吗?二是寺院里自然是和尚大师傅,这就更有说服力,不仅普渡众生、人文关怀,而且还较有学问,看得好病而且还能启迪人智慧。当然,即然以普渡众生为己任,医院其实是劳碌而不是志在营利的。
像是喇嘛住的花房,小巧而实用,并且注重展示。谁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Array立体、三维、彩色、大方且浑厚的木雕。Array是一对左右对称的门柱,住在这样地方的人肯定有文化。若是普通人家,那一定是小康之家。
喇嘛们像是课间消息。我在看喇嘛,喇嘛在看我们。他们作为宗喀巴的信徒,每天的工作就是修行,是念书和思考,是学习和研究。
这两个字我认为是蒙文。字你是认识的,为什么在这里出现,你也是理解的,有做真学问的,就有做假学问的。我猜测是蒙文,但为什么是蒙文,我还没搞明白!
塔尔寺院里有民居,这就是。说它是深宅大院一点都不夸张!这是不是人与生态圈的考虑?丽江大研古镇住着人,徽派民居宏村住着人,当年圆明园也住着人。不过,圆明园的人拆迁了!
寺院的大景!
寺院的外景!Array一个很生活的镜头。就在我想拍他的时候,小师傅出来了!起个名字就能参加县一级的摄影大奖赛。
玛尼轮。风格与拉卜楞不全相同的,该是黄铜的,里面装藏着许多青稞,转轴处有大量的酥油做润滑油。这些工作信徒都做,转经的人该捐给他们功德,我们很快就看会了并且照办了。
用匍匐的方式转山的一家人。我们也转来着,没有拉卜楞那么大,但是要顺着山腰转。我们没有匍匐,但除了信众,转山的只有我们。很遗憾不能给你展示寺院里面,那一天,我们不停地给宗喀巴献哈达,从弥勒殿、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到大经堂,态度恭敬而虔诚:黄色尖尖的僧帽,左肩见剑、右肩见书(我视角)、目光温润而持重的法相已经让我们很熟悉,一次次鞠躬、献哈达过顶,口诵“保佑我一家人一路平安”差不多成了我们的信念!我们也自然成了导游的讲解对象,成了寺院喇嘛满意的对象。想想看,敬吾敬以及人之敬、尊吾尊以及人之尊,别人是啥感觉?全程下来,我们可能是唯一寺寺献哈达的汉人一家子,我们可能是处处带着尊敬的哈达而来不完全只图观光的一家子。在塔尔寺,看见宗喀巴与释迦牟尼并肩一字的坐像,都是俄的神啊!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