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里,青藏高原的壮丽风光惊骇了所有前来欣赏她的人们,这里的夏季只有两个月,短暂而急促,其余的十个月沉寂在风雪中。冬季的高原,剥掉了夏季所有的伪装,只剩下三种颜色:蓝的天,白的雪,黄的草。 阿尼玛卿雪山 某天,阿仁来电话说:准备动弹吧!“动弹”是 青海湖 ,意思是“动身”。阿仁是位自由摄影师,一直在高原拍江 河源 流域的人文作品。算上今年,这组照片拍了5个年头,他说今年要做一个了结,最后走一遍“黄果树”。“黄果树”是指 青海 省的 黄南 , 果洛 ,和 玉树 三个藏族自治州,这是民间的叫法。而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果—— 果洛 ! 果洛 属于三大藏区之一的 安多 藏区,平均海拔4000米,是 青海 主要的牧业区之一。辖境内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不到20万的人口,其中15万人以畜牧业为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 ,便发源于此。 西宁 的几场大雪,让这次出行一再推后。直到27号的下午,天空开始放晴,尽管路上散着积雪,但是我们还是坚定了第二天出发。当第二天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黑暗中,嘴角上扬的我们默默的取卡,然后冲过高速公路的第一个收费站!随行的还有老陆,在 泰国 开旅馆的一个哥们儿。穿过长达5公里的拉脊山隧道, 贵德 的丹霞地貌慢慢出现在眼前,这片发育于两亿年前的红色砂砾岩地貌层次不齐,在它的中央怀抱着 黄河 ,清澈的水面反射着阳光,穿梭在河谷中。 贵德 曾是吐蕃王朝和中原对峙的重镇,也是 唐蕃古道 和 丝绸之路 河南 道的交汇点, 黄河 文明在此生息绵延。这里独特的地貌加上温润的小气候,得名“ 青海 的小 江南 ”;即使在火爆的旅游夏季,这里也不会像 青海湖 那样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贵德 前行20公里便是的温泉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温泉源于山谷,让这座小镇的小气候发生了变化,走进小镇的街道马上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有别于四周荒凉的山脊,小镇热闹非凡,车来车往,许多挂着温泉招牌的小宾馆开在镇口。阿仁说,这里有个 亚洲 最mini的“步行街”,我猜不到有多mini,但真的看到以后,我忍不住笑了。这条街果真是迷你的非常可爱,她是一条窄的只能容纳三个人并肩行走的巷子,两边紧密的布满了各种小商铺,商铺里售卖着当地人们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商品,巷子的顶部搭着透明的塑料布来防雨,阳光透进来,照在身上暖暖的,让我突然觉得这个画面像电影里的圣城 耶路撒冷 的街道,有些恍然。阿仁说温泉水煮的鸡蛋特别很好吃,原汁原味;我赶紧去身边的小店里买了6个鸡蛋,2元一个,装在塑料袋里。我本想砍价,但是店主是位汉话不通的藏族妇女,一脸懵懂的看着我手舞足蹈的比划了半天,然后,我就放弃了! 贵德扎仓温泉 贵德扎仓温泉 巷子延伸进去300米,左手边有几节台阶,走下去便是一个自西向东的河谷,温泉水便沿着山谷的西边涓涓而来,整个河谷沐浴在含有丰富矿物质味道的蒸汽里。台阶下有一个温泉的出水口,为了方便取水,人们埋了根大臂粗细的水管在土里,很多人拿着水桶和暖瓶在排队接水,据说用温泉水做饭,可以治病。我把装鸡蛋的塑料袋扎紧,准备放在出水口下的小水洼里,这时候出水口喷出一股热气,我只觉得手背一疼,一下子把袋子扔在地上,周围的人看着我笑了,我才意识到温泉的水温有这么高!据说这里的温泉能治病,藏区的医疗水平有限,很多得病又在当地查不出原因的牧民,便会拖家带口到此短居数月,每天通过泡温泉来疗养,有些病便能得到医治,自然而然就好了。据说很多生了顽疾的人来这个温泉后都被治愈了,有个拄着拐杖的人一瘸一拐的走进来,几周后,扔掉了拐杖,像正常人一样离开。因此,很多人慕名而来,这也是为什么镇口有很多小宾馆的缘故了。 贵德扎仓温泉 抬头看向整个河谷,温泉池依地势高低而凿,一共有3个,最高处的是给寺院僧人的,中间的是给男性,最低的一个是给女性。由此,藏区约定俗成的等级制度,于斯可见。每个池子里都人头攒动,我们不是出家人,所以走向了中间属于男性的池子。不远处是女性的温泉池,池边有些赤裸上身的藏族女性,她们并没有因为裸露而觉得羞涩,完全没有在意周围的环境,一切都很自然。可能在电视上看了很多泡温泉的画面,但是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来到藏区的露天温泉,还是和我想象的景象有些不同。坐在池边,脱掉鞋子和袜子,把裤腿卷到膝盖,把脚伸进了温泉 水里 。在寒冷的冬季,能享受着从脚底传来的温暖,好不惬意。大约半个小时候,我们起身准备离开。池中的藏族大哥不停的向我招手,意思是让我下去和他一起泡,我微笑摇摇头。祖国一直在倡导民族团结,温泉池里有藏族,又有带着白帽的回族,还有我们这几个汉族。此刻,应该算是一幅青藏高原民族大团结的和谐画面吧。回去的路上,顺手捡起了之前放在那出水口的袋子,里面的鸡蛋已经煮熟了。坐在车里,吃着温泉煮的鸡蛋,两只脚都是暖洋洋的,幸福感洋溢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持续着。 贵德扎仓温泉 在过马营镇午饭后,继续赶路,前方是海拔3961米的阿毛垭口;这个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水箱管破裂,防冻液没多久就漏完了,汽车一直处于开锅状态中,我们带的水有限,只能沿途到处找水。接下来的路,我们走几公里就停下让发动机自然冷却,然后打开水箱加水,紧接着又跳上车,继续赶路,如此往复;有一次,他俩打开水箱盖子的时候,里面的气体和剩余的水由于水箱内部压力过大喷出来了,两个人抱头后退,看到他俩惊恐而严肃的表情,仿佛炸弹爆炸。可能我没意识到在这个荒山野岭的地方,车坏了会有什么后果吧。 过马营 过马营 这个季节的河已经完全结冰了,找水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不会藏语,只能对着戒备的藏族同胞拼命打手势,几位好心的牧民都给我提供了几壶水。在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水箱又没水了,前面紧接着又是一座大山;路边不远处闪着灯光;我带起头灯,又准备去要水的时候,老陆说陪我一起去,怕有狗;他热心的拿起阿仁的摄影杖作为防身武器,和我向灯光走去,过程还算顺利,一位好心的藏族婆婆在我手舞足蹈的比划下,给水壶接满了水。在回去的路上,地上有个黑色的东西突然长高了,我之前以为是旧轮胎,现在发现是条黑色的大藏狗!见状,拿着摄影杖的老陆“啊“了一声,步伐明显放快,头也不回的急速向前走,他是要赤裸裸的弃我不顾,我提着水走不快,心里大叫不好!急速走了几步回头,发现大黑狗是拴着的,但也惊出我一身冷汗!有惊无险的要到水,加满水箱后我们继续前进。一路上如此往复,有下坡的时候我们就熄火溜下去,要上坡的时候就在坡下加满水,等水箱冷却后冲上去。只是 果洛 是个山脉交错的地方,数不清有多少 盘山 路。100多公里的路,我们花了差不多5个小时才走完。晚上10点的时候,到了拉加镇。被蹂躏的筋疲力尽的三个人觉得赶不到目的地 大武 镇了,就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小宾馆,一夜无话,大家在疲惫中早早睡去。 过马营 拉加寺 早晨阿仁去修车,我和老陆步行前往拉加寺。寺庙在 黄河 北岸的阿尼贡群山脚下,坐东向西。和小镇隔河相望,1986年建成的 黄河 大桥横跨两岸。博显通密的一代名僧阿柔格西坚赞鄂色在 西藏 学成后,受七世指派,于1769年修建了拉加寺,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寺庙的山后有几块巨大的岩石紧密的挨在一起,好似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冬季清晨的寺庙,太阳挂在半空中,不觉寒冷,四处可见虔诚的信徒。这个季节,寺庙罕有游客观光,我和老陆跟随人群,沿着转寺庙的小道缓缓向前,沉浸在他们悠扬而低沉的诵经声中。小道围绕着寺庙,穿过几个百米长长廊,长廊里有一排转经筒,路过几个大殿的门口,一直通向半山腰的宗喀巴大师的佛像前,人群中有老有少,有些山路很窄,无法两人通过,走不动的老人会主动靠边休息,经过他们的时候,会和善的对你一笑。也有老人看到我的穿着后,用不太标准的汉语问我:“哪里来的?”我说:“ 西宁 ”;他大声的:“哦呀!“他的意思是知道了。转寺庙的队伍里,时不时会有熟人相遇,他们口中的经文不停,然后客气的向对方点头。也有干脆停下站到一边来聊几句。 拉加寺 拉加寺 几年前,我不懂宗教,所以不理解宗教在信众心中的地位,后来接触到藏传佛教才明白一些。平均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生活极度艰辛,人烟稀少,高寒缺氧。生存所需的物质很匮乏,所以精神的力量起了作用。坚定的信念帮助人们抵抗苦难,撑过艰难的时刻。藏传佛教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也孕育了藏区的教育、艺术和医疗,帮助藏族繁衍生息。所以这里才会有十户牧民养一名僧人,一片草原养一座寺庙。 拉加寺 转完寺庙,差不多临近中午。阿仁的电话来了,车修好了,马上到寺庙门口接我们。阿仁狠狠赞扬了一番为我们修车的两个年轻师傅, 四川 人,都20出头,动作麻利,干活仔细,业务很过关。阿仁赞扬的很有高度,从在高原奉献青春到为我国的汽车工业文明做贡献,我想修车师傅瞬间会觉得自己很伟大!定会把我们的车修的坚固无比吧。出拉加县城30公里,有一条通往深山里的路,阿仁说:这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我很好奇将要前往的地方。在路的入口处有块跟人一样高的石头,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两个字“女校”。柏油路一下子变成了砂石路,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岔路口,阿仁说:想不起来该往哪边拐了。我说:随便走一个,向右拐。在山谷里的砂石路上又颠簸了半小时左右,两边都是光秃秃看不到峰顶的山,正要昏昏欲睡得时候,突然峰回路转,群山和我们逐渐拉开了距离,在前面让出了一个小盆地,盆地的中央有一座突兀的绝美孤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秀丽女子,山脚下是我们的目的地,一座学校。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我之前因为一些慈善活动,去过很多次藏区的小学,可是这座建在山脚下的学校给我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好像在这里我终于遇到了一直想要寻找的人群。走进校门的瞬间,耳朵里传来了青涩动听的女孩歌声,如清脆的风铃随风碰撞。我急忙问阿仁这是什么学校?阿仁说这是吉美坚赞女子福利学校。吉美坚赞是位僧人,四处筹款建了这座学校,藏区家庭贫困的女孩得以来这里免费上学。后面那座山是神山,曾经有高僧在上面打坐过。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孩子们在6-12岁之间,很害羞,怕生人。在不得不和你面对面经过时,她们会恭敬地向你弯腰,深深鞠躬,等你走开后,她们才会红着脸跑开,再躲在墙角探出头来看你;如果你主动走过去,她们就跑开,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看到你拍照,她们就把头藏在书本后面。冬天很冷,孩子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是脸蛋依旧冻的通红,也有的穿着藏袍,有的在教室内大声朗读着藏语,有的在屋外的草地上做游戏。我和老陆用相机捕捉那些没发现我们的孩子。这里没有网络,不通水电,没有手机信号,但是有神山的庇护,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纯净的微笑,这就是我们心里最美的学校。不得不离开女校了,我们还要继续前往 果洛 州的州府— 玛沁 县 大武 镇。一路上我们话很少,可能都在回想刚才看到的一幕幕画面。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吉美坚参福利女子学校 抵达 大武 镇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喇日寺在 大武 镇的边上,整个寺院的后山上布满经幡,我们爬到山顶,随着夕阳缓慢的消失在地平线,视线中的 大武 镇在群山和经幡怀抱中沉沉睡去。 喇日寺 喇日寺 喇日寺 喇日寺 “一个叫做‘岭’的地方。这个名叫岭,或者叫做岭噶的地方,如今叫做康巴。格萨尔大王从上天下界就降临在这样一个适于骏马驱驰的地方。在很早以前,岭国出生一个穷孩子,起名叫觉如,这个孩子在奇异境界里诞生和长大成人。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争夺王位时,力战群雄,得胜称王,尊号为格萨尔。藏语称甲吾格萨尔纳特或格萨尔阿种。格萨尔王一生,充满着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惊涛骇浪,为了铲除人间的祸患和弱肉强食的不合理现象,他受命降临凡界,镇伏了食人的妖魔,驱逐了掳掠百姓的侵略者,并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国投敌的奸贼展开毫不妥协的斗争,赢得了部落的自由 和平 与幸福。” 玛沁 相传,格萨尔出生在 四川 德格 的阿须草原,早年征战在 青海 黄河 流域的玛域草原,降伏所有神魔八部,创建了岭国所需要的一切美好东西,老百姓消除了受压迫、受苦难的厄运,过上了衣食无忧、 和平 安定的生活。此时,格萨尔王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姆等一同返回天界。在这里,只要有草原,有牧民的地方,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的故事便会无处不在。 玛沁 高原的太阳升起的很晚,清晨的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四周的山脉都被冰雪覆盖了。我们之前的线路只计划到了 大武 镇,后面的怎么走都是随性。离开还在沉睡中的 大武 镇,阿仁说打算去下藏科乡拍照,于是我们继续向南。对于摄影师来说,拍到一张好的照片很难,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扎实的拍摄功底和勤奋的外出拍照缺一不可。在高原的摄影师还需要好的身体和过硬的驾驶技术。拍照是一种相遇,遇到了就是幸福。上天给你一张好照片,可是你却没发现,大片就会在一刹那间与你擦肩而过。 玛沁 我坐在车内向窗外看去,这片有着和所有藏区一样蓝天的玛域草原,此刻如油画般简单纯净。冬季里的高原,剥掉了夏季所有的伪装,世界只剩下三种颜色:蓝的天,白的雪,黄的草,简单的环境会让人忘记很多烦恼。下藏科乡的路不好走,在颠簸的便道上走了2个小时后,一个好似 美国 西部的小镇出现在眼前,一条街道贯穿南北,两侧都是低矮的平房,路边偶尔有一两个人抬头看着如不速之客的我们,阿仁没有遇到想拍的画面,于是下车向路边的藏民大哥问路。我们原本打算向 达日 县的方向走,但是藏民大哥说这里离 年保玉则 还有120公里,我听到后眼睛一亮,偷偷瞄了一眼阿仁,阿仁也在看我,我相视一笑。关上车门,阿仁说那就走吧,去年宝玉则。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