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青海喇家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高10余厘米的倒扣陶碗。随着考古人员将陶碗掀开,4000年前的面条重见天日。这碗面条属于细面,很像中国西北部小麦粉做成的拉面。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看起来细细黄黄的,由于陶碗倒扣而且被洪水物质覆盖,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才得以保存下来。
据专家介绍,当陶碗出土时,面条因为氧化而迅速化为齑(细碎)粉。经科学分析,这碗面条是由小米做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小米是没什么黏性的,怎么可能做成面条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什么样的手工艺能做出如此细长的面条,目前他们尚不清楚,还需要进一步考究。
是谁将这碗面条扔在了4000多年前的青海?有关专家大胆推测讲述了一个辛酸的故事:4000年前的某一天,在现青海民和县喇家村附近,一个数十人聚居的部落正聚在一起吃饭,突然间一场大地震将所有房屋摧毁,而伴随而来的泥石流将所有人埋在了一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指着喇家遗址现场图片说,遗址被发现时,数座房屋内保存着因遭遇灾难而突然死亡的人骨。朱乃诚说,有一位母亲佝偻着身体,张开双臂紧紧抱着孩子,“那种舐犊情深的感情甚至可以穿越几千年来到我们面前。”地震还保存了一碗珍贵的面条。过去中国人说,马可波罗把面条从中国带到意大利,而意大利人却说,在马可波罗之前他们就有面条。喇家村出土的这碗保存了4000年的面条,以确凿证据证明面条起源中国。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