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罗云鹏 摄
资料图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罗云鹏 摄
中新网西宁9月23日电 (记者 罗云鹏)在23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成就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才让太表示,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由“从无到有”正在朝着“从有到优”的方向发展。
青海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景点52处,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不少旅游资源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之最。代表性景观诸如青海湖、三江源、昆仑文化、塔尔寺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罗云鹏 摄
才让太介绍,过去一年青海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2870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7亿元(人民币,下同),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增长率均超过20%。
据了解,目前青海旅游人次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至该省自驾游车辆增长到174万辆,成为中国自驾游爱好者首选目的地。
才让太介绍,截至2018年底,青海纳入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预计达62家,培育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0家;A级旅游景区达110家,青海乡村旅游接待点3241家。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蚂蜂窝网站此前发布的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游客对青海旅游的关注度达到346%,位列西北之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增长极。
才让太说,目前青海3A级以上景区已实现非遗、书籍、演艺“三进入”,青海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人员达106万人,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才让太表示,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改变农牧民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旅产业正在成长为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绿色产业、幸福产业、朝阳产业和动力产业。(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