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多名泉,泉水汇集成池。据《西宁府新志》等史书记载,西宁地区有几处池,其中,龙池、杏园池和湫池等较为出名。
西宁最有名的池当属龙池,它位于西宁城西区苏家河湾村南,这里石崖间有一泉,称为龙泉,泉水下泄成池,称为龙池。《西宁府新志》记载:“龙泉,在县(指西宁县)西八里苏家河湾庄西南,有山如覆釜,高十余丈,泉自顶出,其眼径尺,而深不可测。水泛出,沤起如杯盂。上有药王庙宇,邑民遇旱则祷之。”
“龙池夜月”被列为古湟中八景之一,古人曾写了不少诗词赞美它,如“龙池环注五龙宫,一水清澄月正中”“池中若有蛟龙在,云雨一经便上腾”“见说河湾药水祠,同声异口夸龙池”等。从诗中可见,龙池水质清澈,是老西宁人赏景的好去处,不仅如此,龙池也承载着不少历史故事。
据史料记载,公元 821 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为唐蕃会盟,奉旨出使吐蕃,回长安后,曾写有《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文中说:“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据考证,龙泉谷即今海湖新区的深沟儿。
当年哥舒翰率军驻扎赤岭,在西宁地区设置河源军。深沟儿南接鸳鸯沟,向北流经西川,拐向东北,在苏家河湾附近通入湟水。在苏家河湾地界,因沟西侧有著名的龙泉,所以文人们称其为龙泉谷。
杏园池早已干涸,旧迹位于今天的城北盐庄村。《西宁府新志》记载:“杏园池,在城西十二里,澄渟不减,广袤百余丈,明末泉竭,亦名龙池。”盐庄东邻土巷道高坡,西连杏园村,村庄地形呈凹形,四周隆起,中央凹处有泉眼,日积月累,泉水成池,村北黄土山多碱,味极咸。池西又有杏园村,人们便称此池为杏园池。
明末,泉眼出水量锐减,杏园池逐渐干涸,但纤细的泉水汩汩,依旧不断。后来有人在池的西北部地形较高处筑墙垒屋,渐成村落,人称盐庄”,因村小人少,行政管理上与附近马家庄合称“马盐庄”。直到上世纪末,盐庄村村民庄窠都建在凹地西北部稍高处,村前是一片湿漉漉的凹陷地,就连村南的大路,每逢开春,泛浆不断,行人车马颇感不便。
湫池又称金娥池,位于大通娘娘山山顶。据说,娘娘山湫池面积达百余亩,久旱不涸。池边野花绽放,杂石丛生,与金光闪闪的池水相映成趣,景色旖旎,“金娥晓日”也被列为古湟中八景之一。清末名士张思宪诗云:“金娥池水涌金娥,五色斑斓迷目多。 破云晓开登绝顶,惊人佳句问如何。”大通知县刘运新将湫池称之为“北瑶池”,过去遇天旱之年,附近村民都前往那里求雨。
金娥池位于娘娘山顶。图片为资料图片
作者:王春雪 来源:西海都市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