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之海
如梦似幻的青海湖,
面积达4500多平方公里,
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原本是一个巨大的外流型淡水湖,后来由于新构造运动,四周山地隆起,湖水外泄通道被阻,遂变成一个闭塞的咸水湖。
摄影/郑云峰

远古的青海湖本与黄河相连,
但在后来的造山运动中,
它不但变成巨大的湖泊,
更成为环湖地区各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之湖。
每年青海湖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就会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前来观看。
摄影/郑云峰

蒙古人叫它“库库诺尔”,
藏族人称它“措温布”,
都道出了“青蓝色”这一特点。
青海湖最深处为32.8米,
平均水深21米。
纯净的水只有深达5米以上,
才会呈现浅蓝色,
要想看到青色,
水要更深才行。
只有水足够深,
才能把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等长波光线吸收,
把偏于短波的紫青色反射出来。

由于水深不同,光反射的颜色也不同,最深处便是青色。
瑞士日内瓦大学地质学教授高莱曾说:
绿的颜色在湖泊中时常可见,
而青的颜色则相当少见。
青海湖的水,
既区别于大海的蔚蓝,
又异于其他内陆名湖的碧绿,
它是湖与海的完美结合,
青得深沉,
蓝得高洁。
一望无际的青海湖,不愧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滨湖绿野
三江源区湖泊众多,
大部分湖泊的湖滨皆有绿野,
青海湖的环湖草原水草最为丰美。
青海湖流域总面积为29600多平方公里,
其中草地面积为21300多平方公里,
包括草原、草甸和沙生植被等多种类型。
此地冬季多雪,
夏秋多雨,
湖的补给河流众多,
因而牧草繁茂、养分充足。

青海湖畔,牧草繁茂。
早在战国及秦帝国时期,
环湖草原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
特别是此地的马驰誉于世,
被称为“秦马”。
北朝时,
草原帝国吐谷浑在此地建立基地,
培养骏马。
据说每年冬天湖水结冰时,
吐谷浑人便把体壮膘肥的牝马赶入海心山放牧。
到次年春天,
海龙与牝马交配后,
生下“龙驹”,
能日行千里,
被称为“青海骢”。
此事虽为传说,
却也折射出环湖草原马的神骏品质。

青海湖边悠闲的马儿。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
马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湖滨绿野上依然有牛羊在食草饮水,
但很少能看到成群的马,
更没有名马龙驹,
但“龙驹岛”名声的犹存,
静静地矗立于万顷碧波之中,
安守着美丽的传奇。

青海湖畔,宁静而美丽。
闭上眼睛,
想象自己是一株草,
和伙伴们一起迎风摇曳,
然后用青草的视角去看:
祭湖的僧侣、朝圣的佛徒和饮酒歌唱的牧人,
用青草之心感受神佛的庇护与祝福。

每当“圣湖”青海湖祭湖,环湖寺院的僧侣们就会赶来参加。
摄影/郑云峰
你会发现,
生存于此的牛、羊和马匹是那么自由,
生活于此的牧人是那么自然纯朴。
你会发现,
湖水南岸甲乙寺,
28米高的露天未来佛像伫立在天地之间,
正慈悲安详地注视着你,
无论你有多么渺小和卑微。
这是一处极善极美的草原,
一直保持着最原始的纯净、辽远和美丽。

鸟类天堂
鸟岛坐落于青海湖西北隅,
主要由海西山(又名蛋岛)与鸬鹚岛组成,
位居中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

鸟岛上聚集了大量鸟类。
摄影/郑云峰
每年四五月份,
海西山便热闹异常。
斑头雁、鸬鹚、凤头潜鸭、海鸥等鸟类,
纷纷从中国江南地区及东南亚等地飞来。

青海湖边上,一群棕头鸥在这栖息。
摄影/郑云峰
十万远客在岛上繁衍生息,
挤挤挨挨,
甚至到难以落脚的地步。
秋天,
雏鸟长大,
南飞越冬。
冬雪飘飘时,
湖面冰封,
鸟岛又成了天鹅的领地。
它们在岛上越冬,
翌年春天离去。

天鹅在冰面上休息。
摄影/郑云峰
在鸟岛的东北端,
一面峭壁矗立湖滨。
春夏之季,
有上万只鸬鹚生息在礁崖上,
形成一个鸬鹚部落,
故名“鸬鹚岛”。

青海湖中鸬鹚岛一隅。
除了年年往来的候鸟常客们,
岛上还有过路鸟类暂驻栖息,
最多时达80000只以上,
鸟岛成了它们往返的食宿点。
有的在湖滩歇息一宿就匆匆赶路,
有的在这里补充食物,恢复体力,
流连一些日子,
再飞往目的地。
在这万鸟竞翮的“王国”周围,
生活着对这些生灵备加呵护的藏胞,
在人与鸟和谐共存的生活环境下,
这里终成鸟类的天堂。

青海湖就是鸟类的天堂。
摄影/郑云峰

水中精灵
在三江源地区大大小小的数百个湖泊中,
皆有裸鲤的身影。
它们无鳞无甲,
喜欢在浅塘湖边觅食,
对人类毫无戒备之心。

在水中游动着的湟鱼。
摄影/郑云峰
青海湖是裸鲤的天堂,
但它们不会在湖中生育,
因为鱼苗无法承受湖水中的高盐分和寒冷。
每年春夏,
裸鲤由青海湖逆游入布哈河等淡水河流中,
在流速缓慢,
水深1米以下的清澈河道中产卵繁殖,
这里适合鱼苗的生长发育。
等到它们强壮到能够在更严酷的环境中生存时,
便会顺着河道返回青海湖。
裸鲤很脆弱,
离水即死。
同时它也很顽强,
高海拔、苦寒、食物匮乏还有咸水等恶劣条件,
都无法阻挡它繁衍生存。

在河水中奋力游动着的湟鱼。
摄影/郑云峰
青海人把裸鲤称为湟鱼,或者花鱼、藏龙鱼,
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湟鱼拯救了许多青海人的生命,
所以他们对湟鱼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然而滥捕滥捞致使湟鱼的数量锐减。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
青海湖周围几十万亩草原被开垦为农田,
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多数被人为拦河筑坝。
许多河流干涸断流,
湟鱼的繁殖通道被阻塞,
无法到淡水中产卵,
造成大量湟鱼在河口地带死亡。
湟鱼曾经无比繁盛,
甚至有“马过布哈河踏死一片湟鱼”的说法,
然而那景象已不复得见。
老人们忆起湟鱼群经布哈河口回青海湖的场景,
仍会陶醉于那千金万银在水中翻腾的美丽,
仍会惊叹那自由的生命在水中溯游的盛况……

鸬鹚正在捕食湟鱼。
摄影/余五灵
鸟岛栖息的鸟类每年要吞食近千吨的湟鱼,
如果鱼减少了,消失了,
鸟类也会紧接着减少或消失,
青海湖也会随之失去活力,
这是潜在的伤口,
隐伏的灾难。
好在近些年政府宣布封湖育鱼,
湟鱼数量增正可观,
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在青海湖边上骑马的藏民。
在青海湖周边生活的人们心目中,
环青海湖地区曾是西王母的居所,
青海湖也是她曾经沐浴过的西天瑶池。
至今在藏区一些人的观念中,
青海湖还是理想国香格里拉的所在……

创作团队
撰文:彧卿
图编:HonYi
审校:有刺客
部分图片来源:
《三江源》,青岛出版社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