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为什么加引号?
是由于指向的不确定性。
既有神话昆仑山又有地理昆仑山。
横亘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是一座被中国人赋予了太多想象的神话之山。
摄影/郑云峰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为著名的神山,
昆仑山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复合型的“隐喻”,
或者说是“一座”充满象征寓意的山。
昆仑神话被认为是相对完整,
和东方滨海地区蓬莱神话系统相对应的,
西方山岳地区的神话系统。
相比之下,
前者更为古老。
昆仑山上天气变化极快。
摄影/董卫东
昆仑山“中应于天”“地之中也”,
即以昆仑山为中心、为主轴,
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基本宇宙。
“南望昆仑, 其光熊熊, 其气魄魄”,
是《山海经》对这座神山的整体概括。
通过对许多零散典籍的记载,
可以勾勒出它的大概形貌:
《山海经》说昆仑山面积有八百里,
《博物志》则说有一万里之大。
至于昆仑的高度,
一说离平地有万仞 (大约七八千丈 )之高,
一说高三万六千里,
一说高一万一千里, ,
《淮南子》中则更具体,
说其高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作为想象之词,
我们大可不必太较真,
但在古人看来昆仑山十分雄伟高大,
这是无可怀疑的。
昆仑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中的圣地。
汉代时,
昆仑山图像还被描绘在墓室壁画中。
这座被称为“天帝”在人间之都城的神山,
不仅是“百神之所在”,
而且“万物尽有”:
碧玉之堂,
琼花之室,
紫翠丹房,
流光映霞,
芝田蕙圃,
珍禽瑞兽……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登之而不死”,
这或许是它之所以令人向往,
更直接的缘由。
昆仑山的冰川融水是长江、黄河之源。图为夕阳下的青藏铁路和沱沱河。
作为神话中的神山、圣境,
昆仑山不过是古人对神异世界的想象,
而这种想象,
又不可避免地有对现实世界的镜像投射。
虽然作为寄托之所,
昆仑山并不需要确凿考据,
但古代学者大都不明白这种,
被后世称之为“神话学”的理论,
所以他们往往将其向历史或自然地理层面落实,
直至今日,
这种尝试仍未中断。
也正是在这种尝试中,
“神话昆仑”和“地理昆仑”的联系及区别,
逐渐显露。
昆仑山平均海拔5000多米,山顶上的冰雪常年不化。
摄影/郑云峰
自秦汉以降,
关于“昆仑山”之所在,
一直是众说纷纭。
或以为昆仑山只有一座,
或以为昆仑山分东、西昆仑,
即泰山与王屋山。
或以为昆仑山是山中有山的庞大山脉或山系,
如巴颜喀拉山脉。
壮观的冰舌从阿尼玛卿雪山伸出,蜿蜒达数公里。
摄影/郑云峰
“河出昆仑”,
以“河源”为“昆仑山”地理所在的标志,
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深信不疑的一个千年共识。
中国地形地势以西北高、东南低为基本格局,
且《山海经》等历史文献反复提示西北指向,
而后又经历代探索、考据,
如汉武帝将“于阗南山”钦定为昆仑山,
唐朝刘元鼎称巴颜喀拉山为“古所谓昆仑者”,
元世祖、清康熙帝也曾派人去实地考察河源,
渐有“新疆昆仑”和“青海昆仑”的推论。
昆仑山上的部分冰川融化之后露出了被剥蚀的地貌。
摄影/郑云峰
现代地图上所标注的昆仑山脉,
“乃近代外国地理学家附会中国旧说,
自西藏高原各山中割取一段而强名之者耳”。
19世纪,
德国学者洪堡德把亚洲内陆山脉分为四大山系,
昆仑山系便是其一。
这些分类影响到后来各国的地图绘制,
中国出版的现代地图也多以此为本。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
横贯新疆、西藏和青海境内,
全长约2500公里的昆仑山脉遂成定案。
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型淡水湖泊,古称柏海,在藏语的意思是“蓝色长湖”。
现实地理考察中得出 “河出青海”的结论,
似乎使青海境内的昆仑山显得更加“正宗”。
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金山—祁连山脉,
东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 ,
南端为唐古拉山脉。
这些伟大的昆仑山脉铸造出青海的骨骼。
从“黄河源头第一县” ——玛多县流出后,黄河便从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雪山之间穿过,直奔东南方向而去。
摄影/郑云峰
阿尔金山曾是丰饶的原野:
茂密的森林环绕碧湖,
三趾马在草地上奔跑,
天空有始祖鸟振翮翱翔。
在一次次地质和气候的剧变中,
温热气候孕育的花树、森林、恐龙逐渐消亡,
高山上升,
荒沙漫延,
旱风肆虐。
昆仑山里的“大地之眼“艾肯泉,因含硫量高、盐分高,没有动物能在这里生存。
阿尔金山化腐朽为神奇:
将林木变成煤炭,
将动物遗体碳化为石油。
于是才有今天的冷湖、花土沟的原油,
锡铁山的铅锌,
察尔汗、台吉乃尔几十个盐湖……
阿尔金山拥有全国13.5%的矿藏财富,
堪称“聚宝盆”。
东台吉乃尔湖是一片盐湖,因景色过分美丽,被称为中国的马尔代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的诗句吟唱出祁连山的气势。
“祁连”乃古匈奴语,
意为“天山”。
它自西向东,
从柴达木盆地北缘沿青海东北伸到河西走廊,
绵延800多公里,
是昆仑山系中十分独特的一座。
雪山、荒漠、草原和森林在祁连山汇集。
戈壁的粗犷,
森林的壮美,
冰川的奇幻,,
草原的悠远,
峡谷的百态……
悉数在它怀里。
祁连山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物产资源,
因而被誉为“八宝山”:
金、银、铜、铁、煤、石棉、玉石、石油为“大八宝”;
鹿茸、麝香、蘑菇、大黄、湟鱼、油菜、蜂蜜、奶酪为“小八宝”。
远远望去,各拉丹冬雪山如金字塔般高高耸立。
摄影/郑云峰
各拉丹东位于唐古拉山中段,
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
海拔6,621公尺,
为唐古拉山脉之主峰。
宛如龙角般高高扬起,
锋锐且势不可挡。
裸岩、冰川、雪坡犹如巨龙的灼灼鳞甲,
又像万面铜镜,
上映天,
下澈地。
作为长江源头的主要水源补给区,各拉丹冬地区的冰川变化,对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摄影/郑云峰
各拉丹冬雪山群南北长50公里,
东西宽20公里,
海拔高峻,
冰雪覆盖面积达662平方公里,
有冰川85条,
这里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昆仑山号称“万山之祖”,图为属于昆仑山系的巴颜喀拉山。
摄影/郑云峰
巴颜喀拉如苍龙驾着繁花草野的七彩祥云,
忽而蜿蜒伸曲,
忽而悸动腾挪,
百态毕现。
作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它海拔虽高,
却寓雄浑于开阔,
不露峥嵘。
此地多终年积雪的大山,
到处可以见到冰河垂悬的奇景。
年保玉则藏语意为“圣洁的松耳石峰”,位于青海省久治县境内。
摄影/郑云峰
主峰年保玉则海拔5369米,
顶天立地。
仰望冰连玉结的峰顶,
使人想起李白的名句: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每至春来,
日光灿烂,
一条条冰雪融水汇合而成的溪流,
不仅滋润了高原干燥的土地,
还为长江与黄河输送水源。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阿尼玛卿雪山与西藏的冈仁波齐山,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悟山,云南的梅里雪山并称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
摄影/郑云峰
阿尼玛卿雪山,
因山体由砂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
又名“大积石山”,
是黄河源头最大的雪山。
平均海拔在5900米以上,
其主峰海拔6282米,
山体周围被冰雪覆盖,
终年不化。
藏族人民称阿尼玛卿为“博卡瓦间贡”,即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
摄影/郑云峰
它由13座山峰呈锯齿状重叠在一起,
57条银须般飘洒的冰川哺育了初出大山的黄河。
在阿尼玛卿雪山的怀抱里,
母亲河有了春天的膂(lǚ)力,
有了润泽千里的水源。
藏传佛教信徒奉阿尼玛卿为神山,
因为在信徒眼中,
它既是果洛开天辟地的造化神,
又是雪域安宁的守护金刚。
夕阳之下的玉珠峰。
本以为它伟岸高峻地雄踞于地球之巅,
空中俯瞰,
却不见峭拔、突兀,
只有大海般的广阔。
云天近在咫尺,
星辰如在目前。
高峻若是,
却令人敬慕而不生畏惧,
广袤若是,
却不因养育江河而稍稍自矜。
文墨如此无力,
竟找不出恰当的词句来形容它,
参山面圣也不过徒留喟叹:
昆仑,
唯一的昆仑,
祖山就是祖山!
昆仑山盘踞于世界之巅,向世人展示她的壮美。
摄影/郑云峰
创作团队
撰文:彧卿
图编:HonYi
审校:有刺客
参考资料:
钟宗宪《昆仑文化意义的递变》,《民俗研究》2019年第4期
赵宗福《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周星《三“座”昆仑山与中国“大风水”》,《民俗研究》2019年第3期
部分图片来源:
《三江源》,青岛出版社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