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作者: 时间:2020-12-03 17:27:33 浏览量: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2017年8月2日,治多县,乌丽以东进入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和达哈煤矿的矿道途中,不时可以看到立在路边的写有“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碑。

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据国家环保部公告,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于8月8日至9月8日进驻青海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重点督察青海省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

然而,新京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点都已被叫停,但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仍旧大量裸露,采坑没有得到修复,正在形成的污染继续威胁着长江源头。

三江源·伤痕

2017年8月2日,新京报记者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出发,来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中部的青藏公路乌丽段,再驱车向东,循着长江正源的沱沱河、通天河一路探寻。

这里海拔高于4500米,地广人稀。土壤泛红,矮小的绿色植被紧贴着地皮蔓延,勉强铺满波状起伏的沟谷。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通天河畔因大风作用形成的罕见月牙形的沙丘,每个沙丘长百余米,高五六米。当地牧民讲,其面积在逐年扩大。这个区域离矿山距离不远,都属于西风带。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的长江源头干流通天河河道。通天河是长江源头干流河段,通天河流域属高寒气候区,除高原东部边缘外,大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多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通天河流经区域,绝大多数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缓冲区,这里是雪豹、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黄羊、野牦牛等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所在,也是黑颈鹤、斑头雁等珍贵鸟类的栖息地。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在通往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和达哈煤矿的矿道途中,记者遇到大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在通往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和达哈煤矿的矿道沿途两侧,记者不断遇到成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羊,数量非常之多。

扎苏煤矿 在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内,乌丽以东40多公里、通天河以南约3公里处,沿着一条被沙子掩埋的矿道,记者进入数公里长的山谷,找到扎苏煤矿。

两边山体遍布露天矿穿孔、爆破、滥挖乱采的黑色采坑,大面积的高寒草甸被破坏。

这处扎苏煤矿属于盗采点。煤矿的洗煤池里,洗选废水绿里泛黑,不规范的采煤工作面导致洗煤池边有一处数十亩面积的山体塌陷。黄色皲裂的山体,裂缝能有一人宽。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在扎苏煤矿附近的通天河一条支流河道上,记者遇见两只成年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带着一只幼年黑颈鹤在河中觅食。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沿矿道进入数公里长的山谷,两边山体遍布露天矿穿孔、爆破、滥挖乱采的黑色采坑,大面积的高寒草甸被破坏。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其中的一个山谷,矿石裸露。从高处俯瞰,整个山谷就像人类正行走在三江源的一条腿,可是皮肤、肌肉和韧带被剥离,只剩下凝固的蓝紫发黑的血管。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现场露天煤矿开采形成的采坑及排土场矸石,已经出现裂缝,极易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从空中俯瞰到的矿区部分采矿点,一处处剥离的山体由一条条矿道连接,绵延十几公里。山的南边3公里就是通天河。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多处出现大面山体塌陷。这是其中一处因不规范的采煤工作面导致数十亩的山体塌陷,黄色皲裂的山体,裂缝能有一人宽。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矿区有至少3个洗煤池,这是其中一条处于山谷中的长二三百米、宽几十米的洗煤池,洗选废水绿里泛黑。由于煤中灰分是煤炭出售的计价指标之一,需要用大量清水进行洗选分级,然后脱水成为产品煤运出,留下了大量的洗选废水。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矿区的多个洗煤池蓄满了水,未做任何处理。对洗选废水的处理应该是完全闭路循环实现洗水全部复用,或另建煤泥池进行沉淀,清水大部分复用,余下的达标排放。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扎苏煤矿,记者在现场看到,洗煤池直接有沟渠连接通向谷外,沟渠里有水流痕迹。

尼雅西铁矿 附近的尼雅西铁矿,铁矿开采形成的矸石山、矿渣山已绵延成片,低处十多米,高处三四十米。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通往盗采点尼雅西铁矿的矿道边,堆砌着铁矿石。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尼雅西铁矿,紧邻雅西措的北岸,它处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 雅西措是长江上游沱沱河形成的第一个湖泊,属于长江源重要的水源水系范围,同时拥有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在寻找尼雅西铁矿时,记者在矿道边遇到一头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色野牦牛。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尼雅西铁矿,距离通天河不到三公里,这个区域处于高寒西风带,大风刮起,飞沙走石,暴露的矸石山、矿渣山和剥离的山体表面的细沙石,被吹的四处飞扬。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尼雅西铁矿,山体被切开,表面的植被被剥离,切开的山体大面积裸露在外,随着大风和雨雪的冲刷,破坏面逐步扩大,进而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治多县尼雅西铁矿,虽然地表就是赤铁矿,但整体规模不大,成矿条件也并不好,人工选矿机被废弃在一边,铁矿开采所形成的矸石山、矿渣山已出现裂缝,有滑坡隐患。

达哈煤矿 在扎苏煤矿以东38公里,还有一处达哈煤矿。大量煤矸石没有填埋,堆放在一起。

矿区仍有挖掘机、运输车等。矿部共有24间带暖气的宿舍,还有供氧设备机房、独立的浴室、厨房、储物间、水窖等。整个矿部虽然满地狼藉,但不少上下床铺盖还卷得好好的,桌上镜子、书本齐全。

矿部边,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混杂一处,占了大片地方,生活废水、生产废水没有经过专门处理就排放出场外。

这里还遗留着上万吨煤。按照常规做法,煤堆要尽量压紧,并覆盖50mm厚的黏土,夏天还需要再喷上一层石灰,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避免煤层温度上升、发生自燃。但记者在现场看到,煤山直接裸露在阳光下,没有任何覆土。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在通往达哈煤矿的矿道边,记者遇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在途中经过的一处石灰岩山体,还发现一只雪豹,遗憾的是因为雪豹瞬间藏身山洞里,没有拍摄到。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2日,治多县达哈煤矿的煤炭销售指示牌,这是曲麻莱县境内达哈煤矿所有。寻访中,有牧民告诉记者,达哈煤矿至今还有转运煤炭等生产活动。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曲麻莱县,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达哈煤矿,矿区由西向东有三个北西向黑黢黢的树枝状沟谷。经记者核实,达哈煤矿在矿权范围外开采有多个露天采坑,属越界开采。另外,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很明显,记者在现场看到,露天煤矿开采形成的采坑及排土场矸石,引发开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痕迹,对地表草场、天然植被产生了直接影响和破坏。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8月3日,曲麻莱县达哈煤矿,2016年9月才停产,2017年5月6日才停止外运煤矿石。记者8月3日探访时,在矿区内遇到4名工作人员。达哈煤矿多处不规范的开采面,对植被造成巨大破坏。

这些采矿点都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

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属盗采点,已停产,无人烟;有证开采的达哈煤矿,仍有工作人员出现,指望着将剩下的煤拉走。

至今为止,三处采矿点的生态修复仍未展开。

核心报道

《三江源“伤口”未愈盗采矿点待修复》

请见今日新京报A11版

核心影像调查:被野蛮盗采的三江源

- The End -

摄影: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刘旻

感谢原稿编辑:陈薇 李冬

编辑:小麦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