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去勒巴沟时经过了通天河的其中一段,今天我们要去看通天河大桥与三江源纪念碑和唐僧晒经石。

之所以来到这里,一来是想看看玉树地震后通往玉树这条生命线上这座大桥的近况,二来也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再次看看三江源纪念碑。

通天河大桥是从西宁到玉树的必经之地。它于2005年10月14日竣工通车。这座总造价772万元的大桥全长166.08米、引道工程1000米,是那曲地区最长的一座桥。玉树地震时,这座大桥遭到了部分损坏,但在当时,这条通往玉树的生命线无论如何也不能中断,于是,这座大桥在那段紧急时刻,仍然“带伤”担当起了重任。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座大桥所承载的就是玉树人民的生命托付。

因此,这座大桥真可以称之为“英雄之桥”。今日到此,也是为了对这座生命之桥、英雄之桥致敬。

如今,英雄之桥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光荣退役,替代它的是离它不远的另一座新的通天河大桥。这座桥也是在玉树地震期间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而成的。同时,新桥也承担起了西宁到玉树高速公路的重担。

在通天河大桥的岸边,就是三江源纪念碑。之前去过两次都是大门紧闭,今天来此,看到这里敞开了大门,我终于可以进到里面参观游览了。

三江源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各拉丹东雪峰6621米的高度;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

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碑的正面镌刻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碑名。

背面是用汉、藏文雕刻的碑文。

三江源头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山川壮丽,水丰草美,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境内,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万里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南侧的大冰川,绵亘几十里的冰塔林,犹如座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景色绮丽。滚滚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源头湖泊、小溪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甚为壮观。澜沧江源出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的下方,分别用三块巨石代表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于2000年8月19日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生态环境变得脆弱。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进度。特别是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使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
1999年,中国探险协会组织了水资源专家与其他科学家对澜沧江的综合考察,通过考察提出了"开发大西北,保护三江源"的建议。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青海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初步意见,并在2000年3月21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会议认为:"中华水塔"面临着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战略任务,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青海省人民政府经过认真调研,于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1年8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派出专家组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依据考察的成果,国家林业局规划院和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依制定三江源保护区2001-2010年的10年建设总体规划。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就在我们参观三江源自然保护纪念碑时,有三个年轻喇嘛也来这里参观,打完招呼一询问,原来三位还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一个来自云南,一位来自本地,另一位来自甘孜德格,他们三人在是网上的朋友,今天相约来到玉树,本地的小喇嘛就尽地主之谊带另外两位来这里游览参观。

恰巧他们所在的这几个地方我都到过,聊起来还真有亲切感,于是,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离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景区,在景区大门外看到这样一个指示牌。于是我们沿着指示牌指示的方向继续前行。

于是,我们沿着通天河继续前行。

虽然前几次来玉树,也都来过通天河大桥和三江源自然保护碑,但每次都是直接回返去看晒经石,这次我们自驾行游,便“任性”了一把,由纪念碑出来继续沿着通天河往上游走,想去看看那导游牌所指的地方。就这么顺着通天河往上走,没想到就在这山谷河滩里还有村庄存在,想必这就是旅游指示牌上写的拉司通古藏村。

这个村庄位于通天河的一个弯道中,其位置很是奇特。


在前面我提到这次青海之行中的一位伙伴是带着一项特殊“任务”来的,就想来这边寻找父亲当年护送十世班禅进藏的足迹,这次来玉树就想找到当年护送途中渡过通天河的位置,一路心心念念着这件事,根据老父亲的回忆故事与描述,他感觉当年的渡河位置可能就在附近,于是,我们就在这里停了下来。

这是一片河中浅滩,按照正常情况,当年在没有现代水上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从这里渡河应该是比较好的位置。

如今这里因为河流沙化,已经成了一片人工植树林地,说明这里河流的水流当年也是比较缓和的。

于是,这里就成了同行伙伴这次寻找父亲足迹的一处纪念地。

此时,站在河边的我,脑海里在想象着当年部队护送十世班禅渡河的情景 。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