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高跷 矮跷 高台:“险中出奇”的表演艺术

作者: 时间:2021-03-06 13:51:42 浏览量:
高跷 矮跷 高台:“险中出奇”的表演艺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青海新闻网讯 在河湟社火中,论节目的惊险性,就不得不提杂剧舞,杂剧舞包括高跷、矮跷和高台。它们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而这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民间艺术,给轻松欢快的河湟社火增添了几份紧张气息,精彩刺激的表演也令人咋舌。

高跷

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

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进攻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高跷艺术吸引观众的三大要素是木跷之高、服装道具之得体和脸谱化妆之到位。高跷是由两根笔直的松木椽子制成,紧韧轻巧,一般高7-8尺,最高的达1.2丈。高跷表演人员装扮成戏剧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配秦剧服装及道具。表演过街社火时表演人员只是列队行进而已,坐场表演时表演人员也只是走几圈而已,但他们的表演抬脚快,落脚实,动作自如,潇洒大方。其中不乏有踩跷技艺娴熟者不时地做一些滑稽谐谑的动作,常引来观众的一阵阵欢笑。

高跷 矮跷 高台:“险中出奇”的表演艺术

矮跷

矮跷表现旧时缠足妇女的行动姿势,类似于姑娘脚踩四、五寸的木制矮跷,是一种没有具体情节的纯情绪舞蹈。唱词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乡俗俚语,讲究合辙押韵,诙谐幽默,能充分反应劳动人民朴素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行进过程中矮跷多为颠颤步,颠颤步是以脚掌为动力,通过膝盖的弯曲带动全身,形成身体上下一致的颤动。这是矮跷所有角色共同的、最富有特色的舞蹈动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矮跷在颠颤步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掌颠步、平颠步、踱颠步、碾颠步、跳颠步等舞蹈步伐,配合表演人物夹裆、含胸和跨步的扭动,构成了矮跷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台

高台也称为“亭子”,是因为亭杆是由一根长5米、直径3厘米的铁杆艺术弯曲成形,合理布局,演员位置取得重心平衡。经过几代人的精心设计和相传,亭子造型多变、构图精美、艺术风格独特,真实地反映了百年来河湟社火艺术的鼎盛风貌。亭子上的小演员,是由三至六岁的幼童扮相,他们或站坐、或骑马、或乘鹤,活灵活现,饰演的都是村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中的人物。(马正艳 搜集整理)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