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秋,乐都柳湾的村民在坡地改梯田的过程中,发现了距今四千多年的古墓葬,这处湟水流域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文化遗存,被人们命名为“柳湾墓地”。
每年,很多来青海旅游的客人,都会前往柳湾彩陶博物馆参观很多从柳湾墓地出土的彩陶,被彩陶上精美的图案和神秘的符号所吸引的同时,很多游客会产生一些疑问,柳湾遗址为什么会没落?原本生活在柳湾的远古先民去了哪里?
柳湾基地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一脉相承,延续近两千年。
乐都柳湾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墓葬最多、出土彩陶最多的一处原始社会公共氏族墓地,共清理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墓葬1730余座,出土文物3万余件,其中陶器1500余件。其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居于诸远古文化之冠。
气候变化 让柳湾聚落逐渐衰落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介绍,墓葬证据表明柳湾氏族聚落大约兴起于4500年前,兴盛于4000多年前,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大约在2600年前,这个庞大的氏族部落几乎消亡,此后再无活动记录。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柳湾氏族聚落逐渐走向消亡呢?环境考古学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侯光良教授说:“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马家窑文化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当时的气候条件非常好。气温要比现在高2℃到3℃,降水量也比现在充足,可谓风调雨顺。而且柳湾先民居住的地方黄土堆积后,所处地势又比较平坦,非常适合种植粟和黍等比较耐旱的作物。”借助这样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马家窑文化便在柳湾地区繁荣了起来。
到了4000多年前后,这里却不再风调雨顺。此时,我国北方季风衰弱,降水量迅速减少,气温整体变低,这让柳湾先民赖以生存的种植业难以维持,此时,有些柳湾先民选择迁徙,有些柳湾先民改变了生产方式,逐渐朝着畜牧业发展,他们主要饲养便于移动且能利用高地植物资源的羊、马、牛等。与种植业需要稳定的居所不同,畜牧业需要游牧,于是在这样的气候和社会环境下,原本十分兴盛的柳湾部落逐渐走向了没落。
部分柳湾人融入土著文化
柳湾氏族聚落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聚落,虽然经历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但是考古专家们在对柳湾墓地不同文化类型的人头骨作了研究后发现,柳湾墓地不同时期的居民,在体质上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在柳湾氏族聚落居民生活在湟水下游和黄河流域的时候,在青海高原还生活着一些土著居民。他们的生产方式落后于马家窑文化类型,过着狩猎的生活方式。虽然相隔遥远,但是他们之间早已有了贸易和交流。
侯光良教授说:“考古发现证实,早在距今3万年前,青海道就已经成为了远古文化的交流通道。丝路青海道的畅通,为柳湾先民和远古青海土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方便。”
目前,据考古学家对古人人头骨的分析研究证明,以土著居民为主的宗日文化是由马家窑文化和土著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但宗日文化的人群主体还是当地土著,他们与后来的卡约文化一脉相承。柳湾氏族聚落的先民,有一部分便逐渐融入到了宗日文化中,也有一部分形成了我省另一个本土文化类型——辛店文化。两种文化类型的融合和蔓延共同创造了青海高原上的早期的先羌文化。
东迁:融入华北汉族
当青海高原的原始先民处于辛店文化及卡约文化类型时,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了夏商时期。当河湟地区的羌人还处于“少五谷,多禽兽,以涉猎为事”时,中原地区早已实行了农耕和畜牧。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吸引了很多羌人,他们开始向东部平原地区迁移。
羌人和周人关系密切,武王伐纣时,羌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国语·周语》记载,早在夏商之际就有大批的羌人最先进入中原。这个记载,在对柳湾墓地出土的347副人骨研究后,得到了最有利的佐证。
侯光良教授说:“研究结果显示,甘青地区的远古居民与商代华北地区的古居民之间,在体质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的颅面测量值十分接近。这说明柳湾先民的一部分,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成为构建中原人基因的一部分。”
历史古籍以及神话传说等也对此提供了辅证。《国语·周语》《左传》记载,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姬姓部落和炎帝姜姓部落皆出自西羌,夏商时期的“禹兴于西羌”。
据甲骨文记载,到了商代,活动在中原的羌人更为广泛,甚至一些羌人在官府中任职。《国语·周语》中所提到的齐、许、申、吕等姓,都是早期移民到中原的羌人。
到了周代,周人与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传说周的始祖后稷,乃是羌人之女姜嫄所生。姜嫄在野外踏了“巨人足迹”后生了后稷。后来周武王伐纣时,羌人部落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羌人进入中原后,逐渐被中原人同化,到了秦汉时期,就基本上融入到了汉人当中,唯有他们身上,还带着一些古老先民的基因。
南下:早期开发西南的部族
春秋时期,秦国向西大举开疆拓土,开始兼并和征服西北的羌人和氐人。那些留在河湟地区继续繁衍生息的柳湾先民的后裔,很快也受到了战火的影响。
《青海通史》记载,由于秦国的强大,羌人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向中原地区迁徙。其中有一部分羌人开始改变生产方式,跟随无弋爰剑继续在青海高原繁衍生息,而有些羌人选择顺着丝路青海道河南道,向西南移动。
这些羌人,有的到了白龙江流域,有的到了涪江、岷江流域,有的到了雅砻江流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别,有的在河谷地带,有的在丘陵地区,有的则生活在深山茂林中。因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他们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强大,有的弱小。有部落农耕,也有部落游牧,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许多少数民族。时至今日,很多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史诗中,都记载着自己的部族来源于青藏高原,他们的族源与青海古代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羌族史》记载,现居于岷江上游的羌族同胞,就是当年青海高原向西南迁徙的羌人部落的一支,到达岷江后的他们还与曾经居住在岷江流域的一个民族——戈基人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战争。
“五星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织锦。
西进:建立了婼羌国
在羌人部族中,也有部分人长途跋涉到了新疆天山南路,成为了后来文献上所记载的“婼羌”的组成部分。婼羌就生活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若羌县位于甘肃、青海以及新疆接壤的地方。
在新疆沙雅县曾出土一枚汉归义羌长印,这枚印章的出土证明,在汉朝时羌人就到达了新疆。
在新疆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的尼雅遗址还曾出土一块上面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字样的织锦。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李树辉介绍,织锦是汉宣帝时期,派遣赵充国攻打羌人时,汉宣帝为了鼓励赵充国凯旋所制。当时将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以南的羌人称为南羌。
李树辉介绍,当时生活在若羌的羌人就是青海高原河湟地区的羌人,因为受到汉王朝的攻打,他们越过了柴达木盆地到达了若羌,并在那里安居下来。出土于若羌的汉代木简中,介绍了一些羌人在若羌的活动。到了汉昭帝时期,汉朝派遣官员到鄯善屯田,婼羌便消失了。
记者/王十梅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