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新寨嘉那玛尼经石城是来玉树的必到之地。据有关史料记载,嘉那活佛是康巴人,他曾修行在峨眉山和五台山,后周游并朝拜藏区各圣地。200多年前来到新寨村时,发现了自然显现六字真经的一块玛尼石,遂以此为缘住在该村,同僧俗群众一起刻凿玛尼石度过了一生。
解放初期,玛尼石堆形成了东西长450米、南北宽100米、高3米的规模宏大的玛尼石经城,并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经轮堂等建筑。占地面积25亩,玛尼及经文石有25亿块左右。前几次到玉树也都来过经石城,这次来这里是地震之后,突然发现这里的经石比前几次来时多了很多。而且明显看得出来,这里增加了很多新的经石,这应该是地震之后,这里的藏民又自觉地在这里堆上了更多的经石。
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经石城,是因为这里的堆的经石足以成为了一座城。以亿为计的经石堆在这里,其阵仗可想而知,来此的人们无不为之而震惊。嘉那玛尼石刻数量之多、雕刻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这里堆放的经石,其雕刻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各种造像和塔,包括佛、菩萨、金刚、天王、度母、高僧、法王、供养人及各式佛塔;另一类为藏文或梵文六字真言。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数万块刻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的玛尼石精品。这里的玛尼石上刻的经文有近200亿字,称得上“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
嘉那玛尼石堆历尽多少代人的放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这里有多少人的祝愿,多少人的期待,又有多少人的故事,无人能够说得清楚。
玛尼石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产物。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自然崇拜的延伸,是巨石文化的再创造,是苯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藏区,各种各样的玛尼石和大小不一的玛尼石堆随处可见。然而像新寨玛尼石城这样规模宏大,且有着悠久历史的却不多。
藏民族的人为什么要刻石堆石?经石文化源于何时?这座经石城是怎么形成的?……这些疑问,是每一个来经石城的人心中的谜。
我国藏区把经文或“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的独特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据说早在松赞干布之前的时代就出现了。藏人认为山是神的化身,有超人的威力,构成山的石头是神灵的一部分。在有神灵的石头上刻上经文或“六字真言”,就更为神圣而灵异。
“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合佛法四部心而成清净不染的莲花、如意宝,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全部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是佛教的经典之本。藏族僧众们认为常诵此咒,可度脱人生苦难和烦恼,怯病避灾,永葆康健平安。藏族人在六字真言的诵声中降生、成长直至离世,一生不间断。因此,藏区信众无论穷富,都尽可能多地花钱敬献经石,把它当作寻求佛祖保佑、追求精神仰敬和消灾灭疾的神圣功德之举,终生孜孜不倦地在进行。而且没有任何人在石上刻字留名,“佛知我知”,要的就是那份心海的宁静安详和灵犀之通,这是只有藏地才有的极至信仰和精神的魅力!
嘉那经石城的经石,来自各地,有的是自己刻的,有的是花钱请僧匠刻的。新寨村的村民擅长刻石技艺,高明的工匠不少,他们把刻好的经石卖给外来的人,借以谋生。这种刻石技艺,一代代地往下传递,成了这里的地方专擅。婚丧嫁娶、重大节日和佛事活动时,人们都会来这里献石并转“廓拉”(围着石城转圈行走祈祷),据说献的经石越多越大,转的圈数越多越好。
经石城玛尼石的石料,大部分是从附近山里开采后一块一块背来的汉白玉,也有绛红和青绿色的其他上好色石。经石大多是本色的,简洁高雅。也有不少特别是大石板,涂染上了鲜艳、明耀、反差极大、饱和度很高的红蓝白绿黑等颜色。白色的经石,外周一般还要涂画上赭红色的框边,显得肃穆神圣。经石雕刻的技法,有阴刻、阳刻,有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按照藏区传统说法,哪怕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旦刻上经文或“六字真言”,就不再是普通的石头了,而成为有灵光的神物。所以,无论石质如何,来自何方,大小素彩……每一块经石都是一个精神的图腾。
经石城外的甬道里,有许多当地老阿依(藏族老奶奶)在出售刻好的经石,有的大如磨盘一排排立在墙脚跟,有的小到可用手掌握,这是为远来石城转“廓拉”的人准备的献石。据说,每献一个经石,就等于念诵了一遍经文。也有更小的,游人可带走收藏,做护身石。我也在此献了块经石,放在这里,一为留念,二为祈福。还买了一块用盒子装好用以收藏的小玛尼石,带回家来摆在我的橱柜里以作纪念。只要心诚,懂得尊重这里的文化,献也好,纪念收藏也好,都是可以的。这就是我选的那块献经石,紫红色背景,白色的字。带回家的那块则是红色背景彩色文字,那藏文彩色六字真言真是精美!
经石城外,终日有众多的男女老幼信众在转“廓拉”。他们手摇经轮,步履匆匆,默然无语,一脸虔诚。据说,环绕石城每转一圈,就等于把经石城的全部石刻经文诵读了一遍,转的圈儿越多功德越大修行越深。
来自附近的藏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转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来这里的信众,除了献石,转“廓拉”,还要去推转成排的经桶,同样道理,他们认为每转一圈,就等于将玛尼桶内所藏的经文诵读了一遍,积累了不少功德。
在新寨经石城,每天清晨周围的藏民都会陆陆续续来到这里转经。几乎是不管男女,不分老幼。我们为了进一步体验转经的那种氛围,次日清晨我们再次来到了嘉那经石城。
转经者大多手持着大大小小的转经筒,一边走一边摇动着,刻着经文的经筒随着脚步有节奏地转动着。据说,经筒每转一圈,就代表转经的人念诵了一遍经文。
在藏地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为了让这种最好的修德方式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甚至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
无论是手中摇动的、还是寺庙里的转经筒它们的结构差不多。它的里面有一纸用藏文密密写满了的经文,因为在奴隶制的时候,藏民大多不识字,所以把经文装在转经筒里,每转一圈,相当念经一遍。转经筒有一个轴能使它转动,每当转动到一定圈数时,就要更新,所以那时藏民是这样记录自己念诵了多少遍经文的。
除了手动的经轮外,在有关经轮的教法中,亦开示了风力、水力及热力驱动的经轮之造法及其利益。以风力推动者,风吹过它们后再吹到任何众生身上,这些众生皆会得益。水力推动者,凡此水流过的地方之水族或饮用此水的众生都会得益。其他如热力推动之经轮等,亦各有类似效用。总之,但凡推动、见到、闻及或念及经轮的众生,皆会结上法缘。
这里每天都有几千人在这里转经,不到现场是体会不到那种浓厚的宗教氛围的。每次到玉树,新寨是我的必到之处,而且是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就是要在这里感受这种氛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感有受。
看着他们怀着虔诚之心不停地一圈一圈地转着,无法不被他们所打动。
还有更让人心动的,那就是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和就地三种。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磕长头当与藏传佛教有关,更与汉族的磕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繁缛的一种基本礼节。《周礼·春官·大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说明了远在周代这种礼节已成熟而被广泛推广。"神腰及股而势成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跪从字面上讲是足之势成危状,对于被行礼之人,行礼者处于人身不安全之状,首先以态证明自己对被行礼之人无伤害而无需防范;拜,则从其意而观之,是说明行礼者对被行礼者表示谦恭,口服心服,甘于受制于人,俯者低视,双手下垂及地,臣服于君之状不言而喻。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才取消君臣之间膜拜之礼。没想到现在藏族人民反倒是把汉族的磕头给传承了下来。
在当今,"磕长头"主要为藏区的牧民,生活在城市里的藏族同胞已少有激情再去做"这么麻烦"的事了。藏区的牧民,他们不辞辛苦,在往布达拉宫朝拜之前,往往都是变卖家里所有的家当,推着一个平板车,带上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帐篷、衣被、餐具...)。这个队伍中常见的年龄是四十岁左右的,往往是一家之主,带上一家人,大人、小孩一起。我们只见到老人(在拉萨)、中年人,少见小家伙们,因为他们少参与"磕长头"的行动,许多是坐在板车上。 西藏的牧民许多以一生能朝拜一次大昭寺为终生愿望,他们辛苦劳作,积累财物,到了朝拜之时,却不惜散尽全部家财,很多人不认同他们的做法,认为愚蠢之极。可这种做法却能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平静,这点是我们在内地的辛勤打拼、尔虞我诈的商场、生活中怎么也得不到的,也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在朝拜途中, 他们的表情,丝毫不见痛楚,也没有特别的喜悦,只有平和,他们的喜悦、激情全部释放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前面。
而在这里磕长头的,多半是拜家人所托,为完成某人心愿而为。我几次在新寨经石城见到过的磕长头的,也多是年轻人,肯定是为家中某人所为,也是孝心与虔诚之心的合二为一之举。这与变卖家当磕长头去拉萨朝拜还有所不同。
我们今早来此,还经历了另外一件宗教事宜——煨桑。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是宗教场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
在有着悠久历史的雪域高原,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藏民族和藏传佛教,燃桑之举是有其产生的思想基础、社会背景的,也伴随着美好的传说。传说,公元8世纪吐蕃牟尼赞普即位时,对社会贫富不均现象非常伤感。为了人人都过上平等生活,他曾3次下令均贫富,但始终无法改变。有一次,他问一僧人:"这种现象有解决的办法吗?"僧人说:"尊敬的赞普,上供奉佛祖,下布施众生吧!"牟尼赞普来到桑耶寺向寺院敬献了《四阿含经》、《律本事》、《俱舍论》3部佛经,向佛像敬献了许多供品,以桑祭祀神灵佛祖,同时向广大百姓布施。从此桑耶寺就有了供桑的传统,后逐渐传至整个藏区的寺院和民间。
为什么要煨桑呢?因为"桑"是藏语,其本意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但以其薰燃过程、人们煨桑时的心态以及所用物品来看,则是一个很明显的供奉仪式。所以煨桑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二是祭祀献供,因为煨桑时除点燃有香味的脱水的柏技和香草外,还有糌粑、炒青稞、茶叶、糖、苹果、清水等众多食品,确有祭祀奉供之意。所以有人将其译为"祭祀烟火"、"焚香祭"、"烟祭"等,看来都是较确切的意译。依苯教史料,迎请神灵前首先要焚香净化周围环境,消除不净和秽气,而普通人生活之处随时都有污染,是一种污垢,一种不净。燃桑是净化行为,每个污点、鬼、魔和秽物都会由此而排除,具有净化环境、消除邪气、秽气和净化之功效。
在藏区,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烟。所以无论你走到寺院或百姓家,你都会发现煨桑炉,而不管桑炉设在院落中央、房顶还是墙上,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之处。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煨桑者口诵"六字真言"。
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了解了煨桑的内容过程与意义,我也在这里进行了一次煨桑活动,以此净化自己的心。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