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作者:舒放的后花园 时间:2021-05-04 14:40:27 浏览量: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有一面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文·舒放

 

合惹石经墙,位于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合惹乡境内的合惹寺周围的山体之中。

去过很多次泽库。从同仁县一路向南,地势会在某个节点上陡然升高,然后呈现出一片开阔的辽远,这就是泽库大草原了。泽库是纯牧业县,在黄南州四县而言,是自然环境最为艰苦的县域。相对来说,在人文等诸方面亦是缺少特色。州府同仁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之乡;黄河边上的尖扎县半农半牧,气候宜人,堪称青海的小江南;毗邻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温柔怀抱之中,境内的蒙古族同胞,以独具藏区腹地蒙古族特色而闻名。

泽库境内连那种适应性很强,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灌木都难见踪影。每每泽库的朋友和我说起这个的时候,满脸都是一种遗憾。

这和我们不能选择故乡同样道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里不是一方热土?而对于泽库这样一个自然环境艰苦的高原小县,我多次前往的原因就是出于热爱。只因为那里有石经奇观:合惹石经墙。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尽管泽库旅游资源有限,但不论是从宗教文化还是人文、旅游等诸方面而言,合惹石经墙都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这一点足够泽库骄傲。

石经墙,顾名思义,石头经文构成的墙。“合惹”是地名,泽库县合惹乡;也是寺院名称:合惹寺。合惹寺藏语称“贡特却扎西林”,意为“妙乘吉祥洲”。汉语名称源自地处合惹乡之故。根据资料记载,合惹寺早年为帐房寺,这种形式的寺院,在青海各地至今仍然存在。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还有帐篷大经堂,每年法会期间搭建,过后将帐篷重新卷好,以备来年。合惹寺约在清道光年间,由该寺第一世德尔敦仁波切始建土房寺。两百余年的历史当中,几番兴衰,最终迁址如今所在位置。石经墙,为合惹寺所建。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与有着“世界第一玛尼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新寨玛尼城相比,泽库合惹石经墙名气不旺,实际上两者也非同一性质。合惹石经墙是“把经书刻在石头上”,而后堆砌成的一堵墙。尽管也有着不少佛像、真言及其他历史、民俗等方面内容的玛尼石,却只是作为辅助装饰作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玛尼堆。

为什么要把经文刻在石头上?

从石刻到竹简到木牍,再到纸张印刷、到电子书到数据库,到电子云,人类的记载无非想把智慧保留下来再传诸后世。石刻,是人类最早期的文化、艺术和信仰行为,是工具、资料、手段匮乏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一最古老朴拙的技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但没有湮灭,反而彰显出亘古恒久的魅力,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因为,用石刻打败时间。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时间概念,如果以我们不过刹那的人生来理解,恐怕真的无法有具体而微的体验。但我们可以借助相关的文学作品来感受。在科幻作品《三体Ⅲ》中,由于时空的设定是在整个银河系,光速之下,跨越时间也成了瞬间的事情。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候,那些漫长的地质纪年就只是那么一瞬,真实到就像我们作为一个超自然的生命存在,正在亲身感受经历着这一切。

一万年,十万年,以人类自然生命而言几近和永恒相等的时间,同样也不过是一颗“时间粒子”。

小说中,卸任执剑人的罗辑,在冥王星上修建人类文明纪念碑时,在最初,那些修建者们召集了全人类中最杰出最优秀的头脑,告诉他们,纪念碑上的资料,保存时间为十亿年。然而经过无数论证,最后,这些人不得不告诉修建者,首先,时间只能是一亿年,

而且方法只有一个:把字刻在石头上。

听着罗辑转述的程心和AA,两者反应不同:程心被这句话深深震撼,而AA则笑出了声。然而正是此刻笑出了声的AA,在离开太阳系,当程心和关一帆被慢光速光墓困住的时候,用“把字刻在石头”的方式,向一千八百万年后的他们传递了信息: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合惹石经墙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美的石刻文化精品。2013年3月,合惹石经墙从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惹石经墙创始年代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是合惹寺第三世德尔敦仁波切主持下,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于五十年代初完成。后在十年特殊时期,石经墙多有损坏和丢失。恢复政策后在当地政府及合惹寺僧众和周围信众的努力下,修缮和补齐了损坏丢失的部分,并在石经墙周围增添了保护墙。

据有关资料记载,石经墙共有10万多块石刻经文。共分四处排列。其中主体石经墙两处,一处为《甘珠尔》,长165米,宽2米,高1.1米;一处为《丹珠尔》,长宽各9米,高1米,经推算,石经墙的总字数在2亿以上。

现实中的“三体”:青海石经墙,用石刻的字对抗时间,起作用吗?

 

《甘珠尔》和《丹珠尔》即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经藏、律藏和论藏。《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槃不久,史称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由五百位证得罗汉果的弟子共同讲述、记录,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

合惹寺石经墙从总体而言,是一经完成,就不再继续雕刻的成品。这也和其他仍在不断“生长”的玛尼堆不同。合惹石经墙是作为一部与能够世长存、千年不朽、万年不烂的佛经而存在。

在那些年,当一次次前往泽库,一次次去顶礼石经墙的时候,在内心深处总是涌动了无可名状的激荡。这是在一种怎样的信念和毅力驱使下才能够完成的事业?而这事业只是为了众生,为了能够将佛经佛法最长时间地留存于这个世间。

当世间风云变化,那可与时间抗衡的石刻经文仍能够在天地间发出光芒,照耀人们的心间。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