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作者:绿松圣玉 时间:2021-06-06 15:53:42 浏览量:

在西藏,首饰不仅是简单的装饰,而且还蕴涵着深厚的佛教思想,已然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公元7世纪即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其妻尼泊尔樨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信仰佛教,此后的历任赞普都提倡佛教,并利用佛教巩固王权,这激化了藏族本教大臣之间的矛盾,在朗达玛继位后,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告一段落。直至公元10世纪以后,在吐番新封建领主阶级的扶持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到复兴,但是与吐番佛教在形式和内容上已有所不同,它是佛教与西藏本教长期斗争又相互影响形成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对西藏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一手摇着转经筒、一手转着佛珠已经成为藏民的典型形象,佛教意识不仅影响藏族首饰文化的发展,而且对藏族首饰的内容和形式的表达也有深远的作用。

藏族首饰的材质非常丰富,但最具特色的还是藏银、绿松石、珊瑚和玛瑙,人们对这些材质不仅仅是因为喜爱,更多的还因为它们隐藏着宗教色彩。

绿松石:自古以来,绿松石就在藏族首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坛供品以及藏王向居于高位的喇嘛赠送的礼品及向邻国贡献的贡品。藏民对于绿松石的喜爱来源于绿松石大海般的蓝色,在佛教“人世皆苦海”教义的影响下,藏族教徒们对大海有一种向往之情,甚至把高山湖泊称为“海子”,他们把绿松石看作是大海的精灵,视其为神力的象征,因而在藏饰中绿松石是神圣的装饰用品。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珊瑚:由于对大海的神往,生长于海底的珊瑚也被视为神的赐予。按照藏传佛教的观念,大海深处的东西最宝贵,他们认为珊瑚具有驱邪、治病的功能,也因此珊瑚成为传统藏药的重要成分,成为藏民们尊崇和厚爱的首饰用材。

天珠:其材质为玛瑙,产于海拔4000m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它质地细密,硬度高,纹理具有规律性,不同的纹理形态被称为不同的“眼”。传说这种天珠是“天上降下的宝石”,佩戴它可得到神的庇佑,故而成为佛教圣物七宝之一。

藏族首饰不仅种类多,且佩戴部位也多。藏民们“从头到脚,浑身披挂”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并且在他们的首饰中,有不少都能找到佛教文化的身影。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嘎乌:一种佩戴于胸前或腰间,禳灾祈福、驱邪镇魔的护身符。男子佩戴的嘎乌,外形似佛龛,龛上雕有吉祥八瑞等图案。一般用锦缎或红丝绒缝制,并镶嵌银链、银花,在银链、银花上缀上绿松石和玛瑙,斜挂于左腋与左臀之间。而女子配戴的嘎乌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以山水、串枝莲等图案点缀盒上,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一般护身符内装的是佛像、经咒、舍利、金刚结等。

转经筒:一种独特的藏饰,其内装经文,经筒每转动一周相当于诵读经文一遍,藏民们以此来消灾避邪,获得佛的保佑。摇转经筒为藏民随身携带之物,主体呈圆柱形,中间有轴以便转动,圆筒中间则装着经咒,其制作材质有金、银、铜等。转经筒一般都制作精美,圆筒上除刻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外,还刻着经文和一些鸟兽图案,有的甚至还将珊瑚、宝石镶嵌其中,大大增加了转经筒的价值。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念佛珠:由108颗珠子串连,或置于颈上,或缠绕于手上,是极具藏族特征的宗教饰物。藏民们大多随身佩戴念佛珠,念经计数。念佛珠的材质也不尽相同,有菩提珠、檀木珠、象牙珠、琥珀珠、绿松石珠等等。

在藏饰中,经常可以看到绿松石或红玛瑙轮回转圈排列的造型,这种造型源于法轮的造型形式,而法轮是藏传佛教的象征。佛教中法轮有摧毁世间一切邪恶的寓意。法轮常转则表示佛法常在。法轮是佛前的供品,大到寺院经堂,小到藏民家里都有法轮。

法轮与转经有着同样的含义,藏传佛教信徒除了摇动转经筒以外,还会以各种方式转经,有围绕神山、圣湖而转的;有围绕圣城、寺院而转的;也有围绕佛塔、玛尼堆而转的……总之,无论何时何地,藏民们都会怀着虔诚的心情,不停的走,以转经的方式走过自己的人生。藏民们这种虔诚的转经思想自然也反映到了首饰造型上,所以,藏饰中轮回转圈的排列造型才会如此之多。

藏传佛教竟然对绿松石首饰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另外,唐草纹和八宝纹也是藏饰中的经典,并被大量运用于崇尚佛教文化的藏饰中。

藏饰在漫长佛教历史的熏陶下,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上都带有神秘的佛教色彩,这是藏饰的独特之处,也是其神奇之源。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