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摩崖石刻藏经的发现是我们在岩画石刻考察途中的意外收获,可以说它是目前为止青海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经。”青海省博物馆文物研究中心岩画组工作人员董连生23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22日,记者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文体广电局了解到,18日青海省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在门源县岗龙沟石窟寺考察时,发现一处摩崖石刻藏经,是目前青海省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经。门源县已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研究专家清理石刻上的杂草。图/董连生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董连生介绍,该摩崖石刻藏经位于门源县东川镇麻当村公路旁的一处岩壁上,发现时被近10厘米厚的苔藓杂草覆盖,非常隐蔽。整块石刻长约2.5米、高约3米,经文由梵文、藏文组成,主体文字采用平雕阳刻,字体硕大、清晰,排列整齐,布局合理,雕刻刀法精细流畅。
经专家翻译,摩崖石刻藏经的上部为藏文观音礼赞词,中间是梵文六字真言,下部为藏文六字真言、回向文(佛教语,意为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及功德无量赞文。
摩崖石刻藏经 图/董连生
“虽然在青海玉树发现过很多摩崖石刻,但是像面积如此之大,保存如此完整,同时出现多种文字和经文的摩崖石刻藏经还是第一次看到。”青海省博物馆文物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叶玉梅说,石刻所在位置距离当地的岗龙沟石窟寺和班固寺较近,因此专家推测,经文可能由雕刻造诣深厚的寺庙僧侣所刻,距今约200年至300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文物研究保护价值。
据悉,青海省博物馆文物研究专家已对石刻经文做了初步鉴定,后续还将对石刻进行拓印,研究具体雕刻年代、雕刻艺术及藏传佛教经文内容等,并将在明年举办的青海岩画石刻艺术展上展出研究成果。
“目前,石刻表面杂草已被清除,经文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风蚀雨淋和人为破坏。我们已对石刻加固围栏进行保护,在附近树立警示牌,并派专人进行看守。”门源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孔庆鸿表示。(李隽)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谢哲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