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各路文明交汇

作者: 时间:2021-12-17 12:39:19 浏览量:

“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各路文明交汇

“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各路文明交汇

“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各路文明交汇

“山宗·水源·路之冲”的各路文明交汇

南都讯 记者黄茜发自北京 2月28日上午,描述青海恢弘历史的展览“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大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启幕。展览以时间为序,从农耕和游牧的大视角切入,以四百余件文物展示青海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宗教。由于青海在地理上占据特殊的位置,从丰美的器物中,观众还能一睹各路文明在青藏高原上交汇而释放的璀璨光彩。

彩陶代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成就

“山宗,指的是青海的昆仑山,昆仑山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是万山之宗。水源,指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之源,亚洲三大江都是从青海发源的。此外,青海在古代的时候是作为中亚、西亚以及南亚的交汇点,是在道路的要冲上。它是一带一路上的枢纽,这一点在文物上体现得尤其充分。”青海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智信向南都记者表示。

展览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六个部分。在开篇“源远流长”部分,展出诸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型朴素但纹饰优美,令人惊赞。

据悉,在新石器时代,青海东部宽广肥沃的河湟谷地到一望无际的柴达木盆地,都有古代文化遗存分布其间。小柴旦湖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填补了青海石器时代的空白,它与最新发现的西藏尼阿底遗址,共同构成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又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展览现场,南都记者发现一只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它出土自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盆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群舞的人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人物头戴宽大头饰,腰部饰圆球,脚下有四条平行弦纹,画面古朴而生动饱满,让人想见先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礼天的动人场景。青海的彩陶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发展的高峰。

此外,出土自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齐家尕马台的齐家文化的七星纹铜镜,个头小巧不引人注目,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一枚青铜镜。

“青铜器是中亚、西亚和中国交流的结果。同样是两个盘子,一个是典型的中国风格,一个是典型的罗马风格。同是丝织品,有些是典型的中国丝织品,有些是中西亚的丝织品,织法不一样,乃至织品上的文字,有的是汉字,有的则是波斯文字,在文化交流方面体现得非常直观。”李智信说。

都兰墓群出土文物耀眼夺目

在展览的第四部分“吐蕃东进”,辟出专区展出了50多件都兰墓群出土文物。据介绍,吐蕃统治青海时期,青海文化呈现吐蕃化趋势,包括羌、吐谷浑以及汉族在内的青海各民族大量融入吐蕃民族当中。

都兰墓群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段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历史上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址。这片方圆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发现有上千座超过1500年历史的古墓。

“都兰文物特别丰富。不仅制作特别精美,而且文物等级高。90%以上都是黄金制品。”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馆员蔡林海向南都记者表示。

蔡林海指着一组金带銙、镶松石金铃、镶水晶金带饰告诉南都记者,与中原民族不同,藏族先民喜爱在金饰上镂空然后镶嵌宝石,常见的有石榴石、水晶石、孔雀石、玛瑙,也有较稀罕的海贝和红珊瑚。

在这批金饰上广泛使用的纹饰是唐代的卷草纹。

蔡林海说,由此可看出吐蕃时期的青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样是卷草纹,处理方法不同。汉人喜欢用线刻,表现特别细腻。吐蕃时期的藏人很大气,他们的纹饰全是瓦轮状的,符合青海的地域特点。虽然是来自汉人的发明,也要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式。”

事实上,展览中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大量黄金制品,金贝、三环金耳饰、桃形金挂饰、金覆面、金剑鞘饰片、金马鞍饰片等等不一而足。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