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湖连续15年水位回升,面积扩大这么多

作者: 时间:2022-01-08 13:56:55 浏览量:

日前,《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青海湖生态保护成效。监测显示,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青海湖的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水—鸟—鱼”生态系统持续向好,2019年青海湖水位连续15年回升,达到3196.24米;水体面积达到4549.38平方公里,与2004年同期相比扩大304.88平方公里。

青海湖连续15年水位回升,面积扩大这么多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维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被称为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青海省启动实施为期10年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目前,青海湖及周边具体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其中,“三增”为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累计增加1.51万公顷,植被覆盖度提高13.5%,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三减”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累计减少7736公顷。“一不变”为保护区内保护功能性用地15年来保持不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青海省共完成青海湖及周边湿地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2万亩,实施休牧、禁牧、轮牧47万亩;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恢复、修复鸟类栖息地生态环境,青海湖区域鸟类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225种。

青海湖水体面积的增加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和植被恢复,同时也丰富了动物和鸟类的食物来源。仅分布在青海湖及青海湖流域的青海湖裸鲤,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鸟—鱼”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在青海湖繁殖的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繁殖种群达到全球繁殖种群的30%。春秋两季,途经青海湖迁徙停留的水鸟达10万余只,其中有11~14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全球分布种群数量的1%。

2019年8月,青海省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明确在全力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础上,编制青海湖等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将青海湖全面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同时,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查反馈的环湖地区私搭乱建和“脏乱差”问题,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要同步,维护好环湖地区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青海湖碧波荡漾。

 

为了这片“青色的海”

青海湖,藏语意为“青色的海”,因独特的高原风光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是众多旅行者向往的圣地。实际上,青海湖的生态价值更应引起关注。作为“天然屏障”,青海湖担负着遏制西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向东部河湟谷地蔓延,保障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的“重任”。

除了高寒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沙尘侵蚀,青海湖的生态保护难点还在于如何协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环湖两岸违规建筑和脏乱差的环境曾一度威胁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系统。

找到“痛点”,就要对症下药。关停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旅游景点、拆除环湖违规建设的旅游设施、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一项项举措为青海湖生态环境撑起“保护伞”。从群众到基层政府部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发展绝不应与生态保护站在跷跷板的两端。

诚然,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转变,但是随着坚持不懈的保护与治理,青海湖的生态状况对环湖草原及更广阔的生态受益区的影响日益凸显,自然环境的逐渐好转、生态系统的持续向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都在向人们诉说着生态保护的意义所在。

(陈 琛)

 

记者:陈琛 康维海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