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慧慧 通讯员 湟源组
小雪节气过后,随着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地处西宁市湟源县城20公里外的东峡乡拉尔贯村瞬间“换装”。一座座以青砖、松木为主的农家院错落有致,在白雪点缀下显得别有情趣。
“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明年夏天这民宿就能开业了,我们也能在家门口赚到钱啦!”看着眼前即将完工的二层小楼,村民张寰龄高兴地说。
此前,张寰龄一直在外奔波打拼。今年年初,他选择回到家乡,对原有房屋进行翻修改造,和大伙儿一起开办农家乐。
张寰龄说:“我们村依山傍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很多村民想着搬离这里或者外出务工,我也不例外。这几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路,不少游客来我们这里‘浪山’,农家乐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了。”
拉尔贯村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天然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在东峡乡党委的积极引导下,拉尔贯村党支部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旅游、乡村、人文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从隐匿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到游客慕名而来的乡村旅游“打卡地”,乡村旅游的兴起激活了拉尔贯村的一草一木,既刷新了产业模式,又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是我们村党支部的责任。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我这心里也没底。”回顾起这一段的心路历程,拉尔贯村党支部书记张林打开了“话匣子”。
张林介绍,自从2015年开始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后,拉尔贯村整合了993万元的项目资金,对农户庭院、广场、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实施了29户河湟庄廓、停车场、村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游客接待中心等修建项目,并完善了相应的配套设施。2016年,村里的沙石路升级为了沥青路,车辆通行方便了。随后,通过技能培训、实地走访,对如何经营、管理农家乐的认识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除了在家种地以外,基本没什么收入来源,外出打工收入很不稳定,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几个钱。现在我们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最重要的是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民侯生海说道。
侯生海是拉尔贯村的脱贫户,乡村旅游兴起后,他就致力于如何办好农家乐。几年下来,凭着新鲜的菜品、热情的服务让不少“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
“听到游客夸咱这里风景秀美,夸咱农家菜香,我这心里就美滋滋的。我最近还计划着再增添几个新的菜品呢!”侯生海乐呵呵地说。
从摸索前行到如今规范发展,拉尔贯村持续推动农家乐提质升级。
2018年以来,拉尔贯村党支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村前旅游公路两侧、村级文化广场、村内巷道、农户门前等处,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周边环境。同时,为鼓励村民兴办农家乐,拉尔贯村党支部对民房改建农家乐的经营户,在技术、管理、客源等方面给予帮助,不仅有效利用资源,还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
目前,拉尔贯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经营特色产品的有10余家,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如今,许多村民还在自家农家院开设点菜、自助烧烤、租赁锅灶等设施服务,农家院内卫生间、热水器、无线网络等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为了赏景游玩、特色美食,专程来到这里感受绿水青山间的田园生活乐趣。身处这里,幸福感油然而生。”驻村工作队队员李福说。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拉尔贯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乡村体验为主题,整合村内自然资源、特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新模式。
走在拉尔贯村平整的道路上,张林信心满满地说:“农家乐承载着村民的幸福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路上,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农家乐升级、促进村民增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来,让这方好山好水‘醉’了游人、富了百姓!”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