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色美如画
乐都城区俯瞰图 通讯员 孙长斌 摄
孟达天池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乐都区朝阳山片区
□本报记者 周晓华 摄影报道
环湖二十二载,越骑越精彩。
随着2023“中国体育彩票”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激情开赛,这个七月,13个国家22支车队的154名车手相聚在盛夏的高原,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行车赛事中圆梦“环湖”。
似火激情,破风骑行,分秒必争,永不言弃。高海拔、高难度、高水平的赛事,注定蕴藏着一番激烈和精彩的比拼。
一场赛事沸腾一座城。7月11日第三赛段贵德至互助赛段,途径平安区古城回族乡(S206线)、平安街道(G109线、互助路)进入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又一次与海东这座美丽的城市邂逅,而海东也时刻以自信的姿态、坚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拥抱环湖赛。
以城市“精致度”提升百姓幸福感
相比以往的环湖赛,今年赛事升级,已进入国际自盟职业系列赛序列,这在国际自盟竞赛体系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标志着这项自主品牌赛事踏上了新起点,将从各方面实现新的飞跃。
一届环湖赛,一次全新的体验。海东,正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迎接环湖赛车手和游客的到来。
在环湖赛即将到来海东之时,记者驱车行驶在平安区至乐都区的109国道时发现,平整宽阔的道路,拓宽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
作为大众参与环湖赛事、骑行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这个七月,属于海东市民的“环湖赛夏天”来了。走进乐都区主城区,宽阔笔直的街道、干净的市容市貌、清新的空气,更合理的城市布局,无一不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发展眼光。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和脉络。而乐都区和平安区两个核心城区犹如两艘停泊在湟水岸边的巨轮,高楼大厦是它们张开的船帆,似乎已经鼓满了风,正朝着美好的未来破浪前行。
乐都,人文城市;平安,古驿之城。作为海东城市的两大核心区,乐都和平安的城市建设成果也在青藏高原得以充分展现,而核心城区的快速发展,也让海东这座高原新城得以快速崛起。
“以前这里全部是荒滩,如今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站在乐都区城北的墩顶山,雨润镇荒滩村村民王先生感慨道。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发展的活力,首先要从它的体量上考量。在海东,城市的不断“长胖”,就充分印证了城市体量的不断扩大。
“道路宽阔,绿化成片,路宽了、景美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崭新的面貌令人倍感自豪!如今的海东,韵味十足……”市民张女士对近年来海东发生的巨变赞赏有加。
海东的变化在道路、在街巷,更在我们身边……
走进乐都区教育局家属院,曾经的老旧小区变了样:停车位规划有序,休闲凉亭绿植环绕,楼房外墙统一装了保温层,楼道内明亮宽敞……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曾经院老、房老、设施老的老旧小区“颜值”大提升。在这个家属院居住了30多年的业主李先生向记者夸赞小区的新变化:“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杂乱无章的小区广场变得宽敞有序,如今,走在小区里,墙白、路净、灯亮,让人越看越欢喜。”
一场赛事一座城,赛事依附城市,城市因赛事而兴。海东,这块升腾希望的热土上,城市设施日益完善,交通路网逐步通畅,城市功能加速提升,投资环境全面改善,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聚力乡村蝶变 广袤沃野绘新景
什么是乡村振兴下的小康?
有人回答“温饱不愁、具有现金或活期存款!”
有人说道“有房有车、子成龙女成凤、夫妻感情和谐、兄弟姐妹和睦!”
海东市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则用“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百姓喜笑颜开”响亮作答。
时间标尺丈量初心,发展刻度检测使命,党委政府赤诚为民的滚烫情怀镌刻在点滴为民实践中。
沿着自带“流量”的扎碾公路径直向寿乐镇方向驶去,不时有拱棚映入眼帘。洁白的大棚如同散落的串珠,绵延分布在沿途20多公里的引胜沟沟谷里,排列在田间的近万栋拱棚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的高山与农田渐次交错……呈现出一派产业繁多、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这里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万栋拱棚基地,也是乐都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特色,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以蔬菜产业振兴乐都区川水沟岔特色农产品走出精品生产战略,拓宽广大菜农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
行至王佛寺村蔬菜拱棚种植基地,便被温棚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所吸引,随手推开一栋温棚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满眼望去棚内绿意盎然。
王佛寺村是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2012年王佛寺村建成标准化辣椒种植示范区,同年11月王佛寺村的乐都长辣椒入选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14年以来,王佛寺村共建成拱棚623栋进行乐都长辣椒拱棚无公害生产,全村从事辣椒生产农户达120多户,占总农户的93%,现在乐都长辣椒种植已成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以王佛寺村为代表,在引胜沟绿色产业园的上万栋拱棚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以及香菜、蒜苗等河湟地区的代表性蔬菜。
2017年,寿乐镇引胜沟设施蔬菜基地被海东市政府批准为绿色产业园。按照“一轴四区”总体规划布局,寿乐镇全力打造集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引胜沟绿色产业园。
从露天种植、靠天吃饭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发展,寿乐镇摆脱以往传统农业种植的困境,走上了一条绿色、高产、增收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道路。
而这只是河湟大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的一个缩影。
地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彩篮”,静静依偎在黄河臂里,这里不仅是全省人民的“菜篮子”,更是当地群众就地存储取款的“绿色银行”,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盛夏的河湟大地,花团锦簇,风光迷人。如今,走进海东市广袤的农村,处处都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持续拓宽就业岗位,让更多贫困人口走出家门实现就业,稳定增加收入;向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公共道路、安全饮水、网络通讯、美丽乡村建设发力;加强东西部协作,打造产业基地……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把住乡村振兴战略之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以奋进之姿态挺进新时代。
向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加速迈进
海东,处在兰州和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中间,自古以来就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极地门户·青藏首站”的美誉。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融合发展,做大经济新增长点,一幅色彩斑斓的全域旅游图景正在河湟大地上徐徐铺展。
为全面推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目标和任务落实,海东文旅人紧盯目标,用情用心用力让河湟大地的这首“诗”更加温润,一心一意让海东这个“远方”更加诱人。
伴随着发展的脚步,河湟大地的文化旅游从悠悠岁月中款款走来,在发展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调整中提升,如今已然实现了华丽转身、精彩嬗变。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海东市文化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年均保持在12%的增速,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735万人次;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37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年均投资27亿元;累计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53个,投资1.53亿元;全市新增12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发展到28家;新增14家星级饭店,总数发展到41家;新增163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总数发展到261个……
如今,海东各类特色景区景点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海东“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的金名片。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推动文化赓续和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锚定“人文胜地”目标、推动海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东市立足黄河资源优势,牢牢牵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一“牛鼻子”,精心布局“一圈三线百点”生态旅游发展空间,“一圈三线”全域旅游总格局基本形成。依托现有交通路网,做优做大河湟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风情线,精心打造了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临津古渡等文化旅游景点,直观再现河湟古道交融天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丰富生态旅游线路内涵,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冰雪体验、自驾车房车等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丰富生态旅游业态。
文化旅游是城乡发展的“金名片”,也是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海东市把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深度挖掘“旅游+乡村振兴”新模式,挖掘独特人文内涵,使传统文化“活”起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接待能力“强”起来,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宣传,使乡村旅游“旺”起来,以文旅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海东市正发挥青海省东大门的优势,抢抓文旅复苏的机遇,坚持和合共生,持续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新局面,激活旅游“新兴业态”,奋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
我们相信,随着第二十二届环湖赛的到来,海东一定会迎来更多的精彩瞬间和动情时刻。
蓝天碧水织锦绣 绿染河湟满目新
人民生活的品质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高品质生活来源于城市的高“颜值”和好“气质”。
徜徉在宽敞整洁、满眼美景的大道小街,感受河湟大地的独特风韵;驻足各大公园,浏览那独具匠心、造型别致的绿色景观,感悟喧嚣中的静谧;走进三河六岸湿地赏景,品味“水”带来的无限韵致;登高朝阳山俯瞰,欣赏蓝天白云下这座城市的别样魅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海东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生态海东”全局出发,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安全”战略地位,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八个100%”,全面实施煤改气,淘汰老旧车辆。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和全市27家铁合金企业浇铸环节的无组织烟气治理基本完成,全市237家“散乱污”企业和67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全面完成整治。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黄河和湟水河重点支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加大涉河“四乱”问题排查整治力度,完成8个县级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涉水企业监管。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和建设用地安全管控,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以绿为底,着墨生态。这几年,我们欣喜地见证着海东生态环境向美之变,也深刻感受到海东这座城市“颜值”和生态“气质”的持续提升,全面加强林草资源管护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生态版图不断扩大,内在品质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如今的海东,田中有城、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显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此青绿,向“美”而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个更加美丽的新海东值得期待。
共育团结花 共享幸福果
海东市总人口173万,少数民族人口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0.6%。这里生活着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19个民族,形成“小聚居,大杂居”分布特征。
海东是一方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热土。在这里,传颂着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包容、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动人诗篇。他们肝胆相照、休戚与共,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似锦繁花尽情绽放。
在这片浸润红色历史文化、具有古老民族传统的土地上,海东市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建成小康同步、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积极打好民族团结“和谐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浇灌民族团结“常青树”。
手足相亲,团结和睦,是海东各族人民恪守传承的民族情缘;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海东各族人民齐声高唱的团结乐章。
走进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撒拉族院落、藏式院落、土族院落、回族院落、汉族院落……一座座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院落毗邻而居,各民族儿女在这里共同经营、共同生活,各民族建筑、美食、民俗文化在这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西街村,多年来撒拉、藏、回、汉各民族亲如一家在这个村里传为美谈。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村子里的群众互相来往,相互拜访,共同祈福祝愿……
这些,仅仅是海东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守望、相亲相爱、民族一家亲的生动略影。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立足多民族聚居、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引领和推动海东发展,解决海东发展问题的战略牵引和重要抓手,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加快推动发展上,积极搭建创建平台载体,实施“班彦村移民搬迁”等一批促进民生发展的重点工程,培育“拉面经济”等一批促进民生发展的特色产业,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凝聚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种下石榴籽,浇灌民族花。从祁连山南麓到黄河之滨,从湟水谷地到阿依赛迈山脚,无论是在乡镇、学校还是机关,各族群众以博大的胸怀,像珍惜眼睛和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凝聚力量,在河湟大地齐心协力绘就着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今日之海东,处处新风貌新气象,经济发展活力迸发,产业发展物阜民丰,民族团结籽籽同心……
回首过往,踏歌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海东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奋力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而努力奋斗。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