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

作者:柴达木旅行 时间:2019-05-17 00:00:00 浏览量: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

随唐诗游走柴达木

图文作者:柴达木人

其实,很多朋友对柴达木是了解不够,甚至很浅薄,也包括作者我本人及很多的当地人。现在,很多内地的朋友对柴达木地区很是片面,多限于对柴达木的部分自然地理风貌,了解再多的也就局限于近现代的一些简略介绍,以致很多人认为柴达木历史底蕴浅薄。其实,柴达木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最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1982年首度被发现的小柴旦旧石器遗址,是青海省境已知有地层根据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她的发现一时间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纳入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遗址。而2015年的热播剧《寻龙诀》及《九层妖塔》中的“九层妖塔”原型就是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号称“东方金字塔”,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号大墓的发掘曾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2002年在德令哈郭里木乡发现的盛唐时期的古墓葬,所出土的精美绝伦的棺板画更是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瞩目及所有藏学家的研究的热情,被学者们叹为“深藏大地的千年瑰宝”,到现在依旧关注度不减。

而广为人知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目前随着资讯传播的加强,已经被世人所知,但有关丝路青海道背后的那些故事及其准确的路线走向,依旧处于研究阶段,相信通过努力,最终还原出这条古道上的金戈铁马、驼铃悠悠......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丝绸之路青海道路线图 设计制作:帅帅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柴达木地区的历史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特别是明代之前的一些历史,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缺失、留存在已有史籍中的相关信息大多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令后人研究困难,也导致研究结论不一,众说纷纭。其实,国内外一直有一些专家学者们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这方面的考察研究,但由于多为上世纪的研究成果,受限于当时的传播条件,多在学术界内部流传分享,普通人较难窥见这些难得的研究成果。感谢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足不出户地借助于网络的力量欣赏、学习到这些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借助他们的努力,我们也终于能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柴达木的身影,虽然还不够清晰明确,研究也多零散,但星星点点的组合起来,也许我们就在不久的将来,借助这些前人、前辈和一些早期涉足柴达木的那些中外探险家们的努力和相关记录,我们最终会发现一幅历史长卷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这上面的故事,最终汇入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中,也必将成为许多人在柴达木旅行中那份浓厚的感受。

这篇文章,其实更多地就是借助了许多古人前辈的记载及研究成果,力争给大家展现出数百上千年前的柴达木历史画卷,让大家看到一幅真正的柴达木古今景象。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德令哈郭里木乡棺板画复原图(局部)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出土于大柴旦的青铜酒樽

本篇先给大家分享几首和柴达木有关的唐诗,我们收藏整理的更多历史文献与研究资料,将分批次地进行整理后奉献与大家。这些诗的作者佚名,关于这些唐诗,学术界早有研究,简要摘录了一些相关介绍分享与大家,这些诗中,被学术界认为的是有六首写自柴达木地区,但有关具体地点,学术界尚有不少争论,但共识就是它的文学价值还在于它具体描绘了青海以及新疆东南角、甘肃西头等地方的山川地理风貌,丰富了唐诗的内容,扩大了唐诗的题材范围,也为研究当时青海等地区的地理 自然、风土人情等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以下简称《残卷》是被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劫走的写卷之一,藏于巴黎图书馆,编号为伯2555。1949年前,王重民先生从那里全部录出,进行了一些整理,惜未最后定稿。在此基础上,前些年又由舒学同志参照北京图书馆所藏照片进行了校对整理,发表在《文物资料丛刊》第一辑上。1982年收入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全唐诗外编》一书。《残卷》共存唐代两位诗人的诗七十二首。关于佚名氏作者,《全唐诗外编》有“编者按”说:……姓名已不可考,只知他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攻占敦煌后,在这一年秋天被押离开敦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路过墨离海、青海、赤岭、白水到达临蕃。

对这种观点,柴剑虹同志曾在《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伯2555页)初探》(见《新疆师大学报》1982年2期)中提出过异议,他认为佚名氏是一个从敦煌出使‘戎乡’而被吐蕃拘系的使臣,而且佚名氏离开敦煌的时间并非公元781年。

佚名氏的五十九首诗中,从敦煌到墨离海所作两首,从墨离海西南到青海湖途中所作五首,在青海湖边所作十四首,往临蕃途中经赤岭、白水各一首,在临蕃城所作最多,有三十六首。这些诗,都或多或少地描绘了从敦煌到临蕃的广大地区,尤其是青海湖、临蕃的山川地理、风物景象。

以上节选自赵宗福《唐代敦煌佚名氏诗散论——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研究之一

文章《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佚名诗作六首

《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

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

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咸愁色,迢迢惟梦还。

简略注解:退浑国即为吐谷浑,马圈位于现甘肃敦煌西南二十余里处。

《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

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

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

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

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

个人见解:墨离海是这首诗中比较受争论的一个地名,目前学术界多数意见指现在的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当今山口南边的苏干湖。但至此作者如何行进至青海湖、西宁,很多专家给出不同意见,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是作者沿如今位于苏干湖东面的哈尔腾河谷至哈拉湖、再到青海湖。但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我(柴达木人)及队友们曾多次行走此地,也认为不大可能走这条路线,这条路线海拔高、需翻山越岭,沿途牧草稀疏,就是现在车辆行走亦有不便,而且哈拉湖一带并不是很适合放牧,如真需要走哈拉湖,现如今的祁连山北面肃北盐池湾一线更合适。同时,做为青海第二大湖的哈拉湖,有如此醒目的景观特点似乎在诗中并未体现。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专家提出墨离海即为哈拉湖一说,赞同者寥寥。

但亦有专家学者认为墨离海为如今的德令哈的尕海,因其周围有沙存在,这一点赞同者也是没有。这首诗是争议最大的一首,其他所有的诗,争论较小。我个人觉得这首诗应该是个重要线索,比如“戎俗途将近”这一句以及“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信息似乎明确,但真正落到实地,却是很困难的。如何还原这首诗的真正的地理环境,怕是需要后人的亲身感受和灵光乍现吧?!

我认为的是作者只是告诉了作诗时间的这段时间或这一天行程的目的地为墨离海,并非在墨离海所做此诗。

《冬日书情》

殊乡寂寞使人悲,异域留连不得归。

万里山河非旧国,一川戎俗是新知。

寒天落景光阴促,雪海穹庐物色稀。

为客终朝长下泣,谁怜晓夕老容仪。

个人见解:诗中描述了沿途的一些人文与自然(气象)景观,也描述了诗中的作者心态,个人认为应在一处人员聚集地区内所写。如“一川戎俗是新知”的描述,新知我认为是作者首度进入到一处吐谷浑或吐蕃人的聚居地,而聚居地为“川”的描述也给了一些环境线索,诗中“戎俗是新知”,称之为“新知”,应与前一首诗所做时间不远,不可能走了很久尚未到聚居地,所以作者初次感受此地的民风民俗和装束。而诗的名为《冬日书情》证明还是冬季,与第一首所做时间相辅,推测时间间隔不长,有关这些,欢迎各位一起探讨。

《登山奉怀知己》

闲步陟高岗,相思泪数行。

阵云横北塞,煞气暝南荒。

极目愁无限,椎心恨未遑。

黯然乡国处,空见路茫茫。

个人见解:诗中依旧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绪,但其中对于景象的描述吸引了一些专家学者,吸引我的是“阵云横北塞,煞气暝南荒。”的描述,这样的景观在柴达木地区、如今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北线(大致走向为如今的315国道一线)中一些区段可见,由于北面或东北面的山势阻隔,很多时候云层多会在此聚集,而南面多数地区由于为柴达木的低海拔地带,多低山和戈壁、云层聚集不易,很多时候确实呈现出灰色等不通透的景象,同时,所处位置较高才能呈现这样的景观。简单的分析,请大家探讨。

《夏中忽见飞雪之作》

三冬自北来,九夏未南回。

青溪虽郁郁,白雪尚皑皑。

海暗山恒暝,愁云雾不开。

惟余乡国意,朝夕思难栽。

《冬日野望》

出户过河梁,登高试望乡。

云随愁处断,川逐思弥长。

晚吹低丛草,遥山落夕阳。

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

后 记:其实,这些唐代敦煌佚名所做诗词,包括剩余的三十余首,国内外多有专家进行了研究分析,有不少较为深度的研究论述,大家有空可以多找找,本人限于学识浅薄,难以评说,只是根据诗中的一些景象描述结合自身在这片区域内长期居住的经验斗胆做了一点分析,抛砖引玉,但限于水平,也难以突破,希望有更多的、特别是有条件的朋友在多给一些指引,不胜感激。不过,我相信,低吟着这些唐诗走在柴达木,还有可能走在当初佚名诗人的路线上,怕会增添不少的趣味和情怀吧。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

大柴旦马海古烽燧

唐诗古韵中的柴达木

大柴旦傲唠河古烽燧

关注柴达木旅行 关注世人遗落的大美之地

我们只做原创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