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小编(原天涯论坛青海版版主胡语琵琶)
农历五月初五,民间称之谓“端午,端阳"。端,有“开端,初始”之意。古人称五月初一为“端一",因此初五,便是“端五”了。
在我国传统农历历法上,又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代表一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月",依次类推,五月便是第七个地支“午”,“午"又与“五"通音。
而“五"在九个个位数中居中,《周易》认为九个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五"居阳数正中,故而称其为“端午、端阳、重五、夏节"等等。
端午,民间有一个习俗,戴“锁儿线"。顾名思义“锁儿",即是父辈们希望能牢牢锁住儿女,不让他们有任何闪失和危险,以祈儿女们能长命健康。
对于“锁儿线"各地还有好多称呼,如"端午索"、“辟兵绍”、“续命线"、“长寿缕"等。
(后两种称谓很有“锁儿"的意思。)
此习俗大概可追溯至汉代,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佚名》中载:“午日,以五彩丝系臂,可避鬼邪、免兵祸,今人不病瘟,一曰‘长命缕",一曰‘辟兵绍’也”。
由于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汉族,多为当时犯律发配或为避战乱而迁徙至此的内地人,因此这些习俗都很好的保留下来了。
在青海,汉语语系又以在乐都县境内的大峡为界,分为两个语系,大峡以西,以及整个黄河流域为一个体系(也是青海方言的主要体系),他们方言习惯把“端午"称为“dang午";而大峡以东,乐都、民和"两县(其两县由于地处青海东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口约占青海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则称之为“dan阳",故在青海民间汉语方言也仅此两种叫法,别无二他。
儿时的"锁儿线"记忆,好像还是从上年的腊月就开始了。那时候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市场物资也相对匮乏。
每当进入腊月,农户们便为过年张罗开来,杀年猪,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虽然家庭经济不甚宽裕,但年猪还是得饲养宰杀的)。
这时节“买卖人"(农村人对货郎的叫法)就会手摇拔浪鼓,肩挑扁担,两头吊两个大木箱,嘴里用甘肃天水口音(当时货郎都是甘肃天水一带的人)吆喝着“换针换线换松筋喽",出现在巷尾村头。
而此时,细心的奶奶就会把杀猪时拔下来的猪鬃以及收拾好的猪毛一并拿出来,在“买卖人"的货担前一边仔细挑选着一小把,一小把五颜六色的“扣线"(对各色彩线统称),一边和“买卖人"讨价还价,以期还能多换上那么一两小把。
而此后,这些多彩的“扣线"就会放在奶奶平时做针线的笸篮里。奶奶闲暇之时,便会拿这些彩线为几个姑姑及亲戚,用她那略残的左手悉心的刺剁(“剁绣”青海民间刺绣技艺的一种)那堪称艺术品的鞋垫或者枕套。
当然,那些彩线是用不完的。每到端午前夜,奶奶便精心搭配挑送五种彩线,搓成长长的一根,搭在堂屋“上外前"(即中堂位置)敬献的塑料花枝上,据说如此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第二天清早,便用心地系在我们兄妹几个人手腕上。
妹妹最小,又是女孩,奶奶还会特意在她脖子上也绑上,为此当时还怨自己为何不是女孩呢!(当时稍大些的男孩脖子上系“锁儿线"会被小伙伴们笑话的)。
而剩下的"锁儿线"奶奶便把它随意搭在那献在桌上一大簇沙枣枝上,金黄的沙枣花,银白树叶配衬着那五彩线,确也煞是好看极了。
逐渐的,我们长大了,也逐渐的,那些充满天真童趣,儿时的记忆越来越让人难以释怀,这才发现,不经意间,我们都老了,唯有那一缕缕“锁儿线"还拴着对往事的眷恋和回味,历久弥新!
作者:我本善良,青海乐都人,1972年生人,农民,“青海四月天”签约民俗写手。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