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民族文化的殿堂里,有一种事物,它没有民族的界线,所有人共同热爱、共同拥有;诗的形体、音乐的灵魂、再加上歌唱,这就是——花儿。
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花儿艺术的足迹在正史中少有记载,它靠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包含草根文化坚持不懈的情愫,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不息。近年来,随着花儿研究的深入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把青海花儿这朵闪耀着无尽艺术光芒的奇葩打造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和魅力的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它应有的民族和人文特性,是人们的企盼也是历史的呼唤,正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花儿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涌现
“她有酒的浓烈,花的清香;她有火的炽热,水的柔肠。她是弹拨人们心声的琴弦,每一个音符都那样深情激昂;她是灵魂深处的语言,字字句句都是那样淋漓酣畅!”
7月9日、10日晚,当我省“花儿王子”马俊唱着悠扬的花儿从观众席缓缓走向舞台时,现场的观众沸腾了,和着熟悉的旋律,轻轻地哼唱,情不自禁地鼓掌……
这是我省首部花儿风情歌舞《阿哥的白牡丹》在青海大剧院演出时的场景,也是我省打造花儿舞台艺术精品的一个缩影。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宁市歌剧团编创的花儿歌舞剧《马五与尕豆》问世以来,我省用舞台艺术展现花儿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2007年由省戏剧艺术剧院编创的花儿风情剧《六月六》揭开了新世纪花儿精品艺术编创的大幕,使落寞了多年的花儿舞台艺术热络起来,享誉全省,推动了花儿艺术精品的创作。
2008年在花儿王朱仲禄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省文化馆举办了一场“‘老百姓的心声,平民化的艺术’——朱仲禄花儿作品音乐会”,向人们集中展示了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编创、演唱的精品佳作,缅怀了这位为花儿艺术毕生倾力的集大成者,得到社会和专家的好评。
2009年,我省倾力打造的花儿音诗剧《雪白的鸽子》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惊艳京城; 2010年在文化部、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展演”中,我省选送的“高原奇葩——青海专场”中浓缩“六月六”花儿演唱活动的篇章“天籁之音”展演得到首都观众、专家学者的称誉,并受组委会邀请参加了闭幕式演出,尽显河湟花儿艺术的独具魅力。
2011年由青海民族歌舞剧院编创的青海经典花儿歌舞诗《山水相依花儿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艺术冲击。
花儿演唱活动空前繁荣
有哪种歌声比花儿更热情奔放?有哪种语言比花儿更炽热滚烫?
花儿会——这里是对天放歌的擂台,从心底奔涌的花儿都是个性的张扬;这里是心灵交汇的磁场,友情、爱情、亲情在这里凝聚升华!
花儿演唱活动作为承载花儿艺术的有效载体和青海民间重大的民俗活动,已兴盛数百年。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宣传文化部门的努力下,以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老爷山花儿会、瞿坛寺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为代表的花儿演唱活动在全省各地空前繁荣,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群众性花儿演唱活动不分季节,不分时段,规模不等,蔚然成风。花儿艺术的民族、地域特色得到充分彰显,一改过去花儿“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窘态,从田野登上舞台,从乡间走进都市,从东部走向西部,从“野曲儿”变为特色艺术。
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有百余种之多,省内有定式的大小花儿会近百处。每年从农历“四月八”至“六月六”期间,全省各地的花儿演唱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省内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6名。有一定影响力的在册歌手百余名,其中在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歌手30余名。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已经成为西北五省(区)歌手交流学习、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培养了索南孙斌、李君兰、张存秀、彭措卓玛、李国全等一大批优秀歌手。新疆、天津、江苏、上海、台湾等地纷纷组团来青海观摩花儿演唱活动。
花儿保护传承天地宽
2007年,天津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说它特殊,是因为歌词基本都听不懂,而且演唱者都不是学院派,而是来自乡野。这场音乐会名为“青海花儿演唱会”,7位青海原生态歌手倾情放歌全国驰名的音乐学院,开启了花儿演唱走进高等院校的先河。
歌手是花儿传承发展的灵魂,提高他们的素质尤为重要。
我省花儿歌手大都来自民间,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识谱,个别歌手演唱中存在低俗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省把提高花儿歌手的素质、演唱水平作为推动花儿艺术发展的抓手常抓不懈。多次邀请业内专家和专业老师举办花儿歌手培训班,对来自全省各地、各演出场所的500余名歌手进行演唱技能、音乐常识、个人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了花儿歌手的整体水平和修养。在此基础上,还为歌手们建立了艺术档案,为花儿歌手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发展做了必要的储备。
我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荐歌手参加全国各类赛事展演活动。近几年,索南孙斌、张存秀、华松兰、胡生存、李君兰、李君莲、伊万柏、昝万亿、张国统、李国全、李迎梅、杨全旭、杨海春、马占龙、童守蓉等一批歌手在全国各类赛事中斩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向世人展示了青海花儿独具的魅力,也为青海赢得了荣誉。
与此同时,花儿艺术的理论研究也“香飘满园”。《青海花儿大典》《青海花儿论集》《青海花儿新篇》《青海花儿选》《青海花儿创作歌曲集》《花儿春秋》《青海花儿艺术志》等系列专著和论文相继出版发行发表,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花儿艺术呈现出舞台艺术、演唱活动和理论研究“同步走”的良好局面。青海花儿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受到重视,得到彰显。
“好花儿唱红了一年又一年,唱遍了万水千山。年年岁岁花儿红,红花儿映红了高原的天。高原的水来高原的山,山水相依情相连,朋友们相聚江河源,好花儿迎来了春天!”
与我省花儿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十分“应景”的2016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已经揭开帷幕,这个年轻的艺术盛会,是我省花儿艺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这些艺术成果的一次嘉年华。
我们欣喜地看到,青海的花儿别样红!
民间花儿会
四颗璀璨的 “星星”
老爷山花儿会
大通老爷山景区因其保护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旅游和避暑的佳境。后来,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爱情美满,便有了农历六月六的朝山会和花儿会。山上树木葱笼,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红男绿女,犹如簇簇鲜花,千姿百态,歌声此起彼落在空谷传响。本县及周边地区的各族群众,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前来游览观光。
老爷山花儿会历史悠久,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发展,逐渐形成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演唱曲令,以大通回族、土族特色的“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溜溜山令”,以及当地藏族的“长寿令”等为主,这些曲调韵律独特,嘹亮优美,婉转悠扬,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瞿昙寺花儿会
位于乐都区南山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建于1393年,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首屈一指的明代建筑。该寺历时600多个春秋。周边皑皑雪山连绵不绝,寺前清泉流水潺潺,四周林木葱茏,风景幽雅。据传说,由于在关键时刻,花儿歌手们用歌声保护了寺院,从此,瞿昙寺便允许周边传唱花儿。每年到了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人们会跋山涉水云集瞿昙寺,先上香,后唱花儿。
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每年庙会仪式之后,到处都是演唱花儿的群落,整个道路两旁水泄不通,歌手以乐都南山的藏、汉两个民族群众为主,也有其他县以及甘肃临夏的歌手。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曲令富有藏族风味,以当地的碾伯令、瞿昙令、依呀依令、南山令等为主,花儿和藏族的“拉伊”同唱,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两个阵营的对歌最富民间特色。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传承、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因而成为研究大型民俗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关系的典型个案。
丹麻土族花儿会
互助县丹麻镇山青水秀,土族聚居,民风淳朴,农历六月有群众集会举办花儿会的传统。丹麻花儿会起初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性质的传统集会。经过历史的演变,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载体。土族花儿是青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和民族风格鲜明,土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丹麻花儿会历史悠久,在全省境内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一直享有盛名。
丹麻花儿会素以演唱土族特色的花儿著称。曲令多为“梁梁上浪来令”“土族令”“阿吾令”“尕连手令”“黄花姐令”“杨柳姐令”等,旋律悠长,尾声下滑,重于抒情;同时表演土族歌舞“安昭”,固定舞台表演和水边林地群众自发对唱并举,形式自由,无拘无束。
七里寺花儿会
民和县城以南古鄯镇境内的青山间夹着一泓被群众称为“药水”的清泉,据称能治皮肤病、胃病等多种疾病。于是人们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个药王庙,除了喝药水,还到药王庙求神药。年轻人在喝药水、逛庙会之后,渐渐地在这里唱起了花儿,越唱人越多,于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六,八方群众盛装举伞结伴而来,六七万人云集峡谷,通宵达旦对唱花儿。七里寺花儿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演唱者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无任何乐器伴奏,俗称“干咂”;因与甘肃相邻,洮岷花儿的不同风格时有出现;花儿的原生态程度高,演唱内容多为回族土族情歌,曲令达40余种,代表曲令有“古鄯令”“马营令”“二梅花令”“东乡令”等。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李欣 编辑:李娜 责编:马振龙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