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作者:文汇网 时间:2019-07-26 10:36:09 浏览量: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德尔文村旁的格萨尔文化广场

果洛初雪。54岁的周吉踩着残雪融化后的泥泞草地,走进牧场边一顶黑色的牦牛帐篷。他在藏炉里添加了几块牛粪燃料,炉子里顿时升起让人舒心的温暖。在蓝色的氤氲中,这位德尔文村牧民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说唱了一段 《格萨尔》史诗。

他以说开场,接着以一种特有的节奏唱了起来,两手不时伴舞着,低沉雄浑的唱腔述说格萨尔王麾下七勇士之一,神射手旦玛大将百步穿杨骁勇杀敌的故事。村里的小队长才让扎西一边翻译一边介绍。周吉是德尔文部落众多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中优秀的一位。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马背藏戏格萨尔剧

集中安置,打造格萨尔史诗文化第一村

走进甘德县德尔文村,新建的一栋栋亮黄色围墙围着的藏式民居映入眼帘,在四周青山绿草映衬显得生气勃勃。才让扎西说,这个住房亮堂,住得舒服,感谢上海人民的援助。

这个集中搬迁安置的新村共有132户人家,上海援青资金建设了其中50户。全村400多人,人人都会说唱格萨尔。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甘德县副县长赵冬兵介绍说,甘德县将保护格萨尔文化传统与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结合起来。在完成集中安置后,村民们建起了一个格萨尔文化风情园。村民在这里搭建五六顶牦牛帐篷。一来可以自住,二来可以款待客人。夏天住在牦牛帐篷里非常凉爽。白天是蓝天白云,夜晚有满天的星斗,栖身于绿草碧水间,品尝这里的优质牦牛肉,观赏村民格萨尔史诗说唱表演,当地牧民的牧家乐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据介绍,这里每年夏天接待约2万名游客。凭借精准施策,文化扶贫为村民增收致富,德尔文村两年前就实现了脱贫。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周吉在牦牛帐篷里说唱格萨尔

在黑色牦牛帐篷的不远处,格萨尔文化广场气势恢宏。广场的南端,是一座七勇士群雕像;广场北边,一幢藏式传统建筑在雪后初霁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宏伟高大,甘德县格萨尔艺术研究院坐落于此。甘德县文体广电局局长索南多杰介绍说,这座上海援青资金参与建设的格萨尔文化研究院,一层是演艺大厅,平时由德肉村的村民剧团表演格萨尔史诗剧目。今年,县里扶持组建了该村格萨尔藏戏团,50多村民参加了2个多月的培训后,在今年8月成功排演了经典剧目《赛马称王》。二层的《格萨尔史诗三部曲》泥塑展示长廊,由《在天界》《英雄诞生》《赛马称王》三部组成,十多名艺人和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合作,集体创作四个多月而成,上千尊20多厘米高的彩色泥塑由各种传统矿物染料描绘出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总长近100米。三楼的德肉村格萨尔史诗传颂馆尚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可以正式开放。

德尔文史诗文化村说唱艺人人才辈出,已逝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昂仁老先生在格萨尔说唱艺术界地位崇高,如今,从该村走出来的说唱大师格日尖参已成为果洛地区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形态的 “领头羊”。他不仅能说唱100多部格萨尔史诗,其中的36部已由县里整理成文成册,形成了格萨尔文化的永续性保护成果,而且还是雕塑七勇士形象、彩色泥塑《格萨尔史诗三部曲》剧情的主创者。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马背藏戏

文化扶贫,助力英雄史诗的保护与传承

果洛是格萨尔文化资源最为丰富、表现形式最有特色、风貌遗存数量和说唱传承人数最多的地区。英雄史诗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索南多杰介绍说, “甘德”是格萨尔王麾下的一员大将,集鹰、鹞、狼三神于一身。甘德县遂以此命名,以“打造史诗故里”为主题,甘德近年来努力建设 “说 (唱)不完的格萨尔” “写不完的格萨尔”“画不完的格萨尔”“塑不完的格萨尔”四大系列的史诗文化形态。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酥油雕塑格萨尔王

与文化扶贫相结合,甘德组建了查姆岭马背藏戏团,招收了24名贫困牧民子弟,送到州歌舞团以及上海参加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现在,他们频频亮相于州县的各种旅游节、赛马会,还承担文化下乡进村的演出任务,每年演出二三十场。甘德还大力扶持11个民间艺术团队,收益覆盖600多人。其中夏仓、龙恩、大云3支马背藏戏团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始建于1905年的夏仓马背藏戏团,是我国第一家马背藏戏团;龙恩马背藏戏团的 《霍岭大战》节目,今年还获得了全国格萨尔藏戏展演的第三名。

这里有说不完唱不完的格萨尔,英雄史诗为上海援青对口扶贫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查姆岭藏戏团下乡演出

果洛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有“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的美誉。果洛州文体广电局局长多杰坚措说,自2014年7月格萨尔文化 (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以来,格萨尔文化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州成立了阿尼玛卿青少年艺术团、年保玉则艺术团,各县组建了格萨尔民间艺术团、县乡村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 《格萨尔》史诗音乐抢救保护工程已启动,大型格萨尔音乐剧 《魔岭之战》剧本创作工作完成,全州格萨尔剧文化传习基地增加至30个,全州民间格萨尔藏戏团30余家。如今的果洛,从事格萨尔文化艺术表演、绘画雕塑等是令人尊敬的好营生,贫困的牧民子弟实现了人生梦想,格萨尔文化得到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全面保护和传承。

(记者手记)格萨尔走进大世界

赴果洛采访一周,不仅为这里的高寒、缺氧所困扰,更为这里丰富瑰丽的文化所震撼。这里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这里是格萨尔文化之乡、英雄史诗故里。朴素而勤劳的果洛人民,将带着格萨尔文化的美丽精彩,随着沪果对口合作交流之舟,走进上海滩。据悉,首届“格萨尔走进上海大世界”,果洛州非遗文化和旅游展示周将于中秋之后、国庆期间在上海大世界举行。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这是果洛与上海血脉相连的天然情缘。首届果洛文化展示,就是以“共饮一江水、沪青心连心”为主题,内容包含格萨尔史诗文艺展演、果洛非遗文化展陈、上海援青脱贫攻坚成果展示等。在此之前的今年4月,果洛玛多县民间格萨尔艺术团一行50多人首次访沪,来到地属黄浦区的“上海大世界”。他们带来的《格萨尔剧》《黄河源·水》歌舞节目,6天演出12场,吸引了1.2万观众现场观赏,展示了唐蕃古道、珠姆(格萨尔之王后)故乡的文化魅力。著名舞蹈演员黄豆豆出席开幕式,与来自雪域高原的民间艺人交流互动。上海的黄浦区对口援建玛多县。来自黄浦区的上海援青干部、玛多县副县长邵泉说,地处“三江源”的玛多平均海拔4300米,年平均温度零下4摄氏度,这里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他曾经多少次问自己,在这高寒缺氧的果洛,为什么我们还要坚守?因为,这里有我们要珍惜的青山绿水,有我们要珍惜的优秀传统文化。

此番,果洛将派出州民族歌舞团、州格萨尔民间艺术团两大主力阵容,准备了民族歌舞、服饰展演、格萨尔剧等精品节目。当青藏高原的古老格萨尔文化来到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黄浦江畔,这一场美丽的金秋之约,值得期待。

作者:叶志明

编辑:邵大卫

图片:受访者供稿

相关游记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