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铲铲洼村里访百年古窑洞

作者:青海日报 时间:2019-07-30 10:12:45 浏览量:
铲铲洼村里访百年古窑洞

铲铲洼村古窑洞外观。

铲铲洼村里访百年古窑洞

铲铲洼村古窑洞内景。

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铲铲洼村坐落在下北山的山顶上,从山底下一直往上绕过几十道弯,才能到达。

铲铲洼村大概形成于明朝初年。岁月更迭,村里留下了很多在青藏高原非常罕见的土窑洞,也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铲铲洼村属于中脑山地区,村落依山势而建,村民居住零散。全村现有住户173户,627人,村民们靠种植土豆、青稞、豌豆等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为生。

上世纪50年代以前,铲铲洼村除了少数几家住房子以外,其他人家都住在窑洞里。依着厚厚的黄土,窑洞风吹不进,日晒不透,雨淋不湿,雪冻不着,冬暖夏凉。曾有古人写诗赞扬窑洞的妙处:“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我们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积库的带领下,沿着村道,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土窑洞中。洞口处有一扇木门。门虽然简陋,但与河湟庄廓院的大门很相似,有门框、门槛,还有门檐。门不大,仅容一人通过。窑洞里面是拱形,高约1.6米,张开双臂几乎就能摸到两边的墙壁。一进窑洞就是灶台,往里似乎是当时的客厅,有几个锈迹斑斑的铁钉子钉在墙壁上,李积库说,“这些钉子不同于现在的钉子,是当时老百姓请铁匠打制的。”卧室在窑洞的最里面,是重新挖的一个小窑洞。一盘可以容纳四五个人睡觉的土炕保存完好,一扇窗户镶嵌在炕尾处的窑洞壁上,有微弱的阳光照进来。炕的对面,又有一个很小的窑洞,人只能爬进去。李积库说,那是当时人们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过去,铲铲洼村的祖先们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男人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凝聚了农人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据介绍,这样的窑洞村里有六十多个,之前更多,后来为盖新房,一些窑洞被拆了,还有些窑洞因日久年深自然坍塌了。这些窑洞建造的时间,没有人能说清楚,据村里老人推测,窑洞可能有两百多年了。那窑洞里有母亲挑灯为孩儿缝补衣衫的身影,那窑洞里留下了父亲一生的汗水,那窑洞有孩子们捉迷藏的嬉笑声,那窑洞有兄弟姊妹间的手足之情。

铲铲洼村的村民大都姓李,据村里的老人李顺业讲,这与一位名叫李椿先的明朝将领有关。

相传明朝初年,乐都马营的黑古城住着一位叫黑乌婆的部落首领,他的部落常常去附近的村落抢劫财物,乐都的高庙、老鸦、白崖子等地的村民都深受其害。朝廷曾多次征剿都没能彻底征服。

后来,朝廷决定再次征讨,就命李椿先为先锋,进军黑古城。李椿先率众一路攻打,黑乌婆初战失利,一路败退到了卓子山。黑乌婆在荆棘丛中设置了一处陷阱,李椿先身先士卒率部追剿而来,不慎掉入了陷阱,被黑乌婆砍去了脑袋,用以向明政府炫耀示威。

后来朝廷终于降服了黑乌婆。李椿先没了头颅,部将们准备把他的遗体运往土司衙门。当时天降大雨,无法行进,部将们就用面粉做了一个假人头,与李椿先的遗体一起埋葬在了乐都高庙的白崖子村,所以后人也叫李椿先为“面头将军”。

李椿先的许多部属随后也留在了乐都,其中一些人定居在了上北山的铲铲洼村,他们都姓李,亲切地叫李椿先为“面头太爷”。这些先民开荒打猎,挖窑洞居住,世代繁衍生息。

72岁李顺业家的窑洞是如今村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窑洞有两层,这在以前只有富裕人家才有条件开挖和居住。

李顺业家在一处土崖下,家里有一栋修建于一百多年前的松木房,窑洞的入口就藏在房子边角房中。我们搬开杂物,用手电筒照明一直往里走,因为多年不曾使用,窑洞壁上挂满了蜘蛛网,但还能看出当时的主人曾悉心地用细泥浆将窑洞壁墁过。里面有两个偏洞,主要用来储物,这里是窑洞的第一层。

在窑洞的最里面,有挖出来的阶梯,李顺业说:“顺着楼梯上去,就是第二层。前些年,因为总有很多土落下来,所以我们就将这个楼梯道封住了。”找了另一条路,我们进入了第二层,里面的土炕已经坍塌。在窑洞壁上有两扇窗户,窗户的旁边还有孔。站在窑洞第二层的窗口望去,整个铲铲洼村几乎尽收眼底。从地面望去,窑洞的第二层就在山崖的中间,李顺业说:“第二层窑洞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躲避土匪,上面的窗户类似于瞭望口,窗户旁边的孔是用来射击的。”如果远远看见有土匪来犯,马上就会有人敲锣或者大喊,通知大家。如果土匪进入家里,家人也可以从第一层上到第二层,然后顺着崖壁上的小路逃走。

李顺业的童年就是在这个窑洞中度过的,“当时,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偏洞里,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弟弟住在另一个偏洞里。有好几次土匪和地痞来,我们全家就是通过这个窑洞逃脱的。”

老人们说,村子附近的土质是黄土加白土,这种混合土很坚固,在崖壁上挖出的窑洞,结实耐用,不容易坍塌。窑洞这种民居经济实惠,建窑洞不需要一砖一瓦,就是凭一身苦力气,一担土一担土,用肩膀挑出来。除了门窗用木材,其它都是生土建筑。

早些年,李积库也到过陕北,“我们村窑洞的建造方式是地穴式,与陕北的窑洞很相似。但是我们村的窑洞里面不用加固和装饰,陕北的许多窑洞里面还要用砖块或石头箍起来。在窑洞门窗的装饰方面,我们这里的有河湟民居建筑大门的风格,而陕北窑洞的门窗又有当地特色。”

如今,铲铲洼村的窑洞有些已经坍塌,有些用来存放杂物,早已失去了居住的功能。或许在外人眼里,窑洞只是一个模糊的记忆、一个遥远的符号,尘封了沧桑、休眠了落寞,而在铲铲洼村人们的心里,她是雕塑,她是摇篮,她是他们血液里流淌的赞歌。几百年时光流转,尽管已不再修建窑洞了,但是村民们依山建房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延续数百年的黄土窑洞建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存的古窑洞这一宝贵遗产,对于我们认识古代穴居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德娥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