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人,
所有的词藻不过是后人的附会,
不想也不能评价,
他,始终在那里。”
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不管是求道还是求爱,都可以理解为是追求心中的信仰。这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对立。
随缘时,梵心静如夜空
星光下,我准确无误地匿名
爱我的人却从我的掌纹上不停地失踪
风尘中的侠女依然夜夜叫阵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无力挽留闪电的浪子沦落为王
一粒青稞终于使众生重获宽恕
在遇见那个最对的人之前,一定要把自己活成幸福的人。在遇上那个最对的人之后,我们在爱情里犯过的错,经历的波折都会得到偿还。
安意如:
跟大家汇报下,
我最近在青海。
在青海大学做了一场讲座,
题为:
“灵性之光——
仓央嘉措情歌和藏地道歌”
仓央嘉措情歌不用多解释,
而藏地道歌,
谈的是从密勒日巴尊者开始的藏地道歌传承。
这部分涉及到很多藏传佛教历史的知识,
咱们就不展开说了。
简单的说,
仓央嘉措的情歌,
大部分是道歌,
是传承自密勒日巴尊者
和宗喀巴大师的宗教艺术形式。
宗喀巴大师在悟道后
写的第一篇悟道诗
《缘起赞》中赞颂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
“龙树精深幽微的中观奥义,
就像那晚上才破蕾开放的睡莲花,
只有当月称这皎皎明月升上天空的时候,
大家才能一睹她的容颜。”
这首证道诗的意境
被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学去,
成为他著名的诗作《玛吉阿米》: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进而成为藏地无人不知的著名民歌。
追本溯源,
还是道歌的精髓。
之所以要选在青海大学做这样的讲座,
是因为青海西宁与宗喀巴大师,
与仓央嘉措之前都有极深的渊源。
西宁湟中县的塔尔寺附近,
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
他创立了格鲁派
(即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
俗称黄教,
他的两大弟子,
后来分别被追封为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
活佛转世系统是藏传佛教特有的。
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
通俗的说,
宗喀巴大师仓央嘉措的祖师爷,
没有他,
就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六世达赖,
就是这样的传承关系。
很重要!
仓央嘉措是历代达赖中的特例,
他不是自幼被奉养在寺院里的灵童,
而是被早早的选定了,
然后成年之后才被迎请进布达拉宫的,
这样的前因导致了他的性格中有许多向往自由,
渴望过普通人生活的部分——
即使在成为活佛之后,
他依然会乔装改扮成俗人模样,
化名宕桑旺波。
到拉萨的街市上去游荡。
如此行为自然引起很多非议,
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他被牵涉,
康熙皇帝下令钦差大臣带他到京城去称述情况。
传说他在被康熙皇帝的使臣押送入京的途中,
在青海湖边圆寂(远遁)。
仓央嘉措的结局是个开放式的结局,
有些人觉得他死了,
有些人觉得他是隐姓埋名的离开了。
虽然仓央嘉措的行为不拘一格,
出人意表,
但他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始终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
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
不管是求道还是求爱,
都可以理解为是追求心中的信仰。
这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对立。
就算被仓央嘉措迷们手撕,
我也要冒死说一句,
现在汉地流行的仓央嘉措情歌大部分都是伪作,
包括《见与不见》、
《那一世》、
《十诫诗》、
《佛说》等等。
包括我们在“绕梁之音WL”里选读的,
虽然被选在《仓央嘉措诗集》里,
但大部分都是伪作。
是文艺青年们以仓央嘉措的名义创作的——
譬如今晚这首《随缘时繁星》。
不过没有关系啦,
只要我们心里有数就行,
即使作者不是仓央嘉措,
好的诗歌还是有被推广的必要哒!
这些都是特别特别好的事情。
缘分的事,
虽然说不清,
但是!
爱情还是很值得期待啊!
吼吼!
开心的就着这包狗粮喝下这碗鸡汤。
就像今晚这首诗说的:
“随缘时,
梵心静如夜空。”
缘分有时近在咫尺,
有时远隔重山。
所有的姑娘都向往美满,
所有的浪子都会得到救赎。
即使会在感情里黯然神伤,
在星空下暂时的匿名,
即使爱我的人会从我的掌纹上失踪,
我们还是要做那个最真最勇敢的自己。
在遇见那个最对的人之前,
一定要把自己活成幸福的人。
在遇上那个最对的人之后,
我们在爱情里犯过的错,
经历的波折都会得到偿还。
相信爱情,
并不幼稚。
相信爱情,
就是相信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