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自吸好还是涡轮妙?这种话题真心是老生常谈了,两边的支持者都能举出一大堆证据,证明对方就是渣渣,比如红牛君这个美式低转大排自吸党来说,在编辑部里,我最经常的观点就是,弱鸡涡轮只是法规下的产物,大排自吸才是王道!5.5V8+OHV应该是所有高级车的标配!但我的同事却经常反驳道,大排自吸就是远古时代的活化石,看我双涡轮高功率2.0T把你虐出翔!
其实客观的说,小排涡轮和大排自吸在低海拔地区还真的互有高低,小排涡轮在城市堵车路段,油耗和输出都要比大排自吸好很多,但到了平坦的高速路上,大排自吸明显更有优势。所以到底谁好谁坏,在普通路上还真分不出来。
但如果你要去高海拔地区,比如进藏,情况就不一样了。
涡轮到底是啥
其实涡轮增压这种东西,最初压根就不是给汽车用的,这种技术最初是给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用的。当时的俯冲轰炸机(现代轰炸机是二战后才有的,当时全是俯冲轰炸)普遍飞不高,很容易被地面的防空炮打下来。护航的战斗机也很容易被地面揍下来。为啥?因为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发动机氧气不够,自然就没力,自然就飞不高。
就像人在藏区会有高反一样,发动机也会,人可以吃红景天对抗高反,发动机的“红景天”,就是涡轮增压器。涡轮说白了就是强制进气,硬给发动机塞进去更多空气,发动机当然就更有力了。
后来二战结束了,人们发现涡轮这东西用在汽车上也不错,发展到现在,慢慢地小排量涡轮机就取代大排自吸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排量自吸的驾驶感,确实要比小排量涡轮要好得多。
进藏,还得靠涡轮
但如果你要自驾车进藏,那就有讲究了。首先,市面上常见的那些个2.0L、1.8L自吸机,在藏区全都会气短无力,1.4T之类的,排量不足2L的涡轮车会稍微好些,但过了4000米一样会上气不接下气,要维持动力只能把转速拉到4-5000转。这不是涡轮自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小排量涡轮机,排量真的太小了。
进藏最适合的车有两类,一类是类似陆巡之类的,5.7L V8自吸车,虽然没有涡轮,但排量摆在那,动力衰竭再厉害也不至于没力。第二类是2.0L排量及以上的涡轮增压车。这些车一方面自身排量足够,再加上涡轮加持,一直冲到5500米都不成问题。
也许你觉得我在瞎说,但真不是,红牛君曾经参加过福特举办的一场大型的进藏穿越活动,活动有3款SUV,2.7T V6的锐界、2.0T的翼虎,和2.0L自吸的翼博。在成都走G318进藏。一开始大家都是虎虎生风,车轻的翼博甚至长时间速度压制接近2吨重的锐界。但在3000米高度之后,2.0的翼博首先开始跟不上大队,车里的媒体同行不断在对讲机喊话要求车队走慢点。
3700米之后翼虎开始掉队,这时候唯一还虎虎生风的,只有2.7T的锐界,直到翻越唐古拉山,5200米的高度才出现明显动力下滑。
这个例子证明了,进藏不是简单的有涡轮行没涡轮不行。对这种高海拔地区,涡轮是必备补品,但前提是车子自身的排量必须够,2.0是起码的。至于大多数1.4T1.5T的车,在高海拔地区出现严重动力下滑是必然的,不管车子标称动力有多猛,至于那些个1.2T甚至1.0T的车,还是做好低档拉高转维持车速的准备吧。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