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社火内容丰富,节目繁多,形式多样,有前场、灯官、龙舞、狮舞、拉花姐、八大光棍、小唱、旱船、竹马、四只虎、腰鼓、秧歌、太平鼓、花儿与少年、大头和尚戏翠柳、张公背老婆、傻公子送媳妇、哑巴、妖婆、高跷、亭子、牦牛舞、藏舞、彩车、武大郎卖炊饼、民间小戏等。”
——乐都籍作家茹孝宏《乐都社火集锦》
01
(2018年1月,乐都区李家级丹科尔村)
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村的社火已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
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排练社火只好由村里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来完成。
“莫教岁月负了我,也莫教我负了岁月”,正是这群执著不愿舍弃,浑身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淳朴的人,自发地、默默无闻地传承着河湟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
02
(2016年1月,雨润镇深沟村)
时值冬月,气温骤降。
晚上来村广场上排练社火的小媳妇们,在将自己打扮妥当的同时,也不忘武装严实。
打底裤,小黑裙是她们在这个冬天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体现,而眉眼间露出那份恬淡,更是焦虑的都市人面部最缺乏的表情。
03
(2018年1月,瞿昙镇隆国村)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尚未返回。
四五十岁的父辈们,于是迈着蹩脚的八字步上场了。
显然,踩着社火中传统的步子,完全没有在田间地头犁地浇水时那般洒脱奔放,他们的双手一时间也无所适从,甚至已经僵硬到无法准确地捕捉每一个鼓点……
跳社火是全村人的大事,“老黄忠六十才跟刘备,姜子牙八十才做宰相”他们总是如此互相鼓励着。
04
(2018年1月,瞿昙镇隆国村)
“哗啦啦钥匙响,打开个牛皮箱……”
同样悠扬欢快的小调,同样耀人的扇子,甚至是同样的人,只是在几十年后,岁月将昔日小伙子们变成中年大叔。
一把把红色、绿色的绸扇,随着那流传多年的熟悉韵律上下翻飞,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希望也从此时放飞。
05
(2018年1月,雨润镇汉庄村,眉户排练现场)
在雨润镇汉庄村,有一个传承了几十年的眉户剧团。
即使生活在农村,这里的人们依然热爱丝竹管弦。无论是委婉凄美的《铡美案》,还是感人肺腑的《杀狗劝妻》,都是汉庄眉户戏中的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庄人大胆创新,自编自演的一系列现代眉户戏,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并因此而声名远播。
( 以上三图为雨润镇汉庄村眉户剧团演出现场)
06
每年冬腊月里,农村的老人、孩子便自发聚集起来,用花花绿绿的彩纸,为村里的社火队扎一些漂亮的纸花。
这些纸花,最终代表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火队穿城而过的那一刻,被人们争相采撷,一抢而空。
花非花,雾非雾。
虽然并不艳丽,甚至略显笨拙,但这些纸花的寓意却深远并且深刻,成为人们在新年新愿望的象征。
07
(2017年春节,马营乡马莲沟社火队)
丰富多彩的河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乐都人,熟悉的的乡音,质朴的小调,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本土文化,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传承、发扬。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