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户外爱好者刘嘉仍然在寻找中国大地上原始、震撼却易于到达的地方进行短期旅行,他找到了年保玉则这个名字,但是关于年保玉则的攻略细节和能展现全貌的照片并不多见。他来到这里,完成了为期三天的年保玉则正向穿越之旅。
早上气温凉爽,阳光明媚,站在半山望向妖女湖,如坠入山谷中的一面明镜。同时看向群山,那种群魔乱舞、张牙舞爪的感觉越发的动人心魄。从垭口回望来路,这个震撼的风景让我永生难忘,那种恍若不在地球上的神奇感真是无法言表,再多苦再多累也值得了!
▲ 年保玉则群峰林立 摄影@刘嘉
▲ 在垭口回看下日干措 摄影@刘嘉
年保玉则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这里山高水多,高原湿地、湖泊、草甸交错共存。“年保”在藏语里表示“珍贵”,“玉则”是“山巅上的绿松石”的意思,年保玉则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片珍贵妙境。
冰川融水汇聚成溪融入一个个海子里,滋润了三江源这片土地上盛开的花朵,滋养着无数野生动物和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耸立裸露的山体直指天空,山势雄奇与周围的环境完全不同显得异常的突兀,却又与洁白的冰川和澄蓝的海子错落立体,展现在苍茫天地间。
▲ 下西木措,被旅游爱好者误称为“仙女湖” 摄影@刘嘉
▲ 上西木措,被旅游爱好者误称为“妖女湖“ 摄影@小倍Isaac
▲ 冰川融水顺着岩壁流下汇入上西木措 摄影@刘嘉
也正是因为这份惊魂动魄的美,年保玉则逐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据说年保玉则有三百海子,而传统穿越路线则在三四天的行程里串起了八个海子:仙女湖、妖女湖、下日干措、德莫措、上日干措、上文措、下文措、阿尔加措。漫步湖边时,碧波在侧、神山在前,顿有山高水长天地悠远的空灵感。
据西宁晚报 2018 年报道数据显示:“近几年,年保玉则景区日均游客量在 2400 人至 2500 人左右”。但是大多数普通游客仅停留在下西木措(俗称仙女湖)环线,这里修着栈道,道路相对好走。”
▲ 下西木措环湖的游客 摄影@刘嘉
年保玉则为何关闭?
2018 年 4 月 10 日,年保玉则景区停止对外接待,开放时间未知。“天神的后花园”,不再是欢迎每一个人的人间乐园。
就年保玉则本身来讲,它处于青藏高原,相对我国其他地区来看这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假如说一个地区是一个人,那青藏高原的环境、藏区的环境是一个人的眼睛”,“生态修复是很困难的事情”,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长更尕仓洋这样描述。
那么日均 2400 人至 2500 人左右的游客量(不包括反向穿越没有购买门票的驴友数量),对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年保玉则意味着什么呢?
往年每逢节假日,年保玉则景区便成为了游客的世界,游客随意踩踏原生植物造成草场退化,随意丢弃的垃圾更是需要当地牧民人力拾捡。“垃圾问题成为整个青藏高原、整个三江源区域最大的环境问题”。
而《无痕山林》中有句话叫做:\"loving park to death\",徐铭谦把它翻译成“爱之适足以害人”,意思是大家出于喜爱一窝蜂的涌入自然环境中,反而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和逆转的破坏,足以葬送自然。
▲ 德莫措附近垭口的垃圾 摄影@小倍Isaac
除了垃圾问题,游客的增多和无序游览对当地野生动植物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年保玉则丰美的自然生态不仅吸引着游客,还吸引着黑颈鹤、水獭和许多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仅目前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监测记录的就有 1669 种动植物和真菌。而且年保玉则周边有 16 个黑颈鹤繁殖地,而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山鹤,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年保玉则湿地数量和范围在逐渐缩减萎缩,部分因为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让黑颈鹤逐渐暴露在游客和其他有威胁性动物身边。部分游客出于猎奇心理和攀比心理对黑颈鹤进行追赶、骚扰、逼近巢穴拍照,促使 2018 年部分湿地里完全没有黑颈鹤出现。
▲ 海拔 4239m 的扎拉山垭口,山坡上的花开得正是烂漫 摄影@小倍Isaac
▲ 喜马拉雅旱獭 摄影@刘嘉
年保玉则位于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交界处,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十八个保护区域之一,“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而年保玉则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对下游生态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如今,年保玉则神山已全面进入冰川末期,岩石逐渐显露,而垃圾、塑料制品等原本不属于藏区产物的现代废弃品正在侵蚀着这片纯净的土地。
▲ 摄影@小倍Isaac
▲ 下西木措附近的花海 摄影@小倍Isaac
年保玉则的关闭是必须的吗?我们无法假设。
但至少我们知道这次关闭给了年保玉则一个喘息的机会,六月的花海,终于安静下来···
▲ 摄影@刘嘉
年保玉则关闭后···
年保玉则景区关闭后,有人怀念
2017年,年保玉则,我的徒步穿越处女地,也是因为她,从此对大自然爱得无法自拔,很庆幸自己是切身体会过其独特仙气儿的幸福人,虽然现在已经封闭,但仍真心希望她保存最原始的美好,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遇见她
有人叹息
好可惜呀,那一年穿甘南川北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绕过了它
对于年保玉则的关闭,激情万丈众志成城的人们展开过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封闭是消极的措施,有人为景区的封闭鼓掌叫好。但是年保玉则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可以让绝大多数人将自己置身事外:垃圾不是我扔的,冰川不是我踩的,黑颈鹤不是我拍的。
然而喧嚣过后呢?是遗忘,是一个又一个新的目的地的出现和更迭,是一次又一次无意识破坏的重复。不是年保玉则,也会是其他秘境。
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在为了年保玉则的修复和发展而努力。2007 年,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年措)成立,但是他们的环保工作早在 2003 年就已经开始。
约在20年前,我在甘肃夏河的拉扑楞寺求学。那时,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寺院前山的森林里捡垃圾。有阵子我们听说青海的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马上就要旅游开发,具体细节并不清楚,但在我的概念里,游客来了势必会对神山圣湖造成伤害,所以我和扎西经常讨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家乡的环境?这个心愿一直伴随着我们。2007年,在格嘉·慈诚和先科等很多朋友及当地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们小小的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简称“年措”)终于成立了。——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长更尕仓洋
▲ 年措办公室 图片@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年措创始人扎西桑俄、会长更尕仓洋都是当地的僧人,他们和年措许多成员一起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发动牧区女性开展黑颈鹤监测的“冲冲拉姆行动”,培养小朋友离开牧区在城镇上学的孩子们认识、热爱家乡的自然教育活动“花儿的孩子”。
年措试图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文教育和环保活动的宣传影响,让当地人重拾藏族传统价值观里对环境的爱、对动物的爱,从而世世代代自发的去爱护年保玉则的环境。
会长更尕仓洋在接受采访时说:
以前的藏族人环保意识较强,他们不是为了环境保护才去做环境保护的,他们是为了众生得到一些快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一些藏族年轻人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已经越来越淡了。我们希望通过宣传教育唤醒这些观念,这样人们会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保护环境。当人们有一个坚定的价值观后,他们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去保护环境。我们需要保护这种价值观,让它能继续传下去。
▲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对当地居民进行《论垃圾》的宣传教育
▲ 帮助“花儿的孩子”重新认识自然
年措的工作编写了《论垃圾》来宣传如何更好的处理垃圾和环境的关系,花费几年的心血编写《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年保玉则志)》,帮助当地人了解年保玉则的山水文化、生态环境。
采访的时候我问年措志愿者 Emma :年措现在的环保工作,包括对当地居民的环保宣传工作和编写记录工作,相对年保玉则已经恶化的环境还有用吗?
我觉得最值得倾佩的一点是,年措的工作是由生长于当地的人们自发的保护行动,能长久持续下去,而不像一些研究或课题,没有资金后就离开这个地方了。外来的科学家或环保工作者在一个地区可以做非常多有价值的工作,但也可能会忽略了当地人对自己环境问题或者对自己保护需求的理解。这些都是要相对来看。
▲ 拿着相机的牧民正在记录着年保玉则的变化 图片@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年措的环保工作其实很有愚公移山的意思,他们在用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观同现代社会的物欲抗争。
在藏族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大自然就像一个宾馆,人类只是一个过客。人类有权利使用它,但是没有权利破坏它,因为其它客人和未来的客人还要继续在里面生活。大自然的每一个客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生命都想要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人类有责任去帮助其它众生。我们希望年保玉则乃至整个地球永远是一个五星级的宾馆,有最干净的空气、土地和水。人类的需求有所节制,大自然的客人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年措是成功的,过去十余年,当地人自发组成五十多个环保小组,妇女也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当地人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这里再一次变成牧民和野生动植物和谐共处的家园。
▲ 上西木措所处的山谷 摄影@小倍Isaac
▲ 花海与下西木措 摄影@小倍Isaac
年保玉则还会开放吗?
年保玉则还会开放吗?没人知道答案。
但是我们要确定的是,不应该为了收入和发展就破坏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这不公平。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家。
那为了保护就要永久封闭谈发展色变吗?年保玉则所在地久治县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县,发展旅游是最为可观的经济来源。
发展和保护,真是让人头大的矛盾,但是认真想一想:发展就一定意味着破坏吗?用 Emma 的话来解释这个问题吧:
其实传统中,游牧人的生活里是没有垃圾的,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能从牦牛身上获得。我们现在的很多环境问题看起来很复杂,需要一些新的科技或者创新理念才能解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我们想要的太多。所以解决方法并不是去克制欲望,而是去思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能让我们真正的快乐——对我的藏族朋友而言,很简单,那就是帮助别人、帮助其他的生命。
年措的工作,还有年保玉则的关闭,可能都是在提醒我们回归本心,想想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是想安静的欣赏美景······
▲ 摄影@小倍Isaac
致谢:感谢 更尕仓洋、 Emma、房家宁、刘嘉、小倍Isaac 对本文的支持与供图。
给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工作一点支持和鼓励 ↓↓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