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於菟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进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wū tú)即\"跳老虎\"活动。於菟活动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
二、上口扦
青海同仁六月会,藏语称“周卦勒柔”,是一项传统民族民间的娱乐活动,原始风味极为浓厚,至今已延续了四五百年,它容宗教、祭祀、娱神、娱人于一体,充满了神奇与欢乐。主要活动有:祭神仙、上口扦、跳神舞、爬龙杆、打神鼓、唱“拉伊”,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上口扦”和“开山”。
“上口扦”是法师以神的名义为年轻人上口扦,要求上口扦的人全为自愿,请法师将两根寒光闪闪的钢针插入自己的腮帮,称为“上口扦”或“锁口”,法师从“上口扦”者口中将扦拔出,顺势一口气吹去,“上扦”处不但滴血不流,而且也不会留疤痕。
三、糌粑节
玉树州称多县格察卓木其古村藏族民众每年举行“糌粑节”,男女老少互洒糌粑以示祝福。糌粑节为当地传统的春耕祭祀仪式,其渊源与本教习俗有关,传承千年,卓木其经堂中供奉的神鸟,在糌粑节当日被村民抬出进行祭祀,相传该神鸟是嘎朵觉悟神山的管家,它的颈项上挂着一串钥匙,据说是开启尕朵觉卧神山财富、智慧、健康、福寿宝库的钥匙。祭祀神鸟是糌粑节的一部分,人们通过互洒糌粑祈福,祛灾。
四、祭湖
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湖祭海,对于藏族同胞来说,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们马年转神山,羊年转圣湖。每逢藏历年期间,都能看到三三两两自发前来祭海的藏族人。而大规模的祭海仪式一年就一两次,能赶上是万幸,如能赶上青海湖边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仪式,那更是三生有幸。此外,年宝玉则仙女湖及玉树州一些湖也有形式各样的祭湖仪式。
五、晒大佛
塔尔寺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盘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盘;通过晒佛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捶\" 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晒佛仪式非常隆重,信众极多,蔚为壮观。
六、跳欠
青海塔尔寺的跳欠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法王舞”,藏语称“曲杰”,意为“畏怖金刚”,一种叫“马首金刚舞”,藏语称“旦正”。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四月十四、六月初七跳“法王舞”,四月十五、六月初八、九月二十三跳“马首金刚舞”。法王或马首金刚由领舞的“欠郭”扮演,而装扮成天界勇士的“巴吾巴莫”则维持秩序,接受信民们的布施。由于演员们全都戴着面具起舞,于是有了面具舞的称谓。
两种舞蹈大同小异,都是由“托干”、 “巴吾巴莫”、“夏雅”、“多尔楚”和“欠芒”共五个部分组成,不同的只是领舞的角色不同而已。每次活动,异常隆重、神秘、震撼人心,所以当地人把四大法会称为“四大观景”。
七、藏戏格萨尔
藏戏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剧种。青海藏戏主要流传在黄南、果洛、海南和海北等藏族地区,而青海果洛藏戏与青海其它地区的藏戏截然不同。青海果洛藏戏主要以演“格萨尔”史诗故事为主,亦称为果洛“格萨尔”藏戏。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