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唐卡是随印度佛教而传入藏地,唐卡起源于唐卡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也有学者认为唐卡并非来自印度,而是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
唐卡庄严神圣,以宗教题材为主,制作过程复杂繁琐,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第一步诵经备料
唐卡的创作过程非常讲究、复杂。绘制前向活佛问卜,选择吉日,沐浴净身,焚香祷告,一边涌经,一边备料。然后经过准备画布、定位起稿、着色、勾线、描金、开光加持等过程。绘一幅简单的唐卡需十几月日至几十日,绘制复杂唐卡要几月至几年。唐卡须用纯天然颜料,因此,性能稳定,色彩保持的时间很长,可以几百年不变色。
第二步绷展画布
画布布料选用的是平滑稍厚的白棉布,上面不能有任何污点,小孔或裂缝,将裁好的画布洗净、凉干,绷到绷架上。然后将胶涂在画布两面,涂胶的好坏决定了唐卡画面的彩色颜料的上色质量。涂好胶水的画布经过阴干后就可以上白底了。在干透的画布两面地匀地涂上温水泡的的白土汁,使布面细孔被填塞,表面变得平滑。
第三步打磨布面
磨制画布需要两道工序,即粗磨和细磨。先是数次粗磨,上好白底的画布阴干后,用手感略粗的磨石轻磨:打磨的顺序总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次打磨都要阴干一次。细磨是画布作的品后一工序了,为了便于勾图上色,首先在凉水中调入少量的胶,在画布正面均匀地涂抹,阴干后用光滑的磨石打磨三至五遍。
第四步研制画料
唐卡多为重彩画,颜料配制十分讲究,绘制唐卡的颜料传统上用金、银、珊瑚、珍珠、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矿物原料,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原料,勾线着色后,绘制于打磨的棉布上。
第五步构图与造像度量
唐卡的起草构图是整个绘制流程的基础,这一步是按照唐卡的造像度量规则,将要绘造像的尺寸、比例、位置做了相应的安排。神、佛像的绘制有严格的度量标准,画师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的很好。
第六步着色晕染
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使颜色明暗有变化。
第七步勾金线
勾线是唐卡制作过程中品重要的工序,勾线是用尖細的笔尖勾描出人物的肌肉、衣饰,背景的山石、树木云彩等。唐卡的勾金线是将纯金磨成细粉末,加水和胶调匀,涂绘、勾勒在画布上,再用宝石笔头的硬度打磨,使其发光,整幅唐卡就会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了。
第八步开眉眼
开眉眼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足指甲等是最后一道工序,开眼也是整幅唐卡的点睛之笔,賦予了唐卡画像生的灵气。唐卡画完以后,由高僧活佛开光加持,用朱砂在唐卡背面写上经咒,使唐卡具有“身之所依”的特性,以保佑结缘人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这样的流程下来一副唐卡才算绘制完工,最后就是装裱了。
对于唐卡画师,一幅唐卡是他的整个生命,一个唐卡画师要通过自己多年的时间、金钱、精力去不断实践,才能换来精湛的技艺。将艺术与宗教的渲染力发挥到极致这本身就是极大的修为和创造力,承接着宣扬佛教义理,延续信仰和慈悲,让每一位观想唐卡的人都能发心凝想。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